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08-10-14 8:10:35 来源:[财经网] 作者:[沈明高] 浏览:[ ] 评论:[ ] 字体:大 中 小
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纽约时报》最敢直言和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充满热情和感染力的演讲者
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教授获得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对于他的很多同事和学生来讲,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早在他于1991年获得克拉克经济学奖的时候,很多人就预测他获得诺贝尔奖只是时间问题。克拉克奖每两年颁发一次,获奖者必须是40岁以下的年轻经济学家,并且已经对经济学知识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于获得这一奖项的很多经济学家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它已经成为预测诺贝尔奖的最重要先行指标。
克鲁格曼是当今世界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同时也是美国《纽约时报》最敢直言和最具影响力的专栏作家。他还是一个充满热情和感染力的演讲者。
1974年,克鲁格曼获得耶鲁大学硕士学位,之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大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克鲁格曼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任教。2000年至今,克鲁格曼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教授。
克鲁格曼是一位高产作家,他先后出过20多本专著,其中比较有名的作品有《兜售繁荣》(Pedding Prosperity)、《流行的国际主义》(Pop Internationalism)等。此外,他还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文章,并在《纽约时报》、《财富》和《石板》杂志担任专栏作家。媒体记者和学界同行都称赞他是“伟大的批评家”。
克鲁格曼在学术上的主要集中在发展了“新贸易理论”。1979年7月,克鲁格曼在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探讨会上演讲,首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收到非常大的反响。之后,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三篇著名的文章,奠定了他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权威。(那三篇文章分别是“报酬递增、垄断性竞争和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学杂志》,1979年,“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贸易方式”,《美国经济评论》,1980年,“产业间分工和贸易福利”,《政治经济杂志》,1981年)
最初,克鲁格曼是使用亚当·斯密的方法,以劳动分工可以削减成本为基础。克鲁格曼尝试着解释,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什么与现实的贸易模式有非常明显的差异。
克鲁格曼擅长经济建模,这使得他拥有好的分析工具,可以在传统的被简化的理论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传统的贸易理论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假设,并且在这种假设下不会有经济规模效益一说。在克鲁格曼之前,国际贸易模式主要是被理解为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李嘉图的解释是国际贸易发生在存在相对比较优势的两个国家之间。俄林解释贸易发生在两个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之间。但是20世纪60年代,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却是,国际贸易越来越发生在经济发展程度相仿的国家之间。
透过垄断竞争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为什么国际贸易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之间突飞猛进地发展。其中一个进步就是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模式,例如寡头垄断的市场,引入国际贸易模型。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是在李嘉图的基础上向前迈了一步,他引入了垄断竞争模型,指出相似国家发生了大量产业间贸易,阐释了传统的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贸易现象。
他还是经济地理的主要开创者。经济地理主要研究一些地区(如硅谷)怎样和如何实现专业化,并且产业集群如何为公司和经济带来好处。比如,自从1850年以来,纽约的伊利运河(Erie Canal)并没有很大的商业流量,但这一条运河带来的先发优势使得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和主要商业中心,并且保持至今。
由于他的工作,将“报酬递增”理论引入经济学主流。报酬递增是一个技术性名词,它意味着一个成功可以催生下一个成功,也就是说经济学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经济中面临的独特选择最终决定于初始优势的积聚,而这一过程可能是历史的偶然。他将报酬递增运用于国际贸易和地理集群。
他同时还是位犀利的政策评论人。他在1982年曾经出任里根政府的官方经济学家,专门处理80年代初的经济衰退中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他的自由主义政治决定了他为政府工作的时间很短。此后,他成为政策观察家和评论家。他的很多看法总是与众不同,他是这样评价华盛顿的政策决定的:“很多资深官员并不清楚他们在说的是什么……而且,很多有权力的人喜欢接受一些人的建议,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的建议让他们感到舒服,而不是因为这些人会让他们认真思考。那些真正对政策有影响力的人通常是最会拍马溜须的人,而不是最好的分析师。我认为我是一个合格的分析师,但肯定不是一个称职的拍马屁师。”
对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他曾经有过预见性的分析。在2006年2月13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专栏中,他指出,从进口与出口规模的简单比较就可以发现,美国人花费的比他们挣的要多57%。
美国人是如何“超消费”的呢?这主要是通过向日本、中国和中东石油国家借债的方式来完成的。他说,“我们对于进口钱就像进口石油那样着迷”。有时,大量借入外债是有意义的。在19世纪,美国从欧洲借了很多钱,用于修建铁路和其他工业基础设施。那一次借债支持的投资增长使得美国更强大,而不是更衰弱。但最近以来美国的外债主要不是用来推动投资,考虑到经济的规模,商业投资的水平处于历史低位;更多借来的钱被拥有修建房屋,购买消费品,并且为联邦预算赤字融资。
克鲁格曼肯定地认为,这样的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或早或晚,美国的贸易赤字将不得不下降,住房繁荣将会终结,美国的消费者和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回归到经济的基本面。他还指出,由于太多的经济参与者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美国未来将面临的调整不大可能是“软着落”,而是一种“崩盘式”的调整。
克鲁格曼曾经因为准确地预见亚洲金融危机而名闻天下,这一次,他很可能再次不幸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