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回落或将见底
8月CPI下降的直接原因正是来源于自去年引领CPI上涨的原因——食品价格的变化。食用农产品价格回落,有利于通胀压力的暂时纾解, CPI才有了回落空间。
虽然因为秋季粮肉的进一步供给,食用农产品将继续保持了下降态势,但那些非食品类价格还是会因处于高位的PPI而难见回落。PPI向CPI传导有时滞,因而今后的CPI下降幅度不会较大。
PPI对CPI是有影响的。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首先出现在生产环节,再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波及消费。现在PPI与CPI的剪刀差很大,由于CPI不仅是消费品价格还包括服务价格,所以CPI与PPI不一定完全对应。但是CPI与PPI长期处于背离状态是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的。造成这个状态的主要原因是,处于买方市场的市场需求低迷以及产品价格的受控制。
在卖方市场,PPI可以根据生产成本的增加使消费价格上升而转压给CPI。而在买方市场,企业不能顺利把上游成本转嫁给消费品价格。目前碍于通胀压力,PPI的高位压力也不可能靠转压给CPI来解决。还得靠财政政策在企业税收及资源费用上下工夫,不致使企业过多靠压榨利润来抵消高成本。
从需求角度,当前经济的减速可能会缓解通胀压力,但是能源价格将依然偏高的情况下,通胀压力难以因为全球经济的放缓而降低。虽然中国内需疲软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软肋,但以往疲软的国内需求有助于维持巨大的贸易顺差,使人民币走强,从而缓解通胀,如今主要的经济体都出现了衰退,中国出口持续放缓难以改变,国内通胀压力也难以依靠对外贸易缓解。另外考虑到在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中西方各国无限制的注资干预,很可能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外资会进一步流入中国,进而推动了中国通胀上升的预期。
在今年四季度CPI指数的回落或许将要见底。考虑到国内外经济都在减速以及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回调,PPI持续许久的上涨势头即将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