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假说提出者——E·Fama
2013年,尤金法玛以三因子模型而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他的研究包括投资学理论与经验分析、资本市场中的价格形成、公司财务、组织形式生存的经济学。其主要的研究领域已贯穿于经济学、商务学和金融学。他不仅研究了金融证券的价格走势以及由个人和企业决定的资产分配关系,还研究了资本市场的信息结构,公司与竞争,风险管理,通货膨胀与经济活动,不同通货的价格以及货币与银行业。法玛教授的论文是以严谨的理论性与实证方法的运用相结合为显著特征的,这些实证方法建立在统计与经济分析基础上,用实际数据、以具体的调查来证明定义严谨的抽象的问题。
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法玛教授最主要的贡献便是著名的有效市场假说。该理论认为相关信息如果不受扭曲且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市场就是有效的。其中最重要的推论是任何战胜市场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股票的价格已经充分反映了所有可能的信息,包括所有公开的公共信息和未公开的私人信息,在股票价格对信息的迅速反应下,不可能存在任何高出正常收益的机会。
EMH仍有着其缺陷,诸如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投资者经常以同样的方式偏离理性即错误的行为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相关性、套利者不会完全消除非理性投资者的错误对价格的影响等方面未考虑到的地方。
但如果当我们面临着一个强式有效市场假说,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盈利,在这里笔者想提出一个名词,叫做高频交易
高频交易
“高频交易”(HighFrequencyTrading)是指从那些人们无法利用的极为短暂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比如,某种证券买入价和卖出价差价的微小变化,或者某只股票在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微小价差。这种交易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有些交易机构将自己的“服务器群组”(server farms)安置到了离交易所的计算机很近的地方,以缩短交易指令通过光缆以光速旅行的距离。 它是近来美国财经媒体上高频出现的词汇之一:这种由强大的计算机系统和复杂的运算所主导的股票交易能在毫秒之内自动完成大量买、卖以及取消指令;而为了争取这千分之一秒的优势,证券公司甚至还将服务器安置在交易所附近或同一座建筑里。
但是这种越来越神秘的金钱游戏将没有技术支持的普通投资者置于一种被动状态,而高频交易的计算机系统一但出现错误,将会在短时间内给股市带来巨大冲击。
因此,在未来进入到一个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信息都能够及时的在市场上得到体现的时候,是不是股票市场上的盈利会变成向计算机技术上倾斜呢?
来源:北大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