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后果_国际收支顺差是什么意思_贸易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
说到金融学,说到国际贸易,不可能不提到的就是国际收支顺差,但很多人对国际收支顺差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更不用谈什么国际收支顺差出现的原因与带来的后果了。今天和大家好好讲讲国际收支顺差是什么意思,以及国际收支顺差原因所在和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后果有哪些。
国际收支顺差是什么意思
国际收支顺差或称国际收支盈余即是指某一国在国际收支上入大于出,而国际收支一般是用美元结算,这种结算是在银行之间进行的,但是美元除在美国外其他国家不能直接流通,我国央行就将顺差多出来的美元储备起来,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在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的现象。经常项目顺差,指进出口贸易、出口大于进口。资本项目顺差,指入出境投资、外资流入大于本国资本输出。
贸易和国际收支顺差的原因
直接原因是中国出口水平价格低廉,而出口产品价格低廉的原因有三。一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低的利率导致单位出口产品的平均成本较低;二是出口产品价格需求弹性加大,出口竞争激烈;三是人民币汇率偏低(这一点并不是最重要因素,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对出口价格影响很小)。
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与出口产品竞争激烈紧密相连。劳动力工资低导致工资收入占GDP比率持续下降,而这一比率持续下降又必然带来国内消费不振,在国内消费不振的情况下考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国内产能相对过剩和国内最终需求不足。国内最终需求不足只能靠加大出口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这就必然导致出口竞争加剧,出口产品利润微薄。再加上出口产品结构粗糙,高附加值出口品少,初级产品甚至能源产品出口多,这使得我国贸易条件十分恶劣。
另一方面进口主要是由国内需求来决定的,汇率升值对进口的影响不是很大。由于国内最终需求不是很旺(特别是消费不是很旺)因此对进口需求难以扩大。尽管目前我国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奢侈品消费进口国家,但这种奢侈品进口量只是在绝对量上较大,而相对中国庞大的人口产生的最终消费需求而言却很小。FDI对进口和出口都做了很大贡献,但由于FDI进入中国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资源,因此FDI进口的目的是为了出口。事实上目前的进口很大一部分是FDI企业的需求。
国内过剩的产能要求大量出口,而进口主要是为数不多的FDI企业的进口,这就必然带来巨额的贸易顺差。因此贸易顺差的根源来自于低廉的要素成本特别是工资成本。而由于中国劳动力的供给在相当时期内缺乏弹性,因此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会在相当范围内存在,贸易顺差也就会相当长期内存在。
国际收支顺差带来的后果
长期的贸易顺差是否必然带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呢?答案是不一定。根据宏观经济原理,如果资本能自由流动,那么在贸易顺差可能会转化为净资本流出(即国外储蓄)。但有很多因素阻止贸易顺差转化为净资本流出,一是国内资本管制导致由贸易顺差带来的资本不能流出而被迫留在国内;二是由于贸易顺差导致人们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增加,而国内利率比国外利率的提高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升值预期,这样流入的投机资本就可能超过流出的本国资本,导致净资本流出较少。如果同时有觉严格的资本管制和较强的升值预期及较高的国内利率,那就可能导致在贸易顺差时可能不是净资本流出而是净资本流入,这就是双顺差,国际收支由此不平衡。
双顺差导致的后果是流动性增加,增加的流动性出口有三:一是国内货币存量可能增加,二是国内金融资产总额膨胀,三是国内居民持有的外国金融资产可能增加。这三者到底怎么分配取决于央行的政策。不同的政策带来的流动性在这三者之间的分配不同,产生的宏观经济后果也不同。如果央行调控目标是价格稳定,那么央行应该控制货币存量,而让过剩的流动性流向资产市场,由此带来资产总额的增加。资产总额增加可以是国内资产的增加和国外资产的增加。国内金融资产总额的增加可以体现为资产规模不变时的资产价格增加或者资产价格不变时的资产规模的增加或者两者都有所增加。持有的国外金融资产的增加主要体现为外汇、外国有价证券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