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36 6
2008-10-18

继9月23日股神巴菲特以50亿美元大手笔投资高盛之后,纽约时间10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布了一份黑石(Blackstone Group L.P.)递交的书面协议——中投将增持黑石的股份。

该协议称黑石同意北京万德福投资有限公司(Beijing Wonderful Investments Ltd,下称万德福公司)增持其股份,持股比例由去年初次协议规定的9.99%增至12.5%。万德福公司是中国投资公司(CIC,下称中投)的子公司中国建银投资有限公司下设的一个公司。

“万德福公司自10月14日起被允许从公开市场再次购入黑石的股份,最终持股比例不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12.5%。”该协议显示,这一交易得到了黑石主席兼CEO史蒂夫·施瓦茨曼(Steve Schwarzman)及万德福公司执行总监高西庆签字认可。

当许多投资者还在被“次贷何时见底”的问题困扰之时,中投已经先行一步。按照10月16日黑石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9.56美元计算,此次增持的总投资金额也许不会超过3亿美元。

抄底缘于长期投资?

早在2007年5月22日,中投由万德福公司出面以每股29.61美元的价格购入黑石101334234股,投资约30亿美元,而一个月后,黑石于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价却再没有超过29美元。

在去年的第一次合作中,黑石在协议中规定万德福公司所购全部为非投票权的股份,并且该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机构都被禁止以任何方式继续增持黑石的股份。

而此次增持协议指出,由于中投增持的股份是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所以享有和其他同类型股份一样的投票权。

除了享有投票权之外,价格的悬殊则是两次投资之间最显著的差别,不足10美元和17个月前接近30美元。

“目前美国很多公司股价已经非常便宜,对于持有足够现金的机构或者寻求海外扩张的公司而言是很大的一个机会。”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资深合伙人林杰敏(Jim Hemerling)对记者表示。

据路透(Reuters)统计显示,今年10月之前,黑石的股价还一直维持在15美元以上,随着9月中雷曼(Lehman Brothers)、AIG等金融企业纷纷告急,金融股一蹶不振,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之一的黑石也不能幸免,股价在10月内陡然降至10美元以下。

作为一个主权财富基金,中投早就明确表示寻求长期稳妥的投资收益,英国某著名投资公司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主权财富基金都是追求长期投资,所以与其他机构投资者相比抗风险能力较强,选择增持次贷危机中最受挫的金融股尽管很难预料什么时候能够见底反弹,但是从长期来看,总会回到经济上升的周期,而那时金融股自然也是回升最明显的投资品种之一。”

谨慎为上策

此前,巴菲特50亿美元出手后,不仅得到了高盛不可转换的永久性优先股,股息率为10%,相当于每个月可获得近4000万美元的股息,而且还获得了在5年内随时以每股115美元的价格收购高盛股票的认股权证,而高盛一年内股价最高曾达到250美元,即使是经过华尔街恐慌后的9月23日,高盛股价仍然高于巴菲特的行权价10美元。

正因为如此严密而且实惠的投资条款,上述英国投资公司人士评价称:“巴菲特的此项投资可以认定为无论如何都不会输的。”

同样,与中投身份类似的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Temasek)此前投资了美林,尽管美林在9月份华尔街的分崩离析中未能幸免,被迫由美国银行全面收购,但是淡马锡并未因此遭受损失。

2007年12月淡马锡入股美林时,曾比其他投资者多签署了一份“选择性投资条款”,其中明确规定了:若在一年内,美林以低于淡马锡入股价格48美元增发普通股,美林就要赔偿差额或向淡马锡免费发行新股,金额要与差额相等。”

也正是这一步棋,让淡马锡的几十亿美元投资毫发无伤。

“在我们和中投的接触中看到,中投正越来越谨慎和透明。”一位美国对冲基金驻中国的首席代表认为,“我相信中投会更快地吸取其他投资者的经验和教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8 21:09:00

巴菲特的文章

无论美国还是世界其他地方,金融市场都是一片混乱。更糟糕的是,金融系统的问题已渗透到整体经济中,并且呈现出井喷式发展。短期内,美国失业率将继续上升,商业活动停滞不前,而媒体的头条也令人心惊胆颤。

  因此……我一直在购买美国股票。我指的是自己的私人账户,之前该账户除了美国政府债券外没有任何资产(这不包括我所持伯克希尔-哈撒维公司的资产,因为这部分资产将全部投入慈善事业)。如果股价价格继续保持吸引力,我的非伯克希尔净资产不久后将100%是美国证券。

  为什么?

  我奉行一条简单的信条: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当前的形式是——恐惧正在蔓延,甚至吓住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当然,对于竞争力较弱的企业,投资人保持谨慎无可非议。但对于竞争力强的企业,没有必要担心他们的长期前景。这些企业的利润也会时好时坏,但大多数都会在未来5、10或20年内创下新的盈利记录。

  澄清一点:我无法预计股市的短期波动,对于股票在1个月或1年内的涨跌我不敢妄言。但有一种可能,即在市场恢复信心或经济复苏前,股市会上涨,而且可能是大涨。因此,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鸟报春,那春天就快结束了。

  回顾一下历史: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道琼斯指数在1932年7月8日跌至41点的历史新低,到1933年3月弗兰克林·罗斯福(ranklin Roosevelt)总统上任前,经济依然在恶化,但到那时,股市却涨了30%。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军在欧洲和太平洋遭遇不利。1942年4月,美国股市跌至谷底,当时距离盟军扭转战局还很远。同样,20世纪80年代初,尽管经济继续下滑,通货膨胀加剧,但却是购买股票的最佳时机。简而言之,坏消息是投资者的最好朋友,它能让你以较低代价下注美国的未来。

  长期而言,股市整体是趋于利好的。20世纪,美国经历了2次世界大战、代价高昂的军事冲突、大萧条、十余次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石油危机、流行疾病和总统因丑闻而下台等事件,但道指却从66点涨到了11497点。

  也许有人会认为,在一个持续发展的世纪里,投资者几乎不可能亏钱。但确实有些投资者亏了,因为他们总是在感觉良好时买入,在市场充斥着恐慌时卖出。

  今天,拥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人可能感觉良好,但他们可能过于乐观了,因为他们选择了一项可怕的长期资产,没有任何回报且肯定会贬值。其实,美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并加速现金贬值。

  未来10年,证券的投资回报率肯定要高于现金,也许会高出很多。那些手持现金的投资者还在等待好消息,但他们忘了冰球明星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忠告:“我总是滑向冰球运动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

  我不喜欢对股市进行预测,我再次强调,我对股市的短期行情一无所知。我看到一家开在空荡荡银行大楼里的餐馆打出的广告:“从前你的钱在这里,今天你的嘴在这里。”但今天,我的钱和嘴巴都在股市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1 09:27:00

中投改名叫中送吧,成了送钱公司。投资业绩如此之差,在任何一个私有的投资基金,管理层都会被赶下台的,中投各巨头却能不动如山,楼继伟甚至大言不惭“不在乎亏损”!

中投不死,流血不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1 14:56:00
类似于 补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1 15:06:00

看来是被套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2 04:48:00
恩,套牢后的补仓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