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玉米市场经历了非常特殊的一年,市场热点屡次挑动业者神经。首先,临储玉米政策及收储量依旧牵动业内神经,2014年收购量创造6919万吨的新高;2014年11月25日国储收购政策公布,收储价格结束5连涨,运费补贴取消;2014年东北玉米霉变现象普遍,国储霉变标准放宽,但扣费、扣量严重,贸易商利润大幅缩水。其次,2013-2014年度玉米价格经历了近10年以来波动幅度最大的过山车行情。最后,乌克兰低价进口玉米冲击国内市场,美国玉米进口占比降低。
据统计,从2008年到2013年,我国累计收储玉米价格15902万吨。除2008年外,国储玉米收购量整体呈现不断上涨之势。2013年和2014年收储量增长最为明显,其中2013年较2012年收储量增长近2000万吨,增长率近200%,2014年收储量则创国储玉米收储量新高6916万吨,较2013年上涨124.4%。
国储收购量不断增大,而临储加移库玉米累计量较小,国储玉米库存不断增大。据统计临储加移库玉米约在7964万吨,目前国储玉米陈粮库存依然有7938万吨的量,数量依然庞大。而据最新统计,截至2015年1月15日,2014年临储玉米累计收购量已达2788万吨,加之陈粮库存国储玉米共有10726万吨,后期玉米去库存化的压力依然较大。
2014年玉米市场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涨和大跌,据统计国内玉米均价最高点出现在8月底,达到创纪录的2620元/吨,最低点在2月底3月初,价格低至2251.75元/吨,两者差距达到368.25元/吨,为有史以来年度最大的波动范围。价格波动如此之大主因2013-2014年国储玉米收购量高达近7000万吨,5月份市场粮供不应求,价格出现持续上涨。而新粮陆续上市后,供应宽松,价格开始进入持续下滑通道。
从2014年全年的走势来看,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3月份):新粮上市,需求疲软,南北冰火两重天。第二阶段(4-8月份):临储收购创新高,临储拍卖重新启动,玉米价格连创新高。第三阶段(9-10月份):新粮上市季节,玉米价格上演过山车式下跌。第四阶段(11-12月份):政策提振有限,玉米价格持续弱势运行。
2014年,我国玉米进口国包括美国、乌克兰、老挝、缅甸、俄罗斯等十三个国家,往年我国主要的玉米进口国是美国,能占到进口总量的90%以上,近几年随着其它国家玉米陆续进入我国,美国玉米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2014年已经下降到我国玉米进口总量的60%,2014年乌克兰进口玉米大增,占到进口总量的25%,成为我国第二大玉米进口国。
2015年国内玉米市场走势展望
1.从供需方面分析。玉米市场供应相对宽松的局面不会改变,从需求来看,下游饲料行业需求增长幅度不会太明显,深加工仍处于行业整合阶段,玉米需求也不会出现明显上涨。
2.从政策方面分析。虽然玉米政策正处于改革阶段,但考虑到粮食安全和政策的改革持续渐进性,预计2015年年底前政策面不会发生质的改变。另外决定玉米价格走势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就是临储收购量,2014-2015年度临储启动较慢,认为收储总量将明显少于2013-2014年,或将达5000万吨左右。
综上所述,在2015年政策面并未作出明显改变而收储量减小的情况下,玉米市场价格波动范围肯定会小于2014年的幅度。预计,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在供需层面及政策面环境相似的情况下,价格运行情况会跟2014年极为相似,即一季度整体维持窄幅震荡的趋势,波动范围会很小,二季度初以稳为主,5月份价格或进入缓慢上涨渠道。第三季度仍然有一段青黄不接的时期,此时玉米价格会稳中上行,最高价格应该不会突破2014年高点,进入第四季度,玉米价格依然会呈现稳中上行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