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硬件在悄无声息的持续上涨
四点市场没看到的智能硬件浪潮:当市场在盯着[color=#000 !important]互联网+大潮,认为智能手机结束后硬件行情结束时,暮然回首,发现今年电子行业也有金龙、[color=rgb(0, 0, 0) !important]欧比特、得润涨三倍的,不比[color=#000 !important]互联网+企业涨幅低,大市值公司大华海康三安歌尔也翻倍了,军工半导体板块过去两个月上涨一倍。
有四点一定是市场没看到的:1、智能手机浪潮结束不代表硬件浪潮结束,虚拟显示、汽车智能化、可穿戴、智能家居,在非消费电子如[color=rgb(0, 0, 0) !important]机器人、军工、汽车领域,硬件重要性越来越高!在这些从0 到1 的领域,为硬件公司提供广阔空间;2、一批硬件企业开始往品牌方向发展,自己做和整合是两种可行路径,每种路径都有自己模式,都在布局;3、一批硬件公司开始海外扩张,整合美国、欧洲和台湾先进技术,这个趋势不可逆转(我们去年电子最底部报告《向左走、向右走》重点逻辑之一);4、一批硬件公司开始整合互联网技术和公司,理科生学文科,未必学不会,有可能学的更好。市值百亿后,缺人挖人,缺技术整合技术,缺渠道和互联网企业合作打开渠道,整合资源能力是核心能力。 基于这四点,继续看好硬件产业链和智能硬件大浪潮,我们不可能推荐所有产业链,只推荐最好的三个产业链虚拟现实、军工半导体和智能汽车。相关标的参看我们今年七篇行业深度报告,下半年硬件浪潮会更猛。
虚拟显示领衔联想Tech World 大会,一系列新智能硬件创新引爆消费者需求:联想发布全球首款智能投影智手表和微投智能手机,通过微投技术打开虚拟显示第二屏,利用手势识别技术增进人机交互,改善手表手机物理显示画面有限,交互困难的用户痛点。微投技术将在虚拟显示时代大显身手,车载HUD、智能眼镜、微投显示将兴起一系列应用,重点关注光学龙头企业,如[color=rgb(0, 0, 0) !important]利达光电等。([color=rgb(0, 0, 0) !important]水晶光电投行项目不做表述)6 月11 日,Oculus 召开发布会,预计将公布消费级虚拟现实产品,成为虚拟现实发展标志性事件,继续关注虚拟现实核心标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歌尔声学、[color=rgb(0, 0, 0) !important]天音控股、利达光电、[color=rgb(0, 0, 0) !important]大华股份、[color=rgb(0, 0, 0) !important]三安光电等。
继续推荐和关注汽车电子和军工半导体:汽车电子核心标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华工科技、[color=rgb(0, 0, 0) !important]大唐电信、歌尔声学、利达光电、[color=rgb(0, 0, 0) !important]中威电子、[color=rgb(0, 0, 0) !important]欣旺达。军工半导体五虎欧比特、[color=rgb(0, 0, 0) !important]同方国芯、大唐电信、[color=rgb(0, 0, 0) !important]上海贝岭和[color=rgb(0, 0, 0) !important]振华科技.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达预期,系统性风险(安信证券赵晓光,郑震湘,邵洁,安永平)
食品制造:全球奶价持续低迷,预计下半年有所回升
投资要点:
国际奶业形势:供给增速放缓,需求动力不足,维持供过于求状态。1)供给方面:全球原奶供给过剩,受原奶价格低迷影响,1Q15全球原奶供应量增速放缓,主要国家产量合计同比仅增0.6%。全球奶粉贸易量受市场需求不足的影响同比下降,15年1-2月降幅为3.9%。2)需求方面:主要进口国中,中国14年进口原料奶粉库存尚在消化中、俄罗斯对主要供应国实施乳制品进口禁令、石油输出国因油价低迷而需求不足,因此全球原奶市场需求动力不足。3)价格方面:全球原奶市场维持供过于求的状态,各国奶价同比和环比均明显下降,国际奶粉贸易价格也较14年高点下降50%。预计奶价下降趋势在1H15难有逆转。
国内奶业形势:需求低迷主导下的市场供过于求。1)供给方面:2Q14起奶价持续下降,散户奶牛养殖亏损严重,成乳牛存栏量较13年底进一步下降至约500万头。奶价和存栏量下降对15年国内产量造成一定压力,预计全年产量同比下降3-5%。受国内需求低迷影响,1Q15工业奶粉进口量同比下降47.6%,全年预计下降10%;液态奶进口量保持快速增长,但增速逐步趋缓,预计全年同比增长30%。2)需求方面:国内原奶需求受进口奶粉库存影响严重,预计3Q15后库存可清理完毕;1Q15国内乳制品产量恢复正增长,增速为1.78%。3)价格方面:当前国内原奶价格较14年高点已下降近20%,预计2H15起将有所回升,全年平均价格同比下降5-10%。
[color=rgb(0, 0, 0) !important]伊利股份:与时俱进谋求新变化,稳步迈向“国际健康食品集团”。1)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14年实现营业收入544亿元,同比增13%;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30%。1Q15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同比增14%;净利润13亿元,同比增20%。高端占比提高(14年金典同比增60%、QQ 星维尼熊同比增150%、金领冠珍护同比增91%、安慕希环比增150%)和原料奶成本下降(奶价2Q14以来持续下降,预计15年同比降5-10%)使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与时俱进谋求新变化,稳步迈向“国际健康食品集团”。公司作为传统行业龙头企业,积极布局互联网(电商、母婴生态圈)、产业链金融等新模式,用新模式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此外,公司以“健康食品集团”的战略目标为指导,首次在年报中提出“外延扩张”的想法,向着目标更进一步。3)[color=#000 !important]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15-17EPS 分别为0.88、1.07和1.39元,给予15年30xPE,目标价26.4元,“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color=rgb(0, 0, 0) !important]海通证券马浩博)
互联网零售:电商三巨头——京东、苏宁、国美
公司发展对比。京东依靠3C、家电价格优势起家,丰富的SKU+良好的用户体验促使业绩持续快速增长,随着自有流量的提升,未来将逐步渗透入金融、智能硬件、O2O 等多个领域,盈利能力有望显著提升;苏宁在经历线上线下融合探索期调整之后,管理层思路统一,定位全渠道、全品类零售商,未来GMV 有望持续稳健增长,开放物流、发力金融预计将带来较大增量;国美则在电商浪潮中,采取收缩策略,2015 年重新确定电商发展新思路,执行落地成效仍有待观察。
运营能力对比。从趋势来看,在渠道商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上游供应商的转化成本降低,各类渠道商均加大对上游供应商的打款速度,以提升渠道吸引力。2010-2013 年,[color=rgb(0, 0, 0) !important]苏宁云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与京东基本一致,2014 年,苏宁云商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缩短,反应出其提高对供应商的打款速度以提升吸引力,同时,也映射出公司渠道强势地位在减弱;国美电器该数据相对苏宁以及京东而言较高;京东商城该数据维持在40 天左右,2012-2014 年,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逐步下降。
线下资产方面对比。从门店来看:国美线下坪效领先与苏宁,运营效率优于苏宁;从物流方面来看:京东上市之前投入到物流固定资产中的金额约占20%,未来仍需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物流建设中;苏宁在物流方面的累计投入接近百亿,储备丰厚;国美上市公司近三年,在资产投入方面较为保守,但依靠前期的积累,目前整个集团拥有195 万平米仓储资源储备。京东、国美、苏宁均将物流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单位仓储面积支撑销售收入:京东>国美>苏宁,但苏宁的物流资源储备最为丰富,整个苏宁物流资源仍处于低效利用阶段,盘活之后有望贡献较大增量。
资本性支出方面对比:苏宁云商资本性支出大幅领先于京东及国美;国美自2009 年公司动荡之后,管理层采取收缩战略,资本性支出低位平稳运行;京东上市前,资本性支出增长较慢,这与公司上市前经营压力较大有关,上市之后,公司现金储备充足,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将大幅增长。
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对比。互联网金融领域,京东、苏宁布局较早,京东依靠自有流量以及活跃用户数优势,已经建立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苏宁在金融领域的人才引进、业务拓展不断发力,且互联网金融各个业务领域均有一定的运营积累,随着苏宁金融集团成立,苏宁金融业务有望进一步爆发;国美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力较晚,且缺少最核心的支付工具,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理财方面品种单一,未来国美金融的发展仍需进一步观察。
投资策略。推荐线上线下结合标的苏宁云商。
风险提示 1)板块高弹性下市场系统性风险;2)过度资本开支;3)管理层转型思路不统一。(齐鲁证券胡彦超)
医疗器械:第二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遴选将于近日启动
二级市场表现回顾。
截至5 月27 日的近5 个交易日,医药生物板块累计上涨11.10%,沪深300指数上涨8.98%,医药生物板块跑赢指数2.12 个百分点,在28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20 位。医疗器械子板块上涨8.49%,在6 个二级子行业中涨幅排名第5 位。周涨幅靠前(除新股外)的主要有[color=rgb(0, 0, 0) !important]博晖创新、[color=rgb(0, 0, 0) !important]维力医疗、[color=rgb(0, 0, 0) !important]迦南科技、[color=rgb(0, 0, 0) !important]凯利泰、[color=rgb(0, 0, 0) !important]冠昊生物等。
行业估值与投资策略。
目前医疗器械板块TTM 市盈率为108.9 倍,相对于沪深300 和医药生物板块估值溢价率分别为522%和60%,最新市净率为12.8 倍,相对于沪深300和医药生物板块估值溢价率分别为437%和64%。
第二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将于近日启动。新遴选的方向将集中在CT、磁共振、麻醉剂、呼吸机、血细胞、透析机等设备上。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有望加速推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的国产化进程,而空间巨大的基层医疗系统很有可能是遴选出的国产优秀设备的最大市场。
2015 年我国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同时进一步扩大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到2017 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未来几年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将全面深化,与此同时人们健康意识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剧,基层和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市场空间广阔,家用医疗器械市场也将快速增长,我们维持行业“看好”评级。
股票推荐:受益于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步伐加快、致力于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医学影像设备与服务提供商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华润万东;具有较强战略执行力、在心血管产业领域搭建全产业链平台、并积极布局远程医疗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乐普医疗;医疗器械产品品种齐全、家用医疗器械渠道优势明显,积极布局电商渠道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鱼跃医疗;依托硬件优势积极转型、在移动医疗领域目前处于较为领先地位的[color=rgb(0, 0, 0) !important]九安医疗.(渤海证券任宪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