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22 4
2015-05-11

  能在国际主流杂志上发表论文想必是科研工作者们的一大美梦。国际主流杂志的门槛自然也比普通杂志的门槛要高许多。杂志之于论文,正如论文之于杂志一样重要。
  对科研成果的评价,成果质量的好坏,学术水平的高低,基本上必定会落实到论文上。一个人即使成为工程院院士,如果论文表现不行,也依然是一个短板,免不了授人以话柄。反过来,一个人如果论文数量多,平均档次高,不论其论文含有多少实际价值,也无人敢藐视他。国际主流杂志应该怎么发表论文?
  这是因为唯有论文是一项硬指标,需要真功夫,可谓学者本分也。好比古代的学人,兴趣各异,有长于诗赋的,有长于古文的,有的治史,有的治经。但到了科场上较量高下,就论唯一的基本功:八股文。
  能发表什么档次的论文,也是一个学者基本功的体现。能在较高端的杂志上发论文,作者必须具备作为一个研究人员起码的综合素养:包括对学科基础的理解、对前沿方向的了解和对学术话语的驾驭。文章的水准档次跟这些素养是正相关的。所以,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过论文作为博士生毕业的通行标准是有道理的。
  肯定有人不服气,认为论文往往是空谈,真正做大事的人不浪费时间去空谈。然而,社会评价必定总要依靠一些简单的标准来进行。你说“干大事,干实事”,总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还得落实到某项指标上。论文以外,其他的指标更忽悠,更扯,更不靠谱。国际主流杂志应该怎么发表论文?
  能在“外国有名杂志”发表论文,那算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现在看来,好像其实并没有那么难。翻开顶级杂志看看,每期都有不少文章也就那么回事。笔者在博士期间完成了三篇论文,两篇长文,一篇短文。现在回过头去看,当时作为新手在写法上都比较稚嫩。可是都发在了JCR一区和二区的杂志上,平均影响因子超过2.0。而且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都是一次通过,没有经历退稿。而所在的学科SCI杂志很少,主流期刊全年能够留给纯理论文章的版面加在一起可能也不足2000篇吧。
  尽管如此,中国人发文还是十分踊跃,估计如今主流杂志至少60%以上的论文都是内地学者发的。有些人的论文数量到了令人惊讶的程度。笔者有位朋友,他的博士生基本人均发文三到五篇一年,稍好的硕士生在学期间也有SCI论文发表。最深刻的体会是,一篇论文能不能发表,关键取决于写作水平,而不在于实质的创新度究竟有多高。这些年以来,只要是认真写过的论文,最终都能在国际主流杂志刊登。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心中的疑惑在于,为什么很多其他学科的从业人士,都说论文难发?比如,生物医学等等,搞这些学科的人能发篇中文核心都算很不错了。笔者知道某大学的管理学院就缺高级别论文,只要在SSCI上发表一篇论文,就奖励20万。某大学的外语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可是SSCI论文历史累计也不足十篇。据一个朋友说,是因为中国人学文科都是靠死记硬背出身的,科研方法陈旧,观念落后,所以跟国际主流圈子接不上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11 21:46:32
一篇论文能不能发表,关键取决于写作水平,而不在于实质的创新度究竟有多高
----------------------------------------------------------------------------------------
非常赞同,国内申请课题更是如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1 22:41:18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2 10:44:17
共同交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3 09:02:23
请教:如何定义国际主流期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