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0-19 21:50:00

清晰通透

模型清晰有序

理论通透有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1:57:00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中国这几年的经济发展总的说是成功的,我们才发展了30年,和别人100多年是没法比的,不能追求太完美了。

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口,基本上都劳有所得已经不容易了。公路,房子,飞机,。。。。都有一个积累 的过程,产业也是慢慢升级的,包括教育水平。

从一定意义上,我不是很同意郎的观点,他是提醒了很多,其实大家都看的到的,关键是如何解决,综合看确定什么样的政策。没有十全十美的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1:58:00

吃人饭,就得服人管了

就这样不是挺好,大众经济学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1:5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2:18:00
讲的非常正式,也很真实!在中国大陆,不会出现朗这样的经济学家,因为大家都在蒙蔽和被蒙蔽之中。他的悲观是正确的。但我们还不至于坐以待毙——因为造指标是我们的特长。中国还会发展很好,不过子孙后代可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3:12:00
这篇好像在论坛的另一版块已看到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3:12:00

讲的好啊,受教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3:22:00

讲得好!支持郎教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3:30:00

越看越悲观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19 23:41:00
非常好,针砭时弊,直至问题的核心!读来受益匪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00:30:00

我也是郎教授的崇拜者之一,不错,是"崇拜",谁叫没有比他更优秀的呢

题目叫:未来和下一代很惨,我都不想讲了...

这是一个节目访谈,所以编辑提炼的这个题目未必合适,不过这句话本身没有错

中国现在有多少人失业,有多少人大学毕业即失业,随着沿海是倒闭潮,又有多少农民工即将失业?

没有工作,还有什么未来.现在1个孩子有4个老人要养,将来的孩子很可能要养8个,却没有工作.国家也没有完善的福利

想想吧,有多惨

不过看论坛中的跟贴,大部分人还没有完全领会郎教授的思想

但我想有一点已经成为共识:

二元经济,正是中国即将面临的危机根源之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00:33:00
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土地承包期限加长会让农民大幅增收,所以通过农民兄弟拉动内需呢?
首先,在农村,土地的产权意识本来就是不强的,我想很多农民都没有考虑过自己拥有的土地只是使用权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就是因为土地是自己的,或者更确切地说,农民生活中不太遇到土地产权的问题,因为从来就没有迹象说明家庭农产承包责任制要解体了,如果你对一个东西拥有一辈子的使用权,你还会关心的他的产权是不是属于你呢?前几年取消了农业税,国家好像损失了很大的财政收入,其实体现到农户身上,就是100块钱的事情,谁让我国农民多阿?
我们现在关心的更多的是农民对土地的处置权问题,大的土地承包商承包土地本来就有,这个情况怕是不会因为农民土地承包期加长能得到更好改善,其实在农村地区,土地和宅基地的转让是非常普遍的,这种转让对农民来说就是有没有机会转让出去的问题,不是产权合不合法的问题,小产权房的出项是一个例子,而且不是很聪明的手段,土地产权问题完全可以绕过,本来城市的房地产也不是永久产权,只限70年,土地也可以这样,使用权照样可以转让,几十年后的事情,谁还惦记?
有同学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怎么舍得永久出让使用权?这就要算一笔帐了,如果人均一亩地,算亩产1000公斤,按现在的粮食收购100元每100斤算,一亩田的毛收入就是2000,算上农药,化肥,灌溉,就算1500的纯收入,其实哪有这么高,这里的世道都是工业品涨,农产品不涨的,再算算劳动成本,就按一天四十块钱的杂工计算,一年的工资就远远超过农业收入,这就是年轻人都进城打工,老弱病残留守的原因了。其实现在能转让的产权,基本上都转让了,比如杭州扩张了这么多年,一个大学就能占那么多地,加上如火如荼的房地产,难道那些都是空中楼阁,不占用农地可能吗?杭州北部的情况是这样,靠近城区,宅基地和土地全部转让,每家基本上按户分房,每家可以分到少则两三套,多则五六套房子,自己住大套,其他用来出租,就吃喝不愁了,换成你,你出不出让土地使用权?耕地面积每年都在减少,沙漠化的作用没这么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硬道理,所以我说,土地所有权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也有人说农民也可搞承包,搞产业化经营,那我要问,你们都是上过大学的人了,个个都可以创业吗?资本本来就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现在貌似农村的信贷正在发展。熊彼特说企业家是少数的精英,如果精英在全社会有个比列的话,农民中精英比列应该远底于社会平均值,我说这话没有贬低农民的意思,只是我知道,农民真的很苦,以前有个调查说农民幸福指数比城市人高,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调查,真的是这样的话,人民为什么要从幸福的地方往痛苦的地方挤呢?农民就算解决了资金问题,还有技术问题,还有人才问题,还有市场问题,让农民个个搞产业农业,现实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00:47:00

关于定价权的问题,其实定价权最终还是在市场的消费端。如果我们生产的产品还是要大量出口到欧美的话,还是不能拿到定价权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11:52:00

讲的大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12:46:00
以下是引用cestlav在2008-10-19 21:06:00的发言:

能源是要卖,可定价权在谁那呢?稀土中国储量最大,出口价格呢?

西方危机了,不错,可不要忘记了,油价是从140+空到70刀左右,做空的力量有多大!!

中国制造业只有从低端做起,你只有做和不做的权利. 没有做高端和做低端的权利.

同样的卖能源也只有在给定价格下卖和不卖的选择.中国可以选择在价格不满意的情况下不卖啊,可是相关行业怎么办?谁来养活.关门?倒闭?

郎喜欢讲大家喜欢听的话,可是不这么做又能怎么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15:39:00

郎教授的文章,好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0 16:59:00
顶了~说的太好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1 13:56:00

看似合理!值得商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7 11:01:00
还行,但不全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7 15:00:00

我以前也是郎的FANS,但是有时候他确实说过了点。只是经济周期的调整,没有永恒的牛,也没有永恒的熊。在不利的环境下,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去理智分析。在上述文章中,他讲了倒闭的企业大多数是江浙和沿海地区的,这些地区的融资条件较低所以很多风险不能规避。其实我觉得总体上没有他讲的那么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12-29 12:36:30
先不说郎咸平的最终道理好不好,但从内容的例证逻辑等角度都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