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16600 78
2015-05-25

论教师的严与善:研究生跳楼师德征文有感

周阳敏

阳民工作室

近日在申报关于众创空间的国家重大课题,此时要求撰写师德征文,也就构思着写一篇文章论述面向大学生的“众创空间”型教师德行体系。但是,近日中南大学研究生在毕业前夕因为毕业论文没有通过而跳楼自杀身亡,遗书内容曝光后令人惊愕,各大网站、论坛都排在榜首,大家议论纷纷,几乎一边倒向自杀的研究生。鄙人看完遗书后也不禁泪流满面,遂提笔撰写此文,讨论教师的严与善。

遗书内容复杂,但是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而且通篇内容也都是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那就是为什么其他研究生实验造假、数据造假、模型造假能通过研究生毕业答辩,而我实验造假、数据造假、模型造假就不能通过研究生毕业答辩?为什么不能“一视同仁”?于是,这个问题就演变为研究生“认定”导师偏心,甚至被定义为“势利小人”!这个问题就转成为一个科学而又现实的问题,即我们是不是应该“选择性反腐”或者“选择性严格”?

事实上,10年前,鄙人刚刚带研究生时,我就要求非常严格,不容许研究生写论文源有任何抄袭行为;但是我的研究生就非常生气,质问我,周老师,为什么别的研究生可以抄袭,我们就不能抄袭?我的回答很简单,那是因为你的导师是我,不是他的导师;所以,如果他的导师是我,我也不容许他抄袭。有趣的是,那一年,学校给了8篇硕士论文让我评阅,我给了7篇不合格,因为这7篇文章存在严重抄袭,那时候没有查重这种说法,于是,我自己亲自花了巨大的功夫把每一篇文章抄袭的内容以及抄袭文章的原文原原本本返回给每一篇硕士论文作者,并把这个当做反面教材告诉我的研究生。但是,学校不干了,主任跟我商量,能不能放放水,让他们都过,我的回答斩钉截铁,“不能”!你们觉得我严格了,你们可以把我的评阅意见否定了,重新找人评阅,虽然我得罪了这个主任,但是,却因此获得了“尊重”,事实上,后来教育评估,管理者们提起当年我的“严格”时由衷地感谢我当年的严格。

众所周知,中国有句谚语“严师出高徒”,并以王献之被严格教育成为书法大师超过了他的父亲王羲之的例子作为佐证。许多老师也都常常以这句谚语来教育学生。

然而,笔者要说的是,大家常常误解了这个“严师出高徒”。特别是现代社会,所谓“严格”做到四点,缺一不可:

第一,严师是一面光彩夺目的“表率”红旗,吸引着弟子们去追赶、超越。这一点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的博士导师在她临近退休的高龄,她仍然坚持做学术研究,甚至自己亲自写学术论文,即使在临近退休时,也要申请国家社科重点课题。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做学术”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学术人生。有些学校很搞笑的是,导师自己只能发一批垃圾文章混上教授,而要求他们的研究生要发表权威论文才能毕业,这不是“严格”而是“卑鄙”。

因此,“表率”是师德的底线,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有何颜面去要求自己的研究生?!因此,鄙人常常在暑假天不亮就起床,开车去接研究生们,一起去外地调研;每天晚上跟研究生们一起讨论学术问题、撰写学术报告到深夜;其实,导师要做到自己的表率作用,研究生自己也无话可说。

第二,严师要将“劳动”变成“练功”,以善为先

众所周知,现在的导师课题多,科研任务重,研究生不得已就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这就是社会上形象地称谓导师为“老板”的缘由。然而,从鄙人经历的硕士阶段、博士阶段来看,我也帮着我的导师完成了许多课题,看起来我在跟他们“打工”,其实这就是“学习”与“锻炼”。小时候看“少林寺”电影,有一个情节总是不理解,为什么高僧都要求土地用双手提水给大家喝(而不是用扁担挑)?为什么大师都要求徒弟要亲手砍柴、做饭、洗衣服等?现在终于明白了,“劳动”设计得合理,本身就是“练功”!因此,导师的关键任务就是将“劳动”设置为“练功”!而不是仅仅把研究生当做劳动力。事实上,无论研究生将来做不做学术研究,但是许多研究生将来生存的第一核心竞争力仍然是研究能力,否则研究生就白读了,当然,要将“劳动”设置为“练功”是需要高超的技巧和崇高的德行。

不能否定的是,现在的学生都很浮躁,要静下来做研究很难。所以,第一要务必须要求学生能静下来。我对研究生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沉下来、沉下来、沉下来!另外,社会整个普遍不信任,如何让研究生信任你?如何让研究生觉得他的“劳动”就是“练功”,一个字,就是“善”!“师父”讲的就是老实像慈父一样。

因此,善是师德的基础。阳民的个人观点是,平时训练一定要严格,但最后形式那一刹那,还是以“善”为先。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是,“严”必须是非选择性的,即不能对不同的学生要求不同。虽然天资有差异,但是,经过培养,任何人都是能成才的。对研究生要做到一视同仁的确很难。但阳民的做法是,让研究生们形成团队,布置研究任务时,给团队布置,而不针对哪一个具体的人,这样,他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偏好自行分工,既能发挥每一个人的长处,也能让他们自主决策。

因此,非选择性的“严格”是师德的关键。

第四,也是最后一点儿,那就是如何将研究生的兴趣与自己课题的结合?这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导师不可能不做课题,而研究生也不可能不做导师的课题。第二条说过了,研究生做课题就是“劳动式”的“练功”,表面看起来是劳动,但本质仍然是练功。但问题是,每一个研究生都兴趣不同,如何将他们的兴趣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如何将研究生的偏好以及未来选择与课题结合起来?阳民的做法是,导师设计课题时要从方法论、知识论角度提出研究课题,而此时研究生的兴趣就能结合方法论、知识论角度设计出一系列恰当的题目来。例如,制度资本理论是一个广泛适用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哲学等的理论,无论研究生对什么东西感兴趣,都能设计出一个“XXXX的制度资本理论研究”或者“制度资本理论的XXXX研究”或者“基于制度资本理论的XXXX研究”等。选题不能过于狭小是能否将“劳动”变成“练功”的关键,但课题设计本身也是其核心内容。

因此,选择研究课题的方法论与知识论角度是师德的载体

综上所述,如果中南大学的导师们能够做到这四点,研究生何苦会跳楼?研究生又怎么会跳楼?!阳民此时悲痛地撰写此文,就是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看到问题的本质,而不能流于表面讨论。希望研究生们尊重生命,希望导师们养成良好的师德。

阳民作于2015525日星期一

本文系师德征文,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与出处,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25 07:28:57
现在不是老师带学生,而是学生带老师;部分老师处处刁难学生,进行寻租;官员带学生纯属胡乱,滥用资源,相当于包工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5 08:52:16
楼主写得不错。 楼主的学生跟着这样的老师也是好的。
至于那位跳楼的孩子,真是可惜。默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5 08:53:13
阳民周刊002 发表于 2015-5-25 07:22
论教师的严与善:研究生跳楼师德征文有感 周阳敏阳民工作室 近日在申报关于众创空间的国家重大课题,此时要 ...
现在的问题在于导师是否应该自问自己学术水平如何,能腆着大脸说自己水平高的导师应该少的可怜,学生毕竟是弱势群体,面临诸多生存压力,所以不能只对导师宽容,而去苛求学生。有时候,导师们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学生角度思考,假如自己还年轻,是否能达到他们所谓的严格要求。中国的科研水平整体还处于相当低级的水平,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和基本国情,脱离这些基本事实去一味苛求学生极不道德,在这种生存压力极大的社会甚至很不人道。试想拿国际一流的标准去衡量诸位导师并且按照这些标准去评审科研项目,有几个叫兽和研究猿还能腆着脸说要严格要求的。说句实在话,有些所谓的导师就是道貌岸然,龌蹉的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5 09:05:33
每个人都要从自己找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5-25 09:21:12
看了姜东身的遗书,很惋惜这样一个学生。他的老师可能对他有些意见,为什么他的同门和同学没有人帮他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