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居于核心地位。然而,现有文献对于技术进步的来源仍然缺乏共识: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取决于科学发展水平;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技术进步是市场需求扩张的结果。这一争论集中体现在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解释中:“科学派”认为正是英国在科学发现上的领先地位使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这里发生;而“市场派”则认为该时期英国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未经教育的基层工人,而科学对于工业革命帮助甚微。由于该时期历史数据缺乏,争论双方都难以找出系统性的证据作为支持。在NBER最新一篇工作论文"Knowledge,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1750-1930"中,B. Zorina Khan教授从英国发明家辞典中建立数据库检验了不同知识类型在英国工业革命中发挥的作用。他发现工业革命早期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于基层工人;而科学发现直到十九世纪晚期才开始在其中发挥作用。
这项研究的样本来自于一系列人物辞典,包括《牛津人物辞典》(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和《技术史人物辞典》(Biological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等。作者从这些辞典中收集了1790-1930年间434个发明家的个人资料。随后,作者将这些个人资料和同一时期专利记录进行匹配,通过专利数量来度量每个发明家实现技术创新的数量。实证结果发现,专业化会显著增加发明者的专利数量:发明者专利所在领域越集中,其专利数量就越多;而科学背景则对发明者的专利数量没有显著影响。该结果表明工业革命中的技术进步主要来自于基层工人在一个领域内长期工作并积累经验后作出的改进。
来源:论文大闷锅
论文链接:http://www.nber.org/papers/w20853#rd?sukey=cbbc36a2500a2e6c6abc8705d6bcb93a0938f5046447260e2cb9bfc81b6315171753f089bb0c63ba8fd09ebcc491f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