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形信托属于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的创新品种。所谓结构化证券投资实质上就是运用信托受益权可分割的特性,使具有不同风险承担能力和意愿的投资者通过投资不同层次的受益权获取不同的收益、承担相应风险,从而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不同类别的投资工具。
结合伞形信托来讲,伞形信托的投资结构是在一个信托通道下设立很多小的交易子单元,通常一个母账户可以拆分为20个左右的虚拟账户。虽然共用一个信托账号,但每个子信托完全独立,单独投资操作和清算。按照约定的分成比例,由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认购信托计划优先级受益权,其他潜在客户认购劣后受益权,劣后级投资者主要是自然人大户、机构客户,以及一些集团旗下的财务公司。通常,这类伞形信托产品的优先/劣后份额之比被设定在1∶2.5或1∶3。这意味着,当产品净值亏损幅度超过30%,才会真正触发优先份额投资者的本金亏损。
收益如何实现,风险又如何控制?
1. 收益如何实现?
伞形信托是分层配置,优先级投资者承担的风险较小,收益也相
对较少。我们这里讲收益,主要讲劣后级如何运用杠杆效应实现投资放大,收益放大的目的?就是劣后级投更多的钱放大杠杆效应,股票配资资金提供商所支付的劣后资金一部分是自有资金,另一部分则是他们向下游渠道商收取的保证金,目的就是用更多的劣后资金撬动更大的信托募资规模,赚取更多利差收益。由于股票配资属于高杠杆高风险的投资游戏,一旦A股出现大幅冲高回落,这类信托产品同样存在净值大幅亏损的几率。因此风控很重要。
2. 那么风险控制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首先对于优先投资者而言,次级受益权人通过信托结构化实现
标杆放大作用的同时也必然吸收了优先受益权人的大部分风险。若按1:3的比例分配,当产品净值亏损幅度超过30%,才会真正触发优先份额投资者的本金亏损。优先受益权人因为有次级受益权人的信托单位作为风险屏障与信用保障,对于优先受益权人而言就是起到了风险隔离与信用增级的作用。
其次,信托公司规定这类信托产品资金在创业板、中小板的投比
例分别不能超过30%,合计不能超过50%;且信托公司通过后台系统能够时时跟踪信托资产品金的股票持仓状况,一旦发现股票持仓结构违反上述规定,系统会自动将某些股票交易指令设定为废单。
最后,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设有严格的预警线和止损线。通常信托公司会与股票配资资金提供商直接约定,在正常情况下,一旦信托产品净值跌至0.95元进入警戒线,信托公司会发出风险预警,要求后者适度减仓加强风控;若产品净值跌至0.9元,信托公司则采取强行平仓措施。若股市出现异常波动,警戒线与平仓线的标准分别提高至0.97元与0.93元。
因为高杠杆,高风险,2015年4月中旬,证监会高层要求券商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等活动,不得为场外股票配资、伞形信托提供数据端口等服务或便利,这项措施迫使券商纷纷暂停为伞形信托提供证券账户,伞形信托模式顿时陷入发展瓶颈,信托公司也纷纷“收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