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8日,傍晚5点半人大公布了录取名单,我有幸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员,同时也意味着两年考研征程的圆满结束。我本科毕业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的一所普通二本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年报考的都是人大国民经济学,第一年初试总分361,其中数学三121,专业课105,英语一69,政治66,第二年总分400,各科分数分别为146,114,70,70。
前面谈到了初试公共课的复习经验,现在谈一下专业课的吧。专业课是我的弱项,两年分数都不高,跟专业课120、130的大神比不了,各路大神勿喷~但114分对我来说已经很满意啦,我对专业课复习还是有一套心得。下面分模块谈一下各部分的复习吧。
(一)微观
微观我用的书是高鸿业的《微观经济学》+尼克尔森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拓展》+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部分)》。
这几本书的难度递增,高的微观最基础,也是大家应该最重视的。这本书大家至少应该看3遍,做到烂熟于心,理解并掌握微观的逻辑框架和整个体系。一战时,高的微观我看了3遍,二战时又看了3、4遍,到后期基本能够背下整本书。微观部分共50分,其中有3道计算和1道简答,简答题考的都是高的微观,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微观经济原理解决实际经济热点问题的能力,复习重点是供求原理、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吉芬物品、不完全竞争市场(重点是买方垄断)以及第11章的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比如,11年的献血、见义勇为等公共物品,12年的“菜价一公里”,13年的最低工资和买方垄断,14年的环境污染问题,15年的日本核辐射等等。
尼克尔森的微观是复习微观最重要的资料,因为微观部分有近40分出自本书,有时甚至会出原题!近6年的考题几乎都来源于这本书的课后题,有的就是改了下数字,有的甚至只改了题干背景,连数字都没有改。比如10年计算题第一题是第四章课后题的第4题,11年的第8题是第8章的第6题,12年的第7题是第12章的第8题,13年微观的第2题和第12章的第10题类似,14年的微观第3题和第5章的第7题相似。所以这本书一定要好好看,第一遍做题时可能比较困难,以后就好多了。第二遍看的时候要把比较重要的题目和自己不太会的题目圈出来,第三遍的时候就只需看这些题目。尼克尔森的书中数学原理用的较多,对于理解的要求较高,建议大家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一定要做笔记,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节省阅读纷繁阅读原文的时间。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忽视前两章的数学基础部分,比如2013年直接考查拟凹函数。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哪个会考哪个不会考,每个地方都要仔细复习。当然,复习这部分也要有侧重点,重点是效用论(斯勒茨基方程、谢泼德引理、罗伊恒等式、希克斯需求函数、马歇尔需求函数、支出函数、间接效用函数、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生产论、成本论、不完全竞争模型(重点是古诺、卡特尔、领导者-追随者模型、价格领导模型和伯特兰模型)、买方垄断市场以及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注意:人大近几年来有反押题的趋势,规避考查尼克尔森传统上的重点内容,比如14年考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厌恶,15年考了博弈论。这就传导给大家一个信息:一定要全面复习这本书,要开始关注那些人大之前从未考过的内容,切不可抱着押中原题的侥幸态度。
再说说平新乔的《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和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
平新乔这本书重点是课后题,特别是那些和尼克尔森重复的部分,不会做的重点题目可以看一下教材。强烈建议大家做一下这本书的效用论和福利经济学部分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质量很高,而且又是考试的重难点,有时真题中甚至会出现这本书的原题,比如,13年微观的三道计算和14年微观的第三题都直接来源于这本书的课后题。至于范里安的微观,这本书就没那么重要了。这本书文字繁杂,表述啰嗦,课后题很少,有的内容偏、难、怪,很不适合备考802综合。没时间的同学可以不看这本书,时间充裕的同学重点看一下禀赋和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就好了。
另外,二战的同学或者一战时间充裕的同学可以做一下了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部分)》。做这本书可以补充知识点,拓宽答题的思路,同时可能还会起到预测的作用。人大出题有向北大经院靠拢的趋势,因此,大家要特别重视北大经院的真题。其他经济学名校的题目也要做,比如,上海财大、清华、西安交大、南开、中央财经、对外经贸的题目,尤其要重视那些与人大考查的重点部分吻合的题目。
(二)宏观
宏观我用的书是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部分)》。
高鸿业的书同样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课后题较简单,802一般不会考查这些题目。所以建议大家做完一遍题目后,挑出重难点题目和自己不太会做的题目,以后复习时只看这些题目就ok啦。这本书的重点是曼昆宏观没有涉及到的部分,比如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和实践以及流派争论和分析,而其他和曼昆重复的部分,则以曼昆宏观为主。
曼昆的中级宏观是复习宏观最重要的法宝,这本书逐字逐句看多少遍都不为过,而至少应该看5遍!宏观的计算几乎全部出自曼昆书上的原题,今年更是连论述题都是曼昆书上的内容,可想而知,曼昆的中级宏观有多么重要。人大近几年来有反押题的趋势,规避考察曼昆宏观传统上的重点内容,比如,14年考了第15章的货币政策规则,15年考了第17章的永久收入假说和费雪的跨期消费理论。所以,这本书大家要全方位精读,当然重点部分仍要重点复习。这本书的重点是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索洛模型、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费雪效应、货币数量论等。
宏观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流派分析,以前人大每年都会在流派上出一道论述,一般是15分。尽管人大已经连续三年没出流派的题,但是大家仍然不能忽视。之前有学长学姐推荐方福前的《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但我觉得没有必要,那本书很厚,会耽误不少时间,而且没有针对性。高鸿业的书中第22章对流派就有很清楚的介绍。主要观点和流派之间的分歧,重点就考查货币主义、古典主义、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几个主要流派。看完高的宏观,再加上金圣才的《名校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中有一章是专门讲流派的,把这两本书都弄懂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三)政经
政经我用的书是宋涛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逄锦聚的《政治经济学》+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
政经部分共50分,其中包括3道资本主义简答题(或者2道简答和1道论述)和1道社会主义论述题(一般占15分)。大家一定要重视政经,因为微观和宏观出题比较灵活,政经算是得分最容易的部分了,这科没什么技巧可言,复习难度较小,丢分导致给专业课拉分就太可惜了。
政经资本主义的复习,宋涛和逄锦聚的都要看。之前学长学姐们建议只看逄锦聚的政经社会主义部分,实际上近几年逢的资本主义部分也有考查过,比如14年考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15年考了马政经的基本任务。所以,大家也要看逄锦聚的资本主义部分,当然要重点关注宋涛的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比如虚拟经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等,而那些内容重合的部分就只看宋涛的就ok啦。针对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大家要先把这两本书看熟,并理清政经资本主义的逻辑框架和脉络,然后就要把课本放一边,结合历年真题,以问题的形式总结书上的重点内容。前期整理这些笔记会花费一些时间,复习后期就可以不用看课本,只需背诵自己整理的这些笔记,这样会为你的复习省下很多时间。政经的出题重复率很高,重点的内容会反复考,大家在复习时一定要有侧重。政经资本主义的重点内容包括劳动价值论、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资本有机构成、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等。
对于政经社会主义部分的复习,课本的重要性很低,而真题则非常重要。一战时本人花了很多时间看长篇大论的逄锦聚的政经社会主义部分,浪费了很多精力。二战时我果断放弃了看课本,直接看历年真题,然后结合当年的时政,总结了10多道重点题目,最后一周背会了这些题目就上了考场,结果这部分答得还不错。结合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政经社会主义部分的重点其实就三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以及公平和效率。这些重点内容人大会反复考查,尤其是基本经济制度几乎每隔一年就考。另外,社会主义部分的题目一般比较与时俱进,比如03年考了十六大的内容,08年考了十七大,13年的题就考了十八大,14年考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以,政经社会主义的备考建议背诵重大会议的经济部分,并与政治结合复习。
值得一提的是,11年、13年和15年的专业课都考到了政经的计算题,11年是关于资本扩大再生产的,13年是关于价值、价格和供求的计算题,15年是关于地租的计算题。针对这部分的复习,备考书籍是程恩富的《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习题集》(第四版),做完这本书上的10多道计算应该就没问题了。
(四)复习心得和经验
一是关于真题。真题是最宝贵的备考资源。但是由于人大的专业课08年进行了改革,近几年改革幅度尤大,所以08年以前,甚至09年以前真题的宏微观部分都失去的参考价值,仅政经部分还有可能重复出题。因此09年以前的真题大家练手即可,不必在意结果。对09年以后的真题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建议严格控制时间进行模考,看看3小时内,能够写几页A4纸。不要试图留一套最后冲刺用,因为越是新近的题目越能代表出题的方向。我强调的是自己做题,而不是直接看真题的答案,因为人大不对外公布真题,也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自己做的好处的是能够在做题中形成自己的答题风格,锻炼自己对题目的分析处理能力,也能更好的掌握答题时间,找到自己的不足。
二是关于答题。答题时用不用长篇大论呢?金圣才系列的书前面都有一段话,说考研时答题要尽量多写云云,名词解释要当简答题写,简答题要当论述题答,而论述题就相当于写一篇论文了,但我认为并非如此。实际上三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很紧,你根本没有时间写那么多,阅卷老师也不是看字数给分,只要你答对了要点,然后再适当展开,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另外,如果考试时碰到了不会的题目也不要慌张,把你知道的相关知识点写下来,老师也会给你“辛苦”分的,当然,如果你一个字不写,老师就没办法给你分了。
三是关于做笔记。在专业课的复习中笔记很重要。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理解的基础上写一遍的效果远大于看两遍甚至是三遍。做笔记不是简单的抄书,而是要提炼出书中的精华,理清各部分的脉络,从而有利于掌握全书的逻辑框架和形成完整体系。对真题进行研究之后,在笔记中做出相应的标记更能够看出考试的重点,绝对是使你的复习事半功倍的方法。专业课的复习中我一直坚持做笔记,微观写了20多页笔记,宏观写了10多页。我的笔记文字很少,框图较多,重难点突出,基本全是书中的精肉。在后期复习时,花一个多小时翻一番笔记就可以过一遍专业课复习,这为我省下了不少时间,对我帮助很大。
总结:整体来说,专业课要想考好,先要把我推荐的这些书全部看透,然后针对文字论述部分(包括宏观和政经),整理出重点,考前进行背诵记忆。微观的计算题要多做尼克尔森和平新乔书上的课后习题,时间充裕的同学再做一些其他名校的考研真题。而宏观的计算题则只看曼昆书上的课后习题就足够了。总而言之,要挑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看,计算题则多做。
(五)参考资料
下面简单的列举一下我用过的参考书: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微观和宏观)(5星级,必备!)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五版)典型题详解》(3星级,推荐)
《宏观经济学》(曼昆 第七版)(5星级,课后题非常重要,必备!)
《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尼克尔森 第九版)(5星级,课后题非常重要,必备!)
《政治经济学》(逢锦聚 第四版)(5星级,必备)
《政治经济学》(宋涛 第九版)(5星级,必备)
《现代政治经济学新编》(程富恩 第四版)(5星级,必备)
《微观经济学》(平新乔)(4星级,强烈推荐)
《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范里安)(3星级,这本书要选看,可不买)
《金圣才笔记和课后习题》(曼昆宏观、尼克尔森、平新乔和范里安的微观,一共四本)(4星级,答案编得还行,推荐)
《金圣才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宏观和政经,共3本)(4星级,只推荐买微观和宏观)
我的QQ是582907506,微信号是wulei458662,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和我交流。注明:“2016考研”。我这里有各科的复习资料和重点笔记,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找我免费领取。
这份经验贴写了一整天,真心希望能帮到大家。希望各位踏实复习,祝愿明年人大的复试名单中有你,可以让我告诉你复试中的趣事。2016,我们相约在明德!
2015年6月9日
于北京市海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