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_山能集团_山东能源集团
山东能源集团是山东省属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总部在山东省济南市,下辖六个矿业集团、两个区域公司、两个物流公司、一个财务公司、一个重型机械装备公司和技术研发、信息中心等四个直属机构,员工20多万人。权属企业分布在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贵州等十多个省(自治区)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500强企业。
山东能源集团坚持以煤为基、适度多元,规模增长与价值增长并重、产业运营与资本运营并举、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并行的方针,把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作为基础性主导产业,在发展煤、电、油、气等产业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前提,积极进军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领域,大力发展能源装备制造业,培育发展与主导产业相融合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煤化工等产业,实现安全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700亿元,利润总额270亿元,煤炭产量2亿吨,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卓越能源企业。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山东省委、省ZF批准,由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六家企业重组而成,为山东省属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亿元,现有员工23万人,资产总额1673亿元,位列中国企业500强75位。集团总部设在济南市。
中文名: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英文名:ShanDong Energy Group CO..LTD.
组织形式:国有独资 创建时间:2011年3月21日
创建地点:山东济南 法人代表:卜昌森
总部所在地: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0777号山东能源大厦 总资产:1200亿元
员工人数:20余万人 经营范围:煤、电、油、气及新能源领域
公司性质:国有独资公司 公司口号:奉献绿色能源,创造人本价值
年营业额:1060亿元(2010年) 注册资本:100亿元
年利润额:82亿元(2010年) 所获荣誉:世界500强(2013年第373位)
山东能源集团是一家省属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100亿元,员工20多万人,资产总额超1200亿元。在企业管理方式上是各集团子公司属于独立法人,实行集团管控。2010年,山东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总产量达到8300万吨。
2011年3月21日,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在济南挂牌。卜昌森任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山东能源集团将以传统能源为基础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新型能源、现代物流、煤化工、医疗健康等产业。
发展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力争进入世界500强。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由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肥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临沂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龙口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家煤炭企业重组而成,此次山东煤炭企业重组,并未将兖矿集团纳入其中。
山东保留兖矿集团品牌主要是考虑了兖矿以及其市场知名度,从有利竞争的角度来说,山东能源集团与兖矿集团在产业能源上互为补充,相互发展。卜昌森称,如果把兖矿集团纳入重组范围,时间可能拖得更长,过程较为繁琐。2010年,兖矿集团的原煤年产量为6000万吨。
山东能源集团子公司都是煤炭企业,但没叫类似山东煤炭集团公司这样的名字,这体现了山东省委、省ZF对企业的前瞻性规划。从短的方面来说,这次山东想抱团增强煤炭企业对外资源开发能力,同时也能促成各矿形成统一的价格联盟,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煤炭市场来调整价格抵抗外省煤炭的冲击。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重组背景
早在2004年,山东就研究煤炭重组事宜,但实际工作去年才得以真正启动。鲁南煤炭战略研究院院长牛克洪表示,这几年中国煤炭重组规模化扩张步伐加快,进入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阶段,我国产煤大省掀起一轮声势浩大的兼并重组浪潮。
经济大省山东,煤炭占全国2.2%的储量、4.6%的产量、消费量却占到了9.9%,产煤大省更是耗煤大省,为形成统一的山东能源品牌,构筑省外能源战略基地,近年来,山东推进煤炭企业重组的消息始终不绝于耳,其间几经波折,随着山东能源集团的成立终于尘埃落定。
截止2011年3月,内蒙古、山西、黑龙江、陕西、河南和山东等13个省区相继组建了大型煤炭集团。
即将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全国将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形成20个1000万吨至4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发展定位
山东能源集团将实行以煤为基、适度多元的发展方针,传统能源与新型能源发展并行,在发展煤电油气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进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新型能源领域。
“山东煤炭企业总体上没有摆脱"一煤独大"的局面”,新集团的弱项也很明显,缺乏核心技术与高端人才是最大的瓶颈。非煤产业虽有发展,但没有培植出拳头产品。6个煤炭企业都有煤机制造、电厂、建材等产业,但产业雷同,亟待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