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164 2
2015-05-17
为什么学会计的一般炒不好股票?为什么学会计的一般炒不好股票?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

  如果学会计就能炒好股票,那炒股就太简单了。读几本会计方面的书,计算市盈率、市净率、现金流、库存、应收应付、三费……,就能找到好股票,那真的太简单了。当然,我们必须承认学会计或财务是很有优势的,能发现公司的问题或优点,确实比一般人有优势,尤其在很多情况下可以避免陷阱。但是,现在懂财务的人很多,你看到的,很多人也都看到了。所以好股票散户云集,主力不拉;烂股票又不愿意进,并且写博客告诉别的散户也别进。主力一看没人进,狂拉。所以从博弈角度看,如果仅仅懂会计,往往并不能取得优异成绩。

  学会计的一般炒不好股票的主要原因是:容易陷入细节,难以看见大趋势。

  学会计或财务确实比一般人可以更好地分析股票,但优势有时就是劣势,因为容易过于陷入细节,被公司局部的优点或缺点所迷惑。尤其是容易过于悲观,而有时又过于乐观,没有看到转折点。

  所以,会计技术仅仅是局部的,而更重要的是:注重全局,注重大战略!

  这不是说会计不重要。拿战争作比喻,学会计相当于培养具体战斗技巧,有利于局部作战。但战争的胜负更取决于宏观战略。当然,仅仅有宏观战略,而军队战力(会计技术)不行,不能很好地贯彻战略,也不行。所以两者缺一不可。

  举个例子。比如1950年代的朝鲜战争,当时各方军事学家已经论证,中国不敢参战,连斯大林、杜鲁门都是这么认为的。的确,无论从哪个微观角度分析,中国和美国实力差距太大,根本不可能参战,参战就是找死。可是,毛主席偏偏做出了参战的决定!并且从实际效果来看,我们是最大的赢家。大道理不讲,我们从鸭绿江开始参战,最后停战于三八线,从军事角度来看,我们也是胜者。(当然从另一方面看,美国从韩国中部开始参战,最终停战于三八线,从军事角度看也不算失败。但战果还是不如我们大,所以还是落于下风。那么谁败了?苏联啊,它在远东的话语权从此落后于我们。朝鲜也元气大伤,更加依附于中苏,也是战略上的失败者,韩国也成了美国的贴身小弟,地位同样降低了)。

  事后来看,就连美国的很多学者和智囊(包括基辛格)都承认,中国必然会参战。因为:如果中国不参战,朝鲜战争完全是美苏的博弈,那么我们的生存空间,真的被两大国压缩得太过厉害!中国人会永远被人瞧不起,很窝囊!躲过了朝鲜战争,也不会躲过别的盘剥!所以中国参战是必须的!即使打败,也要参战!无论胜败,都要血拼一场!

  这是宏观的、战略上的理由,可惜当时外国的很多智囊看不到这一点,事后才想明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而毛主席经过深入思考,排除一切困难也要参战,说明他确实高瞻远瞩!事实证明:朝鲜战争,中国是最大的赢家,美国是二赢家,日本是三赢家(靠战争发展经济),而三个输家则是苏联、朝鲜和韩国!

  向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向伟大领袖毛主席,致敬!

  当然,可能有人会说,美国没有全力战斗。嗯,有道理。但美国要通盘考虑,而且它的考虑也在毛主席算路之中。有些毛黑甚至认为我们被利用了,是替朝鲜打仗。算了,反正观点已经形成,怎么辩都无法改变了。这个话题不再展开,我就是拿朝鲜战争举例说明:决策一定要有宏观眼光,要看得长远。

  股票上也可以举个简单例子。就拿我的“第五只牛股”力帆股份来说,从财务指标来看,力帆很差,差得别提了。可是,绝大多数人都低估了中国民营汽车也的前景,也低估了尹明善长袖善舞的手段。这些都不是从财务指标上可以分析出来的,需要宏观思维。巴菲特为什么厉害?根本不是因为他精通财务。他的财务知识只是基础,巴菲特的厉害在于能看到宏观趋势。这,正是很多“中国巴菲特”极为欠缺的。

  当然,弥补这个短板,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不断思考。我虽然拿这些举例子,指出了学会计的最大弱点,但并不代表我做得很好,我自己的宏观分析也需要不断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17 22:37:24
少见多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17 23:12:41
注重全局,注重大战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