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悬赏大厅 求助成功区
7607 6
2015-05-20
悬赏 9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如题!!

最佳答案

碧沙岗公园 查看完整内容

现在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和 “自贸区”, 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20 04:15:09
现在的主题是“一带一路”和 “自贸区”,
2013年9月7日,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2013年10月3日,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0 07:11:18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30年来发生了重大进展,根本原因在于时代的变迁。
第一,市场化。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通行的是等级规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了市场取向的改革,资源配置的等级规则逐步让位于产权规则。
第二,工业化。伴随着市场化进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由传统的农业社会演进的工业化进程,并通过大量引进国外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加快这个过程。
第三,国际化。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上走上了一条闭关锁国、自我发展的道路,直到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的国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的不同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主流发展倾向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放权让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计划与市场关系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第三阶段: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线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讨论状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0 12:41:36
可概括4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82年,是“拨乱反正和改革起步的四年”。其在“解放生产力”上的显著成效,就是农村经济活跃起来,短短三到四年就初步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
代表人物:”傻子瓜子“年广九

第二阶段:从1982年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主题似乎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代表人物  新希望,刘永好  

第三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前,国企改革  代表人物:“  海尔”  张瑞敏, 宇通客车 汤玉祥:“联想” 柳传志

第四阶段
主题是房地产改革,影响最广泛深远,北京房价均价上涨3.7倍,上海5倍,广州2.5倍。
代表人物:两块石头,“万科”王石, 潘石屹, 。。。

1997年金融危机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来深圳,找了几家出口企业和房地产企业座谈,对王石说:你是房地产专家啊,我聘请你来做房地产顾问。决定一定要在两年之内把房地产塑造为支柱产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0 19:33:01
(1)第一阶段:从农村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起步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主要改革举措是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 制;
(2)第二阶段:以城市为重点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阶段(1984年10月——1992年十四大),改 革的中心环节是增进企业活力,改革的关键是价格体系的改革;
(3)第三阶段: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十四大——2002年十六大)。1994 年宏观五项整体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1997— 1999年进行基本制度改革,调整所有制结构,全面对外开放,2001年加入WTO;
(4)第四阶段(2002年十六大到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和谐方面积极推进改革和建设。如取消农业税、大力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开展节 能减排等。很多重大工作仍在推进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2 13:43:09
    首先,个人认为上述几楼的描述都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我觉得不能让楼主真正理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改革的过程。
    关于这个问题,我就不在这自己归纳出来,怕不清楚,建议楼主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吴敬琏传,可以从当事人的角度看看整个新中国的经济改革的道路,特别是其在改革开放后的那段。尽管我一直潜意识地认为关于某个人的人物传记可能会倾向传记所写的人物,可能会损失一部分的客观性,但此书真的可以读一读,蛮有意思,而且能解决楼主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