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业,最要紧的是聚拢人心,群策群力。
而要聚拢人心,最基本的事情是要合理回报,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送”。
送---聚拢凝聚人心、群策全力
送的要领:一是要送得贴切。人各有所求,各有所好,要因人而异,该给钱财的给钱财,该给提拔的给提拔,该给荣誉的给荣誉。二是要送的大方。对有贡献的人就是要充分回报,这样才能让大家奋勇争先。三是要送的及时。奖赏之事,不可拖延,拖延了,不但影响效果而且会寒了人的心。
送的多、送的贴心,就稳定了团队,凝聚了人心,所以领导会送很重要。
给钱给物必须有策略、有道理。给钱的学问比赚钱的学问大。
现代团队管理中,一个团队的成员有2中基本的行为:
第一种:关系行为,即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搭建人脉平台,构建满意度和和谐氛围。
第二种:任务行为,即完成工作指标。
用到一个方面的行为是不对的,必须两条腿走路,平衡的前进。
马克思有一个观点,人的本质是其社会关系。
在团队中,特别是有本事的人,要很融洽的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企业上面为人,下面为止,这叫无人则止,把人脉关系搞垮了,失业也就停顿了。
管理团队就要会送,“把名给到明处,把利给在暗处,当中给面子,背后给红包”,也就是把形象和荣誉给到明处,把实惠和利益给在暗处。要舍得给,也要贴着心给。
当领导首先要给下属差异化的激励方案,因人而异。得贴心给待遇,要什么给什么。什么较了解人?就是了解一个人的需求;什么叫关心人?就是贴着心满足需求。
另外凝聚人心需要抓紧关键时刻。日常交往拉近距离,关键事件深化感情。所谓有感情,就是有回忆。感情可以消失,只要你忍住不回忆,感情就会消失;感情可以创造,只要你跟一个人仪器,做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终究一天,他会对你产生感情。所有要读一个人积累感情,就一定要跟他做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要激发一个人的感情,就跟他一起回忆美好的过去,会议的越多,这个人对你的感情就越深。
送的策略使用是需要注意:第一,依据对方的需求,打造差异化的激励方案;第二,日常工作中拉近距离,关键事件升华感情;第三,先制造回忆,后产生感情,有了感情以后就可以一起再做大事;第四,精神的内容要有物质的载体。
送的过程中,还有两个要害必须把握,否则送得越多,效果越差。
公---大公无私方能成就事业
第一个要紧的事情是要“公”,即公正无私、大公无私。
当年汉高祖刘邦定了天下,开始封赏功臣,整个长安吵得乱七八糟,大家都在争功抢功,局面很乱,稍不留神就可能出大乱子。这个时候,刘邦请来了谋士张良,问张良怎么才能控制住局面。张良说,很简单,主公要先封雍齿。雍齿是刘邦的旧部下,曾经投降项羽,给刘邦造成了巨大损失,刘邦曾经恨恨地说,等得了天下第一个就把雍齿烹了解恨。张良说,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大王最恨雍齿,现在你先封雍齿,所有的功臣都会看到大王封赏是绝对公平的,连雍齿这样的仇人做了贡献都可以受封,更何况别人呢?这样大家就不会在争抢了。于是刘邦封了雍齿,果然人们的争吵平息了。慷慨奖励曾经的对头,这就是“公”的威力。
公的第一点就是要用公心干工作。个人情绪只能私有化,要学会调整控制自己情绪,也就是情商要高。公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在做公事的时候,能够把情绪放在一边,不管有多么不良的情绪,一旦面对工作,就能把情绪调整过来,能用工作态度、工作眼光对待人和事。领导的工作千头万绪,接触多种人,情商要高,得学会控制不同的情绪,及时转换。
公的第二点就是如何用公心对待利益。给待遇要由远及近。先给那些有过过节的、闹过对立的,平时不服气的,给这样人一个公正的待遇,可以让整个团队稳定,这叫稳定的力量、凝聚的力量。如高祖刘邦先封雍齿,封一人而安天下。
所以,公的含义也就是学会用公心对待私人恩怨,情商要高;给待遇设个顺序,能够由远及近,先给不顺眼的人公正待遇,能够做到这些,也就是公了。
明---看到大节,也要看到小处
第二个要紧的事情是要“明”,就是明明白白、明察秋毫。 看人要看细看小,这就是慧眼所在。
大汉中兴皇帝光武帝刘秀打败了王莽,收服了各路豪强,统一了天下。论功行赏的时候,功臣们也是吵得乱七八糟。这个时候,刘秀发现一个人很特别,他就是功臣冯异。每次其他人争功的时候,冯异都不参与,自己一个人安稳地坐在大树下。刘秀赞道,真是“大树将军”。于是刘秀就先封了冯异。封完以后,大家不吵了,因为他们发现连最默不作声的人也得到了应有的赏赐,主公一定是把什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了,再吵也没有用。及时奖励最默默无闻的人,这就是“明”的威力。
明的第一点就是对每个人的背景和特长都有细致的了解。用人要看其特长和背景,有了细致入微的了解,就没有不可安排的人,只有不会安排的领导。任何一个人只要安排得当都是有用的,所以搞管理简单讲就是要用合适的人。
明的第二点就是要有细致入微的安排和对待。
领导是一个公司或部门风气的创造者。你有什么的风格,单位就有什么样的文化。通俗讲什么样的老大带什么样的兵。
如果一个领导没有明察秋毫的眼光,公司或部门就会浮夸,变得只会做表面文章。
在团队中,有很多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人,他们没时间、没平台、也没有机会在领导面前去表现。但当他有了成绩时,应该宣传他、表扬他、鼓励他,不要让他寂寞,所以让老黄牛披红戴花、有草有料,要让英雄不死,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去做基层工作。
另外,需要关注不要让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被冷落。伯乐不常用,也许同对伯乐的关注不足所致吧。
团队管理中,需要关注:第一、别让默默无闻在一线奉献的人受冷落;第二,别让发现和培养人才的人受冷落。做到这两点,团队才会有足够的后劲,这叫明察秋毫。
明的第三点要注意团队中可以有闲事,但不可以有闲人。
公司可以有闲事,但不可有闲人。要让每个人都忙起来。一般人好处理,例行的日常事务即可以让其应对;对于能人,就需要重点关注了。
管理能人有两个要点:
第一,要用“紧箍咒”约束能力。对于能人,没有约束就难以信任。信任不仅需要感情认同,还需要一种机制的认同。给能让带上紧箍咒,忠诚度就提高了,做事情也有谱了。领导就可以放心了。当然有些能人能主动给自己带紧箍咒,例如王翦灭楚时不断向秦王提要求。
第二,要让能人有事可做。庸人闲下来就会找事,能人闲下来就会闯祸。人人都要忙起来,都要有事做,特别是能力,一定要给他一个足以让他觉得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发挥的领域。除了工作,还可以该一些业余的活动,充分体现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氛围,给某些专长人员。
整理自赵玉平《青梅煮酒论管理》和《水浒是本管理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