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世纪以来,渔业一直是遥远的冰岛主要的经济支柱。但就在六年前,冰岛人发现可以从金融信贷业获取巨额财富。他们带着以往出海时的所有无畏和热忱,凭借狂热的投机欲以及从海外大量借贷投身到这个新行业中。冰岛银行的规模也迅速让只有30万人口的岛国经济相形见绌。
几年内,冰岛的三大银行──Kaupthing Bank hf、Landsbanki Islands hf和Glitnir──就债台高筑,同如今其它陷入困境的银行一样。这些银行的资产达到了一千亿欧元,几乎是该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倍,它们的海外储户也远远超过了冰岛的人口。
如今,冰岛庞大的银行业轰然倒塌。短短几天内,整个银行体系实际上都已被政府接管。该国最大的银行Kaupthing Bank周四被接管,股市交易将停牌到下周一。冰岛克朗在境外已经失去了货币功能。
通货膨胀率飙升,外债大幅增加,这个严重依赖进口的国家的贸易也受到沉重打击。英国和荷兰正在起诉冻结他们本国公民存款的做法,而冰岛政府正在寻求从海外获取更多贷款,以让国家免遭破产的厄运。
冰岛的崩溃是全球信贷危机带来的最为严重的后果,这也形象揭示了此次危机是如何摧毁一个一度欣欣向荣的经济体的。
其他国家纷纷出台了巨额救市举措:爱尔兰为其银行存款提供担保的计划可能会让受保证数额达到年度经济产值的两倍。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英国的方案几乎相当于其GDP。
但投资者担心,冰岛弱小的国库无法承担银行的负债,冰岛可能拖欠主权债券。这会给其它债务负担沉重的小国以及本国的投资者带来连带效应,从而让冰岛在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中具有了超乎其规模的重要意义。
而直到几天前,冰岛人还认为他们能够靠银行为生。
与银行业兴起的同时,高档餐馆开始大量出现在新的金融中心、首都雷克雅未克(Reykjavik)的城区。主要购物大街两旁尽是高档专卖店,出售前卫的时装和精美的炊具。冰岛克朗走势坚挺。这打击了该国的出口(海产品是冰岛最大的出口类别),贸易逆差大幅上升,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
然而冰岛人对此却不太在意。他们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然跻身全球最富有人士的行列。许多人成了百万富翁,还有的成了亿万富翁。人们享受着高标准生活,进口的外国奢侈品卖得很便宜。他们用日圆、瑞朗的低息贷款购买了高档汽车,使得冰岛各类外币债务的规模节节攀升。
对这些冰岛银行来说,发展壮大是件很容易的事。它们可以从全球各地以很便宜的价格借贷,然后摇身一变,自己当起了放贷人,在几乎没有监管的情况下把钱投到自己看好的行业或企业中,无论它们是在英国、丹麦、还是美国。这些银行的资产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停地膨胀,而它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借贷来的。
金钱在滚动,如同旋转的木马:冰岛的银行借钱、放贷,然后再借更多钱。当然,他们是必须要还债的,但那时还钱不成问题,因为反正还有地方能借到更多的钱偿还旧债。
信贷危机在去年冬天时爆发了。到了今年夏天,已经没有银行愿意借钱给别的银行,特别是给冰岛的所有银行,因为它们的债务规模实在太庞大了。
虽然投资者相信美国和欧洲大国能在需要时筹来现金拯救它们的银行,但在冰岛这个仅有20亿欧元外汇储备的弹丸之地,拥有1,000亿欧元资产的银行有麻烦时该如何是好?
印制更多的钞票──美国这么干可以,对冰岛就没多大意义了,因为冰岛的负债多是外币。发行更多的冰岛克朗只会压低汇率。正是出于这种担心,投资者开始抛售克朗,其汇价今年已经累计暴跌了四成多。
对于除了鱼之外几乎一切都要靠进口的冰岛来说,克朗重挫造成汽车、食品、家具等商品价格飞涨。最近的通胀率已经达到了14%。人们纷纷收紧开支。冰岛家庭负债在过去五年间翻了一番,因为许多人都买了新房和高配置SUV,雷克雅未克的街头满是这种车。
绝大多数贷款或者和通胀相关或者需以外币偿还;通胀升温和克朗走低均会推高这两类贷款的还款额。而今,通货膨胀和本币贬值成了一对洪水猛兽。
就在一夜之间,改变的重点就从银行业转向了实体产品:鱼和铝材。
“真正的经济需要有产品来卖的,银行业交易的也就是些纸币,只有这些纸什么也做不了。”
那些从事纸币营生的“贵族们”多年来一直轻视又脏又枯燥的渔业,现在他们可能要改改看法了。
冰岛首相上周向国民发表讲话,说他们可能必须回头向土地和大海要资源。渔民们相信政府会提高鳕鱼捕捞配额来推动经济。本周冰岛将其三大银行收归国有。首相说,冰岛银行业神话已经破灭。
冰岛事实上正面临“国家破产”!下一个国家是谁?
英文原文链接: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收藏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