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这位“无知求知”者,我写的文章是杂文,不是正规的学术论文,因此,“打嘴巴”仅仅是为了增加可读性,你也就不要计较。
而我说我的文章重要,是因为它已经收入《中国权威经济学论文库》,我提出的“增加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观点,早于17大报告,也早于林毅夫、樊纲、唐敏的合伙论文;而我对于本次金融危机的观点,要早于吴敬琏。这两个观点具有独创性。
谁说市场不是万能的?
如果市场不是万能的,就不会产生美国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的产生,正是市场机制在发挥作用,在惩罚贪婪者,信用危机的断裂,使得美国居民恢复了购买力。对不?
“打嘴巴”会对什么人增加可读性,会对什么人造成反感,这已经决定了你选择读者的范围.
中国学术界的浮夸之风是人人皆知的,收入到哪里就可以自称重要?
独创性和先见性是很值得鼓励的,但你要知道这么个规律,独创频出的人是根本不会在乎多那么几个独创的,反而是难得独创的人,他才会特别珍视自己那几个独创.
按人发钱未必是帕累托改进。
打个比方,每个人发1万元。1万元怎么来的?要么问人收来的,要么平白印出来的。问人收来的,肯定不是帕累托改进,这不用多说。平白印出来的,那么货币就会贬值,打个比方,贬值0.1%,那么持有现金超过1千万的人就亏了。其实还是问富人要钱发给穷人。
当然,这里讨论的不是“应该”如何,只是针对“按人发钱是帕累托改进”提出反驳。
我说按人发钱是帕累托改进,它的前提是有过剩的生产力,钱就是印出来的。1、只要有过剩的生产力,2、只要按人发钱以后的需求不超过生产力,就不会有哪怕0.1%的贬值。但是,按人发钱却让资本家把本来要倒掉的牛奶变成了钱,资本家才不在乎你的钱新钱还是旧钱,与其把牛奶倒掉,不如换成钱;而对穷人来说,喝上牛奶当然是好事;对政府来说,不用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