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R语言论坛
3502 2
2015-06-07

进入数据分析这行从读研开始不长不短也已经七八年了,期间也混了很多论坛关注了很多牛人,发现他们大多是出来做了培训或者流于追求技术,而那些大的平台发的文章多是鼓吹大数据、数据挖掘和培训新闻,很少有人用数据分析的技术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写文章,写故事,然后在文章背后的应用的技术写成说明文档。

比如很多博客都是在炫一种技术实现方式,比如《如何抓取豆瓣电影数据》,这个主题我们可以搜到很多相关的技术文章,可是却很少搜到对数据进行分析写成的《中国大陆电影到底差不差》类似的故事,其实锻炼技术是每一个技术员保持自身竞争力的唯一途径,但是若论逻辑思维,还是需要将技术当作工具写出内容性的分析文章,这类文章就要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比如求职过程中我会用到哪些数据分析,我捋了一下求职过程,将内容整理成了一篇数据分析类的文章《如何高效的找工作》

要不创业,要不就业,面对就业时,很多人第一次找工作或者第n次跳槽,糊里糊涂地上些招聘网站,修改一下简历马上就开始海投了,然后被各种虐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到了新的环境和周围的同事进行比较发现自己亏大了,于是再次把情绪带入到工作,如此则进入了恶性循环。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通过数据理性地为自己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体面主要指薪水让自己满意)。让我们冷酷无情的看待这件事情,尝试一下将生活中模糊的事情进行清晰化。

如何给自己定位?

定位是个人职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程序,很多人听到职业发展四个字就头晕眼花,好像距离自己很遥远。因为职业发展实在是一个广而空的话题,很多答案和方法可操作性不强。为了体现简单有效又粗暴,我们将职业发展定为两类:技术和管理。如果你选择了技术,就是决定未来靠自己的技术水平混饭吃;如果你选择了管理,就是决定将来靠一级级往上爬吃饭,而不单单是技术。

至于怎么选择,实在是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求职本就是一件私人事务,而且这个环节与个人的素质和想法关系过分紧密,但我们还是想提供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首先将自己的经验分为行业经验和技术经验;技术经验主要指具有那些技能及熟练程度(以使用时间长短衡量),行业经验指在哪个行业混过,混了多久,最高职位等。如下表A君:


上表可以从简历中提取出来,没错,技术经验对应的是未来职业发展偏向于技术类工程师,行业经验对应的是未来职业发展更倾向于从主管向CEO逐级上升的管理类。利用上表根据自己的喜好就很容易给自己贴上技术或者管理的标签,这样就做好了自己的定位。由于A君行业背景不统一经验较短,我们给A君贴上技术类的标签。

有人说我比较现实,这个定位能不能简单以薪水论决定,这个也能用数据说明,我们会在另外一篇文章里讲到,当然如果你读完了本文,你肯定会用数据给自己定位。

如何了解社会需求的岗位?

给自己定位结束后,那么问题来了,由于社会经验较少,不知道自己的技能和经验与社会上的那些岗位对应?我们可以上51job里搜一下(这里不是做广告,只是我个人喜欢用而已,不过说这些有什么用呢,也没太多人看到),搜索要有关键词,比如A君的标签是技术那么他的关键词就应该把自己的技能放在前面,行业经验放在后面或者不放:R,spss,医药;反之亦然。记得51job里面要搜索全文,而不是搜索岗位名称。


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和自己技能相关的岗位名称,A君主要有两中需求岗位:数据分析师和数据挖掘工程师。清楚自己的定位和社会提供的需求岗位以后就可以在在简历中精准的填写自己的求职意向了(建议填写两三个),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第一HR很快就能找到你,因为关键词对应精准;第二能做到这点逼格很高,瞎编一通贻笑大方。


我值多少钱?有多大概率?

有些求职者总是低估或高估自己的价值,后果比较严重。那么怎么获得行业相同岗位的薪水范围呢?首先,在51job搜索一下,比如A君搜索数据分析,搜索结果里会有月薪范围,由于原图看起来不够直观,我们将其改造一下,看起来就更舒服些,如果说你找不到月薪范围,那么我只能说这不是智商问题,是眼睛有问题。


从上图我们不难看出“数据分析”的起步价在3-5.9k位置,中等水平在6-9.9k范围,上等水平在10-19k水平,这样我们就清楚了这个职位的市场价格,然后根据自己的学历、经验将自己划分到上中下三个层次中,取三个层次内的中上沿即可,比如将学历划分为大专、本科、硕士,如果A君是硕士研究生,就属于中上等了;以此类推,在考虑工作经验年限,查看相应的工作岗位一般各要求多少年经验就可以将自己归入某一类。

另外每次面试前都要问hr他们给这个岗位拟定的薪水范围,这样又获得了一手数据,也做到了心里有谱,因为价格毕竟分为市场价格和具体劳务方价格嘛!

我应该在哪里工作?

选择在哪里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薪水范围和备选项,数据分析岗在广州有12000多个岗位,而郑州和距离广州很近的中山市该岗位数量不足2000个,数据冰冷无情但不会说谎,这才是年轻人逃离自己家乡的真正原因。


进入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大公司和小公司除了雇员的多少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外,还会影响到你的薪水和职业发展。整体情况下大公司的工资增长比小公司高,而且各项福利稳定,如果备选项比较多而且缺乏冒险精神得话,建议选择大公司更有利于未来发展,个人建议如果定位为技术,就去大公司多接触技术英才;如果定位为管理就去小公司,锻炼自己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俗称情商。


怎么回答面试时的两个神奇问题?

第一个问题当属“介绍一下自己”,这个问题是应聘者展示自己竞争力的最佳时机,大多说应聘者会急不可待的向面试官背诵自己已经练习过千百遍的自我介绍。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展示个人品行的机会:谦虚和分享。

《哈佛商业周刊》有评论文章认为如果应聘者在这个时候稍微表现的谦虚一点,平均而言,面试官会给你的能力增加20-30%的分值,如果过度吹嘘自己,他们会减掉20-30%的分值。因此,与其称“我和客户相处的很好,他们都很喜欢我”,不如换作“我总是非常努力地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当看到他们很满意时我也很有成就感”这样的表达。

分享成果就是大家共同创造,介绍自己成就的同时要说明团队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自己,这样让面试官觉的你是一个非常容易相处、注重团队合作的人,原因很简单,任何一个准备招聘的公司都不会只有一名员工。

第二个问题自然是“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公司”,这个问题最容易搞砸,傻一点的会回答自己的前任是个大嘴巴老板,公司的理念非常糟糕;精明一点的回答说我想挑战自己,我想换个新环境,我想寻找一个新角色等等,注意了这里的主语都是第一人称“我”,那么问题来了,你的忠诚度和责任心扔到爪哇国去了么?

怎么表现自己的忠诚?自己离开时很痛苦(此时眼里闪烁着泪花最佳),如果能找到新的挑战和持续发展的机会,自己绝对不会离开公司。如果你能表现出自己离开原来的团队等于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那么面试官同样会认为你也舍不得离开他们(是的,人在这一点上很傻)。

谈到责任心你要从两个方面表现,首先也最重要的是你在寻找新的担当和突破;其次,你离开时没有给任何同事留下麻烦。如果你能说其实我早就准备离开了,但是当时自己负责的一个项目将要完工,为了不耽误公司的业务直到最近才提出离职。回答的很和美嘛,小子。

能否迁就?

如果经济不是很困难,就不要迁就地找一份工作,在公司里面依靠个人表现加薪很慢,建议就是战线拉长一点,多找找,多和熟人沟通,而不是自己的亲属,因为在社会上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价值。


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和我的看法相同,但是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才是真的技术性和内容性相统一的文章,为了锻炼自己的技术,我们可以将文中用到的数据和图表写成另外一篇技术性文章。不管怎么样,我会坚持写这样二者结合的文章,顺便打下广告,如果你觉得可以,欢迎和我一起做。

关于我们

大音如霜工作室

关注理性与文艺,用数据创作内容性的精致阅读。关注请加微信公众号:dayinrushuang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8 15:44:45
您好,请教您一个问题,我有一个文本,我想知道某些列中其中一些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语之间的关系,这个怎么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8 16:50:22
先对文本分词,然后计算词语之间的相关性,我试过卡方最有效,关注我们的微信:dayinrushuang,我们会推出文本分析的文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