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835 2
2008-10-22
   

据《华尔街日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 Ltd.)正在竞购加勒比海地区天然气资产,并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China Petrochemical Corp.)联合收购安哥拉一处油田的股份。这是中国国有能源企业向全球拓展的最新举动。

此举真是让人激动,大快人心啊!今年,中国石油企业纷纷走向海外。上周,上市公司中中国石化与Tanganyika Oil Ltd.达成协议,以20亿美元收购这家在叙利亚拥有油田的加拿大公司。与此同时,中国矿业企业也掀起了海外收购热潮。据来自Dealogic的数据,今年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完成的石油、天然气和采矿领域的收购交易总额达263亿美元。

原来我一直在想,在美国经济危机愈演愈烈,华尔街时代结束之际,中国为何不趁此机会“捞底”,大赚一把?毕竟高盛市值跌了三分之二,摩根士丹利也有意向中投公司出售49%的股权。现在想想,我还是感觉中投公司是保持了难得的冷静的。毕竟,中国金融起步较晚,经验严重缺乏,在“只要有现金流就能使之证券化”的华尔街世界里,中国恐怕只是一个刚在泳池学会游泳的小孩,若现在就把他放进大海里,的确时间尚早。毕竟,真正的投资,不是看现在的市值有多少,而是看其能为我带来多少现金流。目前,尚说不清华尔街还有多少坏账,有多少未被监管、没有保证金的交易存在着。一个AIG,便涉及到了美国经济的各个角落,一个高盛呢?且现在投行已是前途末路,尽管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成商业银行控股集团,但昔日作为投行欠下的债务、承担的风险应该没有消除吧?!转为商业银行,只不过使其更容易从美联储贷到钱,更容易解决其流通性问题。现在三菱集团投资了摩根士丹利,三菱是否会重蹈十年前收购洛克菲勒中心的覆辙,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但同时,对于今年中国大量收购海外资源企业,我感到很激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走了三十年的以出口换取外汇的路子,三十年的资本原始积累使我们有了1.8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却是以我国自然资源的大量减少为代价的。可以说,是用资源来换美元。今年,随着世界经济的动荡和原材料价格的上升,我国南方很多小企业运营困难,到了几万家。我认为,中国的小企业是该死掉一批的。问什么会死掉?大部分还是因为依靠廉价劳动力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利润率很低,都是些该淘汰掉的“夕阳”企业。从经济角度讲,中国现在有1.8万亿的外汇储备,连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怎么防止它几百亿、几千亿的缩水,更不需要再拿国内本已稀缺的资源来换取跟多正在贬值的美元。就业问题对中国来说,始终是一个大问题,今天能对那些小企业进行救助,明天呢?解决的办法,是大力发展服务业,而不是保留该被淘汰的小制造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22 09:23:00
用我们大把的外汇去购买外国的资源与技术,为未来发展做基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3 17:02:00

中投由于这次金融危机已经亏了好几十亿了!投资可不能盲目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