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0-23 18:48: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18:54:00

不真正知道他的,就不要对他说长道短,尤其是负面的言论,只要他比你强,你就没有理由牛气哄哄的评论人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19:21:00
郎老师真是我们经济学学生学习的榜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0:21:00

我同意楼主的看法,支持!

只有随便找一本郎咸平教授的书(《公司治理》、《科幻》、《标本》、《操纵》、《运作》等等),看看前言就知道:第一,金融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金融产品定价,即金融工程,另一个是公司财务方向,也就是郎教授研究的方向。说郎咸平对金融产品定价不懂,算你说对了,他不但不懂金融产品定价,而且不会打篮球,不会种地,不会演电影——这些不是他的专业!第二,说“还有引用的次数并不能够就说明白真的多么权威.因为这和研究方向和领域的冷热程度关系很大.至于什么在那些杂志发表3篇论文就能成为终身教授,简直是鬼话.”纯粹就是学术上的无知,稍有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三种期刊的分量,以及在这些期刊上发3篇论文可成为终身教授的规定。

不懂就要学,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0:37:00
怎么这个楼主说的跟我昨晚看到的对郎咸平的评价是相反的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0:38:00

我暑期看了他不少书,感受还是蛮深刻的

一切有启发就行,他用他的视角解释这个世界确有独到之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0:43:00
我很喜欢郎的,他的观点比其他人好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0:55:00

一出名称为公众人物,就得经受各种指摘啊,名人也挺累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1:00: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1:26:00
郎教授比很多国内的御用文人要有良知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1:27:00

看看lang的东西,再看看国内学者的东西,你就知道什么叫理论与实际结合了。

金融学领域非常广泛,不能说你研究CAPM,其它的人的研究就不是了。角度不同,关注的金融问题不同,观点不同,但都属于金融领域。

如果你没有对金融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那么你就很难去更加准确的评价某些研究的价值和影响。

就lz所说的杂志,不能说没有人情的杂志,但是那跟中国人没有关系。华人学者在上面要发文章难度非常之大。因此在上面发的文章都需要作者经过非常认真深入的研究。但就研究成就而言,凭着Lang所发表的论文足以证明。

其实,Lang的成就本就无可置疑。很多人喜欢把话题扯到他的公共言论上。这个问题要分开说。学术成就可以参考其公开发表的作用,这点足以令国内众多拿着国家的钱不干事实的所谓“教授”们羞愧。就其公共言论,目前而言,多数与其研究内容非常相关,就想lz某位所总结的,其在公司治理领域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尤其是对东亚地区的研究。其言论大部分集中在这个领域,少有例外。因此,个人认为Lang还是非常恪守谨慎的原则。在这个领域,Lang的确水平很高,如果你不象,完全可以与之一战(论战)。这一点上,个人觉得比起国内那些所谓“大牛们”,研究农业的夸夸其谈股市,研究股市的夸夸其谈农业改革,恐怕要强上不止百倍。

但是,我本人并不是完全安赞成Lang的言论,原因与各位可能略有不同。Lang对国内公司治理的认识通过国际比较研究(世行项目)和案例分析,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专门的研究。因此,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并不完全赞成其观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23:37:00

本来就是牛人呀,从来没有怀疑过他是牛人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03:46:00
以下是引用jackma在2008-10-23 13:03:00的发言:

 财务和金融的区别?在国外,就是没区别,是同一个词,finance。是版主大人您没搞清楚吧。

以前张三李四和我说你是个蠢货,果然没有说错.  连扯都先拿点实用点的东西来扯吧.  别在我面前显示你是何等的无知好吗?

FINANCE里面分多少个领域你自己去搞清楚. 朗擅长的领域是财务治理,财务管理,和股权结构分析.  但是要是把国际金融, 国际支付,货币学, 这些扔给他,他就一定精通吗? 还有金融工程的东西, 比如我就把EVENT STUDY 的一个模型扔到他面前,他就知道吗?

经济学里面,也分N 多个分支, 宏观,微观,国际经济,计量~~~~~~~~~~~~~~~~~~~~~~~. 但是他们也有个统称叫经济.

同样道理,微积分,统计学,几何学,线形, 数学模型一大堆都可以叫做数学.

物理学里面也分力学,光学,电学,热学一大堆.

之后拿我比较精通的传统力学或者经典, 又分多少种力学. 我自己专门修的就有 静力学,动力学, 流体力学,水力学,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地质力学.

之后比如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又能分液体 和空气的.

之后空气动力学, 有分 低速,  低音速, 跨音速, 超音速. 

是不是一个读 mechanics 的人, 就等于把这些所有的力学都精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04:03:00
以下是引用sungirl在2008-10-23 20:21:00的发言:

我同意楼主的看法,支持!

只有随便找一本郎咸平教授的书(《公司治理》、《科幻》、《标本》、《操纵》、《运作》等等),看看前言就知道:第一,金融学有两个方向,一个是金融产品定价,即金融工程,另一个是公司财务方向,也就是郎教授研究的方向。说郎咸平对金融产品定价不懂,算你说对了,他不但不懂金融产品定价,而且不会打篮球,不会种地,不会演电影——这些不是他的专业!第二,说“还有引用的次数并不能够就说明白真的多么权威.因为这和研究方向和领域的冷热程度关系很大.至于什么在那些杂志发表3篇论文就能成为终身教授,简直是鬼话.”纯粹就是学术上的无知,稍有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三种期刊的分量,以及在这些期刊上发3篇论文可成为终身教授的规定。

不懂就要学,不要在这里丢人现眼。

丢人献眼的是你吧.

不同大学自然有不同的标准. 某些大学什么在那里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过都能当终身教授.  但是不代表所有大学都是这样,你去看看YALE, 西北,芝加哥大学那些终身教授是按照这个标准评的吗?

至于说引用次数. 你自己去看看那些 引用次数的统计. 不少引用次比郎少的人,难道学识和水平就在他之下吗?  水平接近的学者,但是由于主攻方的冷热不一样,而导致论文引用次数的差别,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 

而且我从来没有否认过郎在公司财务,尤其是财务治理方面的专业水平. 尤其我不少朋友,还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其中一个还是我现在做项目融资的财务顾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08:39:00
拜托,那么在意那个头衔干嘛,多看人家做的实事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08:43: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10-24 3:46:00的发言:

以前张三李四和我说你是个蠢货,果然没有说错.  连扯都先拿点实用点的东西来扯吧.  别在我面前显示你是何等的无知好吗?

FINANCE里面分多少个领域你自己去搞清楚. 朗擅长的领域是财务治理,财务管理,和股权结构分析.  但是要是把国际金融, 国际支付,货币学, 这些扔给他,他就一定精通吗? 还有金融工程的东西, 比如我就把EVENT STUDY 的一个模型扔到他面前,他就知道吗?

经济学里面,也分N 多个分支, 宏观,微观,国际经济,计量~~~~~~~~~~~~~~~~~~~~~~~. 但是他们也有个统称叫经济.

同样道理,微积分,统计学,几何学,线形, 数学模型一大堆都可以叫做数学.

物理学里面也分力学,光学,电学,热学一大堆.

之后拿我比较精通的传统力学或者经典, 又分多少种力学. 我自己专门修的就有 静力学,动力学, 流体力学,水力学,流体力学, 固体力学,地质力学.

之后比如 流体力学,流体力学又能分液体 和空气的.

之后空气动力学, 有分 低速,  低音速, 跨音速, 超音速. 

是不是一个读 mechanics 的人, 就等于把这些所有的力学都精通了???

 人大经济论坛真是堕落了,版主都是这种水平。你是不懂装懂,张三李四编造数据,被人揭破了就破口大骂,掩饰自己的无知。

你自己说财务和金融不一样,我教你,在国际上财务和金融就是一个词,这错了吗?你要是说是郎搞公司治理,不懂资产定价,这也由得你说,我也不会反驳。你自己不懂冒出一句郎搞财务不懂金融,只能说明你弱智,这句话就像是说一个搞经济的不懂经济,根本就是自打嘴巴。

另外再教你一点,什么国际支付、货币银行学在国外都不是finance的范畴,而是宏观经济学的范畴,是国内一般不懂装懂的老先生混水摸鱼,硬塞到金融里面而已,在国内某些院校的金融系,真正搞finance的反而成了异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4 9:02:4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08:51: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10-24 4:03:00的发言:

丢人献眼的是你吧.

不同大学自然有不同的标准. 某些大学什么在那里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过都能当终身教授.  但是不代表所有大学都是这样,你去看看YALE, 西北,芝加哥大学那些终身教授是按照这个标准评的吗?

至于说引用次数. 你自己去看看那些 引用次数的统计. 不少引用次比郎少的人,难道学识和水平就在他之下吗?  水平接近的学者,但是由于主攻方的冷热不一样,而导致论文引用次数的差别,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 

而且我从来没有否认过郎在公司财务,尤其是财务治理方面的专业水平. 尤其我不少朋友,还是他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其中一个还是我现在做项目融资的财务顾问.

原来你不认识字的。lz说得很清楚,“在国外,一般来说,在这些刊物上发表3篇论文就可以被评为终生教授”,看不到“一般来说”四个字吗?你别拿你的力学来说事,一些理工科专业,有些博士还没毕业就能发10几篇顶级杂志,还找不到工作。经济金融是大不一样的。

引用次数的说法也再次暴露了你的无知。对,各个学科分支冷热程度不一样,有些领域文章更多,但也正因为冷热程度不同,热门领域好文章也就更多,要做出好文章发表不容易,要被引用也就更难——那么多好文章,你的文章不出色人家为什么要引用你的。在社科领域,文章引用率就是一个硬指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15:49:00

确实是像国际金融,还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稳定这些往往是设在经济学院,而不是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  但是就算是国外研究方向,金融学基本上就是分成, 你所说的 微观的金融和MARCO-FINANCE. 反正这两者在国内都很弱.

你所说  不是FINANCE 范畴的东西.至于你硬生生的说, 货币学, 银行学, 国际外汇,支付这些就不属于金融学.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这些都是金融研究的方向,而且角度和纯经济的不一样. E还把这些课程列成金融学的必修,因为这些本身就是金融学的一些基础. 还有像读MFE的课程设置,你自己去查一下. 

更别提FINANCIAL ECO 这个方面,  PUBLIC FINANCE 这两个范畴. 他们一些大学放在经济系下面, 一些大学放在商学院下面,而研究这些范畴的, 都能往JOURNAL OF FINANCE 发论文.

 还有LSE,  不好意思,又引用这个例子了,谁叫我女朋友在这里面毕业的,里面的 教授你可以去了解下他们的 研究领域. 比如C.PLOK他的研究资产定价和宏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的. 还有WEB,也是类似, 他准确的研究领域我忘记了.  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研究金融危机的, 忘记了是谁, 按照你说的,他应该不属于金融应该扔到经济学. 但是我怎么记得我女朋友告诉我他是属于金融范畴的.

莫非你想说LSE 也是你眼中的三流大学.

而且我指出的是郎集中研究是的公司金融, 另外涉及资本市场的结构. 至于财务和金融, 国外也没有这个区分, 正如你说的是同一个字. 但是我们现在用的是中文.  除非你告诉我, 金融和财务是 一样意思. 或者你喜欢, 换英文讨论也行.

所以我奉劝你一句, 别老说国外国外, 却连那些国外实际情况都不了解. 就在叫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19:29:0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22:26:00
郎教授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学术良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5 13:37:00
以下是引用winston1986在2008-10-24 15:49:00的发言:

确实是像国际金融,还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稳定这些往往是设在经济学院,而不是商学院或者管理学院.  但是就算是国外研究方向,金融学基本上就是分成, 你所说的 微观的金融和MARCO-FINANCE. 反正这两者在国内都很弱.

你所说  不是FINANCE 范畴的东西.至于你硬生生的说, 货币学, 银行学, 国际外汇,支付这些就不属于金融学. 但是我想告诉你的,这些都是金融研究的方向,而且角度和纯经济的不一样. E还把这些课程列成金融学的必修,因为这些本身就是金融学的一些基础. 还有像读MFE的课程设置,你自己去查一下. 

更别提FINANCIAL ECO 这个方面,  PUBLIC FINANCE 这两个范畴. 他们一些大学放在经济系下面, 一些大学放在商学院下面,而研究这些范畴的, 都能往JOURNAL OF FINANCE 发论文.

 还有LSE,  不好意思,又引用这个例子了,谁叫我女朋友在这里面毕业的,里面的 教授你可以去了解下他们的 研究领域. 比如C.PLOK他的研究资产定价和宏观经济学结合在一起的. 还有WEB,也是类似, 他准确的研究领域我忘记了.  另外还有一个专门研究金融危机的, 忘记了是谁, 按照你说的,他应该不属于金融应该扔到经济学. 但是我怎么记得我女朋友告诉我他是属于金融范畴的.

莫非你想说LSE 也是你眼中的三流大学.

而且我指出的是郎集中研究是的公司金融, 另外涉及资本市场的结构. 至于财务和金融, 国外也没有这个区分, 正如你说的是同一个字. 但是我们现在用的是中文.  除非你告诉我, 金融和财务是 一样意思. 或者你喜欢, 换英文讨论也行.

所以我奉劝你一句, 别老说国外国外, 却连那些国外实际情况都不了解. 就在叫嚣.

你要是说“ 货币学, 银行学, 国际外汇,支付这些这些都是金融研究的方向,”用中文的“金融”来打马虎眼,也勉强能狡辩过关。可是你糟糕的是在前个帖子你用的finance这个词——对不起,这些确实不是finance的范围。finance就是一个很微观领域。告诉你,国外finance系的phd学生都不用修宏观经济学的!至于international finance, public finance,当然可以放在商学院,但却不是放在商学院下的finance系——你这里很狡猾,用商学院来打马虎眼。经济系隶属于商学院没啥奇怪的,因为有些大学没有另外的经济系,经济系就是在商学院下的——我念书的大学就是如此,你不会就此得出economics 隶属于finance的结论吧?

一个学者研究多个领域有什么奇怪的?这就意味着两个学科是一个领域?居里夫人分别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奖,难道物理化学就是一门学科?

另外再教教你,国外的finance 的研究方向主要就是两大块,corporate finance 和asset pricing,不是什么micro /macro finance。NYU的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倒是有几个人在真正研究把finance方法引入macro领域,比如把经济增长看成一种asset。project领头人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Thomas J. Sargent,不过他们的工作还远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框架。

国外实际情况我肯定比你了解,因为我就是从国外回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5 14:27:30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5 13:58:00

另外,回到你2楼的帖子,lz到底怎么搞不清财务和金融的区别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5 14:03:3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5 19:34:00
以下是引用jackma在2008-10-25 13:37:00的发言:

你要是说“ 货币学, 银行学, 国际外汇,支付这些这些都是金融研究的方向,”用中文的“金融”来打马虎眼,也勉强能狡辩过关。可是你糟糕的是在前个帖子你用的finance这个词——对不起,这些确实不是finance的范围。finance就是一个很微观领域。告诉你,国外finance系的phd学生都不用修宏观经济学的!至于international finance, public finance,当然可以放在商学院,但却不是放在商学院下的finance系——你这里很狡猾,用商学院来打马虎眼。经济系隶属于商学院没啥奇怪的,因为有些大学没有另外的经济系,经济系就是在商学院下的——我念书的大学就是如此,你不会就此得出economics 隶属于finance的结论吧?

一个学者研究多个领域有什么奇怪的?这就意味着两个学科是一个领域?居里夫人分别得过诺贝尔化学奖、物理奖,难道物理化学就是一门学科?

另外再教教你,国外的finance 的研究方向主要就是两大块,corporate finance 和asset pricing,不是什么micro /macro finance。NYU的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倒是有几个人在真正研究把finance方法引入macro领域,比如把经济增长看成一种asset。project领头人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Thomas J. Sargent,不过他们的工作还远不完善,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学术框架。

国外实际情况我肯定比你了解,因为我就是从国外回来的!


这些大学没有额外的经济系.  你敢说LSE没有自己的经济系吗? 就算是我自己大学的都有分了. 是你自己读的大学太菜了吧.  还有别以为只有你一个是在国外读书的.

至于你说国外FINANCE PHD不需要读宏观经济. 人家本科就已经读完, 普遍都是读入门水平,之后有一些会读国内叫的中级宏观和微观.这也基本够FINANCE 的学生用了.

corporate finance 和asset pricing在国外是属于最严格意义上的FINANCE. 这点你是绝对对的.

问题放回中国的语境,那就已经不一样了,随便找本字典看看FINANCE的翻译,你看看? 甚至你把这个语境放到香港,日本, 和欧洲都说不准. 不信你去看看法国的一些高商. 而且货币,汇率对于FINANCE的影响这方面.  比如我做INTREST SWAP, 这明显是FINANCE的范畴,但是到底什么影响到这些. MARO FINANCE主要是你所说的很微观的FINANCE的自然延伸, 比如放到国际上的资产定价. 国际金融中介等等.

至于回最初的. 我倒想问问有多少搞corporate finance 是会去搞 CAPM, EVENT STUDY 这类用来做investment的东西. 起码我知道 郎是不会的.

至于国内对于财务的定义还比较清晰, 对于金融的定义就很混乱了,或者说是投资学可能是比较容易和国际接轨吧.

但是LZ 把CAPM,EVENT STUDY 这些扯到郎的领域, 这不是搞笑吗? 这明显是属于投资的领域而不是郎的领域.  中国人在这方面比较有名气的好象就是 王江. 陈志武我不太了解.

他所说的那些国内讨论金融的,都在严格定义上,根本就不FINANCE.  比如讨论金融稳定(或者叫错FINANCE MARKET STUDY),利率,银行,资本市场, 严格定义都不是FINANCE.

还有那个能在那里发表三篇论文就是终身教授, 我还没有看见过拿所大学评价金融和经济方面的终身教授 是用这个作为标准的. 那什么叫一般规定啊,国内最早看到这个说法,好象就是在 公司治理这本书里面.

引用次数是只是一个参考, 一个学术地位的参考, 但是不是绝对的权威.

怎么样叫引用次数的权威. 还是用会郎的吧.  我第一次看他论文, 是对于 托宾Q值和收购的效益方面的, 准确的论文名字我就不记得了. 那篇论文是在专门的公司财务方面专业方面引用次数非常高的.  这更能说明白郎的权威.  还有他那篇 对于企业破产的研究(这文章我没有看过,因为主要是针对美国破产制度的,对于国内和世界其他地方应用不大), 但是最近一些在美国当律师的朋友告诉我,这篇文章都成为他们必读的内容(这侧面也更好说明了郎的权威).

这些都更好的说明白的权威性, 比单纯的就是去统计引用次数多少, 对于领域细分之后的统计,或者被教科书引用的比例,更加具有权威性。

而单纯的引用总统计次数,不特别好说明白问题, 或者从概率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标准静态分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26 0:47:15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5 21:29:00
看来他很牛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8 22:31:00

支持楼主的观点 欣赏郎咸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