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资源/课程/会议/讲座 论文版
1125 0
2015-06-09

  

序号

  

题目

出处

链接

1

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于一个贯通的增长理论框架

《经济研究》2013年第11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47731314

2

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质量与中国经济增长

《经济研究》2014年第06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50086933

3

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2014年第06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50086931

4

城镇化对于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2014年第06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50086934

5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

《理论月刊》2014年第11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662569503

6

户籍歧视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经济研究》2013年第09期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47275172

7

中国诗歌现场——以《中国新诗年鉴》为例证分析

《南方文坛》2007年第3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1000005272

8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经济研究》2013年第9

http://new.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47275170

9

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路线图

《经济研究》2014年第01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48389396

10

城市规模、幸福感与移民空间优化

《经济研究》2014年第1

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48389403

这一周内下载排名最高的十篇论文,可是精品啊,现在小编把排名第一的文章进行整理,总结了文章的核心内容观点,等不及的小伙伴赶快过来先睹为快~

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作者:罗长远 张军

摘要:结合对现有文献的拓展和应用,本文给出了一个理解中国附加值贸易发展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OECD/WTO的TiVA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的出口中,本地附加值所占比重从1995年的88%降至2005年的64%。此后,这一比重缓慢回升,至2009年达到67%。从产业角度所作的分解显示,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走低(回升),主要是产业内本地附加值比重下降(提高)造成的,而出口行业构成的变化则是第二位的因素。从国际比较来看,行业内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偏低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主要因素,而出口行业构成偏重于本地附加值比重低的制造业则是中国整个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低于印度的主要因素。另外,直接附加值比重偏低,也即出口行业自身创造附加值的能力有限,是中国出口本地附加值比重总体水平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文链接:http://nssd.org/articles/article_detail.aspx?id=50086931

论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b0319eec0102vnn6.html


文章来源:国家期刊库微信,微信号:nssd_or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