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639 1
2008-10-19

 

集体恐慌巨轮倾覆论:对美国金融危机越演越烈的反思

 

作者:李宗发

 

 

 

    10月10日我发表的题为《美欧金融危机、股市下跌,对中国经济影响可以有限,中国应镇定处之》的文章,详细论述了:一、股市是有钱人的赌博游戏,不是国民经济的根本,与国民经济支柱没多大关系;二、股市下跌,只是一场股民集体的恐慌心理疾病,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无多大关系;三、股市的下跌,只是现持有股票者的虚拟财富缩水,国民财富总量实际并未减少;四、金融危机,也只是一种集体心理恐慌症的发作,可以造成一些国家许多金融机构倒闭,但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可以让国民企业生产正常运行;五、中国不要庸人自扰,坠入世界集休恐慌症的深渊,应镇定处之。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场看起来谁也难以独善其身的由美国引起的世界大危机、大灾难,特再写一文希望我们理性、冷静地对待别人的危机,使我们的经济尽可能少受影响,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美欧金融危机、股市下跌,对中国经济影响可以有限,中国应镇定处之》中我已指出,股市危机、银行金融危机,都是因为蝴蝶效应形成的能量叠加而掀起的惊涛骇浪,都是因为巨轮上乘客因一点小事发生了集体疯狂疾病向一边奔走而致使巨轮倾覆,巨轮本是很正常的,当成千上万的乘客集体疯狂向一边疯狂拥挤时,再正常的巨轮都可能倾覆。

    应对集体恐慌巨轮倾覆危险,我们首先需要处理好信息恐慌主义。例如,当几百人聚集在一起正常地开会或闲聊时,忽然有人高喊:“有蛇!”,胆小的部份群众就会立即惊起,会场的全部群众受群体行为影响,也会跟着忽然惊起,整个群体都惊起,就会形成一种恐慌的气氛。我们设想,如果真有蛇,中国绝大多数地方的蛇都没有毒,大可不必惊荒,既使有毒,也只是告诉在蛇周围的少量群众必须马上镇定有序地撤离,然后将蛇抓获,根本不能大喊有蛇而造成集体恐慌乱成一团,否则最终可能多人被蛇咬、多人被奔走的人群踩踏致死。我们再设想,喊有蛇者为甲,甲是一个视力昏花者误将脚下的麻绳当成蛇,或者甲是一个爱制造恐慌起氛的哗众取宠者,本无蛇而故意乱喊,但其一喊出,群体缺乏镇定意识,因此群体惊起乱作一团,造成大家正常的会议、聊天活动受到影响。且不管是否有蛇,总之一件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如果形成集体恐慌,对整个群体是有影响的,甚至造成不应有的损害。

    国民经济,就如航行在大海上的巨轮,当轮船上成千上万的乘客产生集体恐慌心理,向一边疯狂奔走时,巨轮是可能倾覆的。当有人在媒体上乱喊“有危险”时,整个社会的民众都会听到,就会容易引起集体恐慌。例如,当有人在媒体高喊“全国缺粮,快去抢购”,全体国民都担忧粮食短缺,就会疯狂抢购大米,每人抢购屯积100斤大米,全中国城镇居民和农民工一夜间会共抢购800亿斤以上的大米,全国市场不可能在一夜间供应800亿斤大米,后行动的无数居民就会无法在市场上买到目前日常生活起码所需的米,原来本正常或基本正常的粮食供应在不恰当的信息引起的集体恐慌下就会演变成一场严重的粮食危机。再如股市,大家都信心百倍地认为其要上涨时就会将口袋里的钱掏出来买股票,这时候股票就会上涨,这或许可称作集体信心。而当集体恐慌股票下跌时,就会争相抛售股票,股市就下跌。实际上一个人恐慌,股市是受不了太大影响的,而当集体恐慌时,股市必会一路狂泻。再如金融系统,大家都将钱存在银行里,设存款共计有20万亿元,银行是不可能将全部存款放在银行里等大家随时来取的,必须将绝大部份贷出去以发展经济,只留少量供大家正常取兑之用。而如果有人制造民众恐慌情绪,大家都奔到银行挤兑,这时候很行是不可能马上将贷款收回来以满足大众忽然大规模取款的要求,这时候金融系统就会发生危机。当然国家中央银行有相当的存款准备金足以应对。但如果全民都恐慌来挤兑时,整个国民金融系统就会纷纷倒闭,国民经济就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再如,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7年以前,如许多经济问题一样,问题的确是存在的,危险或严重或轻微也是肯定的。但是发现问题和危险后,是可以理性地循序渐进地解决,而美国在处理此事上是毫无计划、毫无理性地一下将问题和危险抛出来形成集体恐慌,而政府又不及时动用公共管理的职能来抑制和干预,任由危机“自由”发展,集体恐慌造成房价一路狂跌,而房价狂跌又造成金融市场的集体恐慌,一边倒的恐慌最终酿成整个美国的金融危机,而美国的金融危机在欧洲、在世界各地再经媒体的大肆报道与不恰当评论与渲染,使得各国人民都形成恐慌心理,最终也引发了欧洲等许多国家的金融危机。本来,美国次贷问题与股市虽有一定关系但并无实质性的关系,但是当次贷危机层面的集体恐慌情结又被传染到股民中形成股市的集体恐慌时,股市也就跟着下跌。实际上股票自企业将其标价上市销售后,就基本与实体经济脱购,就只是如麻将室里各打牌者之间的游戏,输赢,只是从输家的口袋进入了赢家口袋,股市上涨,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富并未增加一分,整个股市下跌,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富也并不减少一分,财富增加的只是参与炒股的赢家,财富减少的也只是参与炒股的输家。但是,股市却被有些经济学家误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认为股市上涨炒股者的钱包涨了,国家财富就增多了,国民经济就大好了;认为股市下跌部份炒股者的钱包扁了,国家财富就减少了,国民经济就不好了。从而使不深谙经济实际运行原理的民众在新闻媒体上看到股市上涨时,被误导认为国民经济大好,当看到股市下跌时,被误导认为国民经济遇到灾难,形成集体恐慌,或减少投资,或紧衣缩食,因而本不应该形成多大影响的国民经济在错误的集体恐慌主义下也就深受打击。

   当然,我们不是说在媒体上不能说“有危险”,也不是说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们不能说“有危险”,笔者认为,在我国平常实事求是地说“有危险”还不够,许多人只是报喜不报忧,使得许多问题没有被大家所认识而得以良好解决。但是现在不能乱说“有危险”,应该谨记一句话,应该在正确的时候说正确的话,不要在错误的时候说错误的话。当国民经济比较稳健时,当估计不会造成集体大恐慌时,可以提醒“有危险”,要大家注意以很好地解决问题,避免危险将来的发生。在国外金融危机非常严重整个社会都非常敏感的时候,就不要口无遮拦地说“有蛇”了。例如2008年9月14日艾伦·格林斯潘发表言论称:“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引发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正在增大,这场危机将持续成为一股“腐蚀性”力量,直至美国房地产价格稳定下来,危机还将诱发全球一系列经济动荡”,格的言论使得美国民众恐慌心理加剧,并影响到各国对格深信不疑的民众从而对本国经济也产生恐慌。众所周知,此后世界金融危机加剧,股市一路狂泻。实际上,许多问题与危机是可以在扩大的学术会议上提出来共同探讨解决之道的,但不能在敏感时期在民众中制造集体恐慌心理,否则不仅无助于危机的解决,反而使国民经济巨轮有倾覆的危险。

    除了不要在敏感时期制造集体恐慌情绪推波助澜外,如果在整个巨轮上发生集体恐慌要向一边奔挤时,还必须实行国民经济国家管制主义,使用管制的力量让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环节各就各位,让整个社会有序地解决问题。例如,美国次贷危机,当初国家作为公共管理者,为了全社会的利益应该及时出面干预使长期以来形成的次贷问题有序、平稳地解决,将损害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当然,这可能会损害很少部份个人或企业的利益,但是集体的利益更重要,当国民经济稳定下来后,如果有能力是可以从税收中给受损者适当补偿的。我们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进和维护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与幸福,我们反对绝对的专制主义,也反对绝对的自由主义,我们更倡导原则的自由和在必要时以集体长远的利益着想实行相应的管制。在国民经济上应处理好绝对的自由与必要的管制之间的关系。

     这次美国引起的金融危机,笔者认为对中国的影响是可以有限的。第一,中国有庞大的民间储蓄、企业存款和庞大的外汇,中国还有强有力的中国人民银行在监管和协调各金融机构,以及中国有很高的存款准备金等等,这是可以直接对抗任何强度的金融危机,并可有力抑制集体恐慌。第二,中国的经济长期以来保持10%左右的高增长率,即使受到任何金融危机影响,减少几个增长点也是无大碍的,最终对国民的心理影响是有限的,集体恐慌可以谈化。第三,如果要说影响,进口的石油每桶高涨到140美元和进口的铁矿石每年涨幅高达65%时,对石油、钢材消耗量巨大的中国经济影响才应该是致命的,但是中国2007年依然保持11%增长,现在虽有国外的金融危机,但是石油每桶下降到80美元,铁矿石价格也在开始下降,因此对中国国民经济而言有不利的因素,也有有利的因素,威胁总的来说是不大的。今年中国的股市下跌,但是国民整体的财富并不减少,只是进入股市的资金退出很大部份进入储蓄或转为直接投资而矣,只是部份炒股的股民手里的股票价格遇到股民集体信心一时下降而缩水罢了。笔者不赞成美国《新闻周刊》拉娜.福鲁哈尔先生的观点,拉娜.福鲁哈尔认为“今年中国模式也惨不忍睹,到目前为止股市已经损失了66%的市值,普通百姓财富大量蒸发”。实际上,中国股市不代表中国模式,中国模式也不体现为中国股市。笔者在10日的文章中已经详细论述了股票与国民经济之间是怎么回事,由于中国去年短短几个月股票就疯狂上涨了几倍,因此今年下跌66%回归到价值线附近是很正常的,股市下跌66%,并不影响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照常增长9%;而在中国炒股的只是8000万人,而除此以为的普通百姓则是12亿多,炒股者股票下跌也只是在高位下跌时还持有股票者,股票下跌了66%的这部份股民也不代表8000万炒股者,充其量最多只是两三千万人而矣,两三千万的股民财富减少66%,怎么能说整个中国13亿百姓的66%财富蒸发了呢,可见,西方学者的经济学的确有问题。

     总之,中国是可以无事的,我们大可不必庸人自忧,我们的媒体、专家们不宜在敏感时刻在媒体上热议甚至渲染美国、欧洲等国的危机。重要的在于为中国制定一系列睿智的应对措施,以及如何抓住国外的危机,将其转化为中国崛起与发展的机遇。

 

 

2008年10月18日

 

学术交流:

http://lizongfa.vip.bokee.com/

http://www.law119.cn/fortunecreationtheoryfm.htm

http://cnlizongfa.blog.china.alibaba.com/

 


lujianjsnj  金钱 +50  好文章 2008-10-19 18:27:2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19 07:03:00

这次受损的恰恰是没钱人 本来就穷的人想借着牛市挣一笔 没想到却连本都赔进去了 我身边的人月薪两三千块的赔了几万十几万的比比皆是 就一个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