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庞大的地方债务问题,大陆官方将允许地方债纳入国库、以及商业银行的现金管理抵押品范围,并将允许地方债纳入人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和抵押补充贷款(PSL)的抵押品范围。外界认为这很可能会是中国版的量化宽松(QE)。
               
路透引述根据多位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为了解决地方债转换问题,大陆官方将允许地方债纳入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的现金管理抵押品范围,并将允许地方债纳入人民银行的SLF、MLF和PSL的抵押品范围。
 
但截至昨天为止,大陆财政部、人行和银监会,也都未对这则消息给予评论。
 
上述人士也表示,大陆的地方债利率低,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债券市场主力吸引力不足,为鼓励银行买债和放贷,人行、财政部等监管层已发文,允许银行以地方债抵押,则商业银行直接从财政部、人行等获得低成本资金,并可按规定在交易场所内,展开回购交易。
 
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等地方债购买方,无需等到债券到期,即可以通过质押再贷款,从人行获得流动性。国信证券宏观研究团队称,这一方面可有效降低商业银行的购买忧虑,提高该类产品的流动性,人行还可以藉此释放基础货币,以支撑整体市场的流动性。大陆地方债规模约人民币16兆元,预计今年将有1兆元进行置换。
 
从今年4月至今,已有不少外国媒体先前报导,大陆官方很快将会推出中国版本QE,即人行将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方式,来投放基础货币,但官方不断否认。
 
此前,彭博也曾报导,人行还考虑扩大PSL规模和范围,并考虑允许商业银行以地方ZF置换债换取人行资金,以此来提高流动性和刺激信贷投放。
 
人行先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曾表示,要针对金融深化和创新发展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管道。人行还指出,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完善抵押品管理框架。很可能是为了给后来的政策铺路。
经济日报 2015.5.13
+++
不知道各位对此举有何看法? 地方债当抵押品又有何利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