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尽艰辛,美国参众两院终于通过了保尔森和伯南克提出的7000亿救市法案,但是有用与否,或是作用多大,我觉得只有菩萨才知道。
道德风险就不必说了,这种“收益个人化,风险社会化”的东西我想纳税人会喜欢,这也就是为什么头一次表决众议院否决了该法案,虽然大部分议员都知道再不救美国经济就垮了,但是迫于选民压力,投票是个艰难的抉择。
法案通过之后,道指也就坚挺了一天,已经连阴n天了。市场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恐慌情绪,面对救援计划,大多信心不足。保尔森的7000亿rtc计划,简单概括就是政府购买不良资产、机构获得财政部资金来平衡债务,摆脱资产价格的恶性循环式下跌,财政部承诺购得资产之后,将使资产溢价并最终转售出去,从而使得纳税人不受损失。问题来了,财政部买的不良资产怎么卖出去,卖给谁?
还有救援计划的天量资金从何而来,可以想像面对这么大规模的不良资产,美国政府钱是不够的,最后无非两个途径,1发钞,2发债。不幸的是无论哪个方法,都将大大恶化未来国民的收入状况,发钞是用未来通胀来饮鸩止渴;发债呢,我想最后还得落实到加税或者发钞。所以如果从机构买的不良资产卖不出去,无论是奥巴马还是麦凯恩,甚至下下任总统都不会有好日子过。
最后买不良资产,国有化濒临破产的重要金融机构都会遇见价格的问题。过去几年来金融市场特别是衍生品市场的繁荣让所有金融机构都习惯了用高杠杆率来以小搏大,习惯了高杠杆率带来的高收益,但未曾面对高杠杆率带来的高风险敞口和流动性紧缩。鉴于市场上的恐慌已经形成,而为了摆脱困境不得不快速甩卖资产,这就形成了一个买方市场,卖方的议价能力可以说没有,那么恐慌性杀价的现象就造成了。而恐慌性杀价的一大恶果就是资产价格加速下降,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的不配比性,之后自然而然金融机构不得不以更低的价格甩卖资产,这样恶性循环就形成了。我认为这才是最有杀伤力的,这是用多少钱买都弥补不了的大敞口。
既然是治病就要治本,治标不治本是大忌。面对危机也是一样,我认为与其让全体纳税人承担风险,不如正本清源。既然危机源自次级债,源自无法偿还的次级贷款。许小年前几天在讲座中提到美国人是不怕房贷违约的,大不了不住了,让银行把房子拖走去卖了。光脚不怕穿鞋的,违约人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银行就麻烦了,银行要房子没用,在现在的大形势下卖又卖不出去。注意这些房子贷款都在次级债等衍生品的资产池里,资产池里的收益减少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衍生品减值也就在所难免。政府在这个环节上该做什么?我认为美国政府应该承诺帮助所有次级房贷的违约人还款,有了担保就确保了收入,通过价格机制作用abs,mbs,cds,cdo各种衍生品的价格也就起来了。不仅机构能缓过来,市场信心也能重建。
当然,政府的钱不是白给,所有违约人要以税负的形式偿还房贷,否则这又是败德行为。
全部还是不可能了,可以减免。美国大牛那么多,做个数学模型算算就能给这些税负的减免额度的最优值给定出来。欠的放款你不还顶多拿走房子,欠税不还什么都没了。所以,税收的强制性可以确保资金的稳定收回,问题也就能解决了。
以后只是我的一些思考,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