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4186 1
2015-05-25

管窥复旦,一些自由而无用的数据

[color=rgb(0, 0, 0) !important]2015-5-24 19:32| 发布者: [color=rgb(0, 0, 0) !important]炼数成金_小数| 查看: 411| 评论: 0|原作者: 王咏笑、团支书。|来自: 城市数据团



摘要: 本世纪初,作为初中生的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来到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被阳光和树阴下若明若暗的小道、4101可以滑动的四块黑板、轧着银杏叶驶过的自行车、以及神采飞扬的骑车人所深深地吸引,从此立志非复旦不入。如今 ...



本世纪初,作为初中生的我第一次来到上海,来到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被阳光和树阴下若明若暗的小道、4101可以滑动的四块黑板、轧着银杏叶驶过的自行车、以及神采飞扬的骑车人所深深地吸引,从此立志非复旦不入。如今我已在复旦待了6年,我意识到这所大学给它的学子带来的,远比一条路、一棵树、一堂课、一段情要多得多。

那就是,自由而无用的灵魂。

关于“自由而无用”已有太多的解读,这里无需赘述。我想说的是,在复旦110年诞辰来临之际,我决定整理一些“自由而无用”的数据,研究一下天南海北的复旦人。

先来看看复旦的知名校友们吧

他们都是谁呢?

太多了。除了马相伯、李登辉、谢希德、陈望道、苏步青、杨玉良等历任校长,知名校友中还有一长串灿若星辰的名字:周谷城、老舍、严北溟、童第周、竺可桢、梁实秋、徐悲鸿、谈家桢、李岚清、唐家璇、陈天桥、陆奇……对了,还有复旦第一任校花严幼韵。

为了更精确地查询,我和数据众筹志愿者们通过各种互联网渠道摘录了知名校友的名录,对每位知名校友的出生年代、学科背景和从事的职业进行了查询,删掉错误样本和信息缺失严重的样本以后,得到约300位知名校友的有效信息。

我归纳了一下他们的出生年代,画出下图:


可以看到,知名校友的出生年代主要有三个峰值,按时间推算分别是与复旦同岁的老一辈学者、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骨干和现今仍活跃于社会各界的中流砥柱。至于70年代以后出生的知名校友甚少这一点,也许他们还太年轻,经历和成就还不足以进入知名校友的行列吧。

那么,这些知名校友们都是学什么的呢?请看下图。


从总体的统计情况来看,理学背景的知名校友为数众多,有131人,超过了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似乎有点颠覆复旦以文史见长的一般印象吧?为了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可以看看历史趋势。见下图:


我们将学科分为文、史、理、医、法、商(经济)六个大类,分别统计各个年代出生的不同学科背景的知名校友的人数占比。可以看到建校以来,经济学、法学和历史学的知名校友比例在波动中保持着相对稳定;2000年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使得复旦的学科综合性进一步增强。然而,文理之争则颇富戏剧性。

早期的复旦大学只有文理法商四个学院,以文学院为首;假如每位知名校友在40岁扬名立身,那么复旦的文科优势一直到1960年代才被理科超越。理科背景的知名校友数量和比例持续增加,在现今占据了绝对优势。

文理优势的逆转或许能够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复旦多年来的综合学科建设卓有成效,理科后发势头强劲。第二,相比于理科,文科也许需要更长时间的知识积累和沉淀。

当这些知名校友毕业之后,他们都去做什么了呢?请看下图:


从总体情况来看,学者以绝对优势拔得头筹(253人)、官员次之(32人)、企业家第三(23人)。看来,在知名校友的评选上,学者始终是大家的最爱。

然而,历史趋势告诉了我们一些更有趣的信息。选择官场还是职场,复旦人的思想斗争一直很激烈。请看下图: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改革开放一片崭新,许多复旦人的政治热情还是很高的。而在70年代出生的校友大学毕业时 ,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让人们对这个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结果就是:官员和学者比例直线下降,更多的复旦人则作为企业家和创业者,去追逐理想、创造未来。

那么,让我们再好奇地看一下,这些企业家和官员都是什么学科背景出身呢?请看下图:


出人意料的是,理工科背景的企业家竟然比经管出身的还要多;同时,理科背景官员还占据了总数的半壁江山。所学与所用的反差,是因为这个学科的兼容并蓄博大精深,还是因为我们有着一群任性敢为的校友呢?

当然,我们并不想把目光完全聚焦在一群久仰大名却无缘得见的人物。在职的老师们才是学生们关注的重点嘛。

再来看看复旦的在职教授们吧

如果你没读过赵东元老师本月发表在《Science》的文章、没运气选上陈果老师的思修课、没刷过冯玮老师的微博、没看过蒋昌建老师主持的最强大脑、甚至没用过陆谷孙老师编纂的词典,那么……你还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我和志愿者们从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网站上摘录了复旦大学在职教授/研究员的名录并补查了部分信息,去掉荣誉的、兼职的、信息缺失严重的,留下了973个有效样本。现在我们来问几个关于教授们的问题吧。

一问教授性别比例。

复旦的学生群体一直保持着近似1:1的和谐比例,但在教授群体中这个比例高达6:1。嗯,似乎不太乐观。不过,通过时序分析可以看到,男性教授比例的下降和女性教授比例的稳步上升。在未来的新晋教授中,会有更多的女性吧?


二问教授芳龄几何。

从整体年龄分布来看,50后、60后教授是复旦的中坚力量。目前资格最老的是出生于1946年的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陈纪修;最年轻的是出生于1981年的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鲁伯埙,和同年出生的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温文玉。


顺便八卦一下各科教授的平均年龄。实践出真知的理工科和教育学是最年轻的,而艺术、哲学和文学果然是要大半辈子的沉淀才可以变得牛逼啊!


三问教授学科分布。

这个神奇的钟盘告诉我们,从人数上来说,医学、理学和工学是复旦的第一梯队;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为第二梯队;教育学、农学虽然人数少少也无需伤心,你们的教授都很年轻,年轻就是骄傲的资本。


从历史趋势的角度,可以看到理工科是在1990~2000年左右兴起的(对应的教授出生年代为1960s)。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奇点临近”的时代风潮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的研究,经管保持着稳定的人数比例,法学、文学则日渐式微。


但这也无需难过,文学、法学、经管的教授虽然在人数上不占优势,个人影响力却是极大。君不见周二晚上一座难求的3108,多少人为你慕名而来?

四问教授毕业院校。

我们查询了复旦在职教授的最高学历毕业院校所在地,并绘制了这些院校与复旦之间的连线。以人数多少表征联系强度,分级调整线条的粗细和颜色。没错,就是下面这张光华流转的复旦教授足迹图:


从世界范围来看,复旦虽然不敢说“震欧铄美”,但总算是“友欧亲美”了吧。在亚洲范围内,复旦与日本、北京、香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梳理出了与复旦关系最为密切的十所国内高校和十所国外高校。十所国内高校/研究机构依次是中科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同济大学。看来,某高校虽然表面上看复旦不爽,实际上联系还是很亲密的嘛。


十所国外高校依次是哈佛大学、东京大学、斯坦福大学、海德堡大学、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多伦多大学、京都大学、悉尼大学和北海道大学。


我们不妨再从时间序列上看看复旦与世界的联系是怎么一步步建立的。

1940年代出生的复旦教授们,中国本土化程度非常高,仅与UC、MIT、多伦多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苏黎世大学等少数几所外国大学有联系。


1950年代和1960年代出生的复旦教授们,与多所欧洲高校和美国东部大学群建立了较好的联系,与日本的联系加强;在国内,复旦教授的上海本土化程度提高,但仍然与北京保持着很高的联系度。



后来复旦推行“去本土化”,减少本校留任机会,并与美国、欧洲、日本保持着稳定的联系和人才交流。1970年代出生的复旦教授们已经出现了去本土化的特征,而三位“80后”教授/研究员分别毕业于UCSF、Pennsylvania和香港科技大学。



感谢复旦的教授们,在世界留下了脚步,为复旦带回了思想。而复旦是中国学术界乃至全球学术界的一个小小缩影,从复旦教授的变化,可以管窥学术大牛们都是怎样的人,而时代又在想些什么。

写在后面的话:

由于团队精力有限和信息公开程度受限,本研究中未能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也未能从更多的角度进行挖掘,是为重大遗憾。

感谢leven、文琦、CC三位数据众筹志愿者,是你们的热情和付出,让本研究得以顺利完成。希望得到这份数据表格的朋友可以联系我们,并欢迎更多的志愿者们来继续完善或增加相关信息。

复旦是复旦人的,也是所有人的。
祝福复旦,也祝福每一个人。
愿你所行之处永无黑暗,因你心之所向光华不息。

*注:
1,所有数据来自于城市数据团的志愿者众筹,感谢每一个无私的志愿者。需要这份名单数据的朋友请联系我们,我们也接受志愿者们进一步的数据众筹。
2,有意向与城市数据团展开合作研究的读者,请将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数据需求发送到我们的公共邮箱:metrodata@qq.com。由于近期读者来信较多,我们只会选择最感兴趣的信件回复,请见谅。如果你没有得到回复,又急迫的想联系我们,也可直接联系我团的团支书,微信号:CSSJTZS。
3,数据团所有文章均是原创且首发,近期发现很多公众号不经本团同意就随意转发本团文章,且不标注本团及作者信息,请有意转发的公众号主动联系我们,我们通常都会同意的,谢谢。

END.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5-25 11:11:18
做得真好,本也向往复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