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曾炮轰高频交易:它们就像是粮仓里的老鼠!巴菲特也补充说,高频交易“并没有提供流动性”。虽然高频交易创造了交易量,但这个提供流动性是两回事。
同样在场的比尔盖茨也评论说,高频交易“没有创造任何价值……因为当投资者需要流动性时,流动性却(因为高频交易)消失了。它们的利润看起来非常奇怪。”
高频交易即是恶魔,也是天使,它们让人沉迷,也让人憎恨,它们到底怎么回事?请看FuturesIndustry杂志早些时候对美国美国五大高频交易商的访谈
一些批评者对高频交易的风险性表示关注。他们警告说,一旦高频交易公司的电脑发生故障,成千上万错误的买卖盘指令将充斥着整个市场,造成价格水平的巨大波动,甚至使得某一个交易所的系统崩溃。
众多的批评和抱怨对监管机构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主要是证券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一一促使他们对此类交易活动提高了监督力度。监管机构也逐渐认识到,高频交易已经占到市场成交总量不断攀升中的大部分交易。
一家以市场结构分析而出名的机构经纪商一一罗森布拉特证券有限公司(Rosenblatt Securities)2009年9月公布了高频交易在几类资产类别中的交易分额数据。据罗森布拉特证券公司估计,高频交易占到全美股票市场交易量的一半以上,全美期货市场交易量的35%上以上,以及股票期权市场交易量的10%以上。同时这家券商还提醒说,鉴于高频交易定义的不确定性以及硬数据的缺乏,以上统计尚属保守估计的结果。一般而言,高频交易者仰仗于极快的连接 ,并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处理市场的数据信息,同时以最少的延迟时间来传递他们自己的买卖盘指令。一些高频交易公司能够在瞬间的一秒之内发出数千个买卖盘指令,并根据不断涌入 的市场数据调整自己的交易模型在随后的零点几秒内立即取消或转换大规模的买卖盘交易指令。
在许多情况下,高频交易公司都是在最优的市场买卖盘价差中寻找获利空间,或者充分利用极为相近的两种以上产品之问的细微价差,例如股指期货和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寻求套利机会。
高频交易监管风暴
由于高频交易在透明度、公开性和对散户不公平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它已招致美国政界人物的指责。2009年秋季,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表示,他们计划在2010年年初对股票市场结构进行全面深入的审查和评估以应对饱受非议的高频交易和其他交易类型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尽管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早已承认高频交易可以为市场带来一些好处,但他们还是非常关注此类交易的市场舞弊行为给市场造成的潜在影响。
“市场缺乏透明会削弱公众对股票市场的信心,我们将继续竭尽所能,调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积极追踪由高频交易或其他交易类型非法操纵市场的行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玛丽·夏皮洛在2009年3月致美国参议员考夫曼(TedKallfman)的信中说。考夫曼是国会反对高频交易的代表人物之一。纳斯达克CEO罗伯特·格雷费尔德(Robert Greife1d)也呼吁立刻禁止这类交易。让美国金融监管部门更为担忧的是,部分高频交易策略给市场带来的不仅仪是动荡,还有不公平。
“co-location”(设备共置,即容许券商将系统设置在接近交易所系统的位置,以加快传输速度)是目前重点接受全而审奄的交易手段之。该交易手段通过将高频交易公司的计算机服务器放置存某个交易所的数据中心附近,以缩短交易指令向交易所传递的执行时滞。这几乎已成为美围以及欧洲所有大型股票和衍生品交易所的普遍做法。
对于高频交易者来说,“co-location”是高频交易操作成功与否的命脉所在。他们必须以极快的毫秒速度获取最新的市场数据,以便更好地读取下一秒中某个瞬间间隙市场买卖盘价格信号可能的流动方向。根据许多交易所普遍实行的价格优先与时间优先规则,他们必须比所有的其他交易公刮更快地发送他们的报价,以使成功交易的机率最大化。
2009年8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就一系列高频交易问题致函美国期货交易所,要求其提供有关“co—location”服务的详细信息。此外,该委员会还要求交易所提供使用这些服务的用户数量,该服务所形成的交易昔大小,以及服务资格要求和费率情况。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尚未披露此项调查的结果。
只比你快零点几秒而已
在众多批评高频交易的舆论声浪中,有一个观点认为高频交易是一种新生事物,然而从事高频交易的公司却对此持否认态度。他们认为自己在交易市场发挥的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交易商和做市商在交易所场内所做的事情样。他们也照样履行基本的职能和发挥基本的作用一一提供流动性,只不过交易通过高度自动化的电子平台显得更加快捷和更加有效率。
在随后的圆桌会议讨论中,来自五个高频交易商一一A1lsonTrading、DRW、Infinium、OuantLab以及RGM的代表将各自介绍自己的业务并探讨公众所关0的问题一一高频交易商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市场造成的影响。他们指出,高频交易者在整个2008年秋季期间一直在为市场提供高度的流动性,而其他类型的市场参与者却抽身退出。他们同时也表示,高频交易技术给市场带来的流动性好处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对于公众关心的高频交易能够“超前交易”客户买卖盘指令问题,他们争辩说,事实上,他们获取的信息与所有交易者得到的信息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比大部分其他市场参与者拥有更快的速度发出指令的优势。但是他们也坚持认为,当买卖价差远高于交易成本时,如果普通投资者愿意付费,那么利用这些可用的高频交易服务工具进行交易,远比过去通过做市商作为中介的交易机制更为合理和快捷。
美国五大高频交易公司及交易类型简介
Gorelick:RGM顾问公司CEO。RGM顾问公司是一家位于美国德州从事自营业务的公司,创建于2001年。RGM顾问公司利用全自动的量化模型在多类市场进行交易,包括美国和欧洲的股权和期货市场、外汇现货交易所及美国国债的现货市场。目前公司有100余人,大多数成员在德州,还有部分在伦敦办公。
Smith:QuantLab公司的副总裁兼总顾问。公司在休斯敦,目前公司人数达到1o0人。自2002年以来涉足高频交易领域,目前在全球的主要资本市场均有交易。QuantIab建立于上世纪9O年代,起初是一个对冲基金,在隔夜市场进行操作。后来发现日内市场有更多投资机会,所以把精力集中孑F这一市场。
Connell:Liam Connell,Allston Trading公司的CEO。A1lston成立于2003年,由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一群资深场内交易者组建。A1lSton公司既不对外进行投资管理,也不是一家纯粹的投资管理公司。Al1ston公司尽其所能在许多市场进行交易,既有全美所有期货的交易,也有在其他市场的交易,比如美国股市、美国或其它地区的期权市场、外汇市场以及商品市场等。
Lebovitz:Infinium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伙人,负责公司算法交易部门的工作。Infinium公司由几位场内交易者和一位IT专家一起在2001年成立,是一家典型的流动性提供商,在全球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主要是从事期权投资和期货投资。公司拥有一个混合的交易模型,其中一些交易在场内进行,一些利用电话进行,还有部分是电子交易。公司在芝加哥、纽约、伦敦和新加坡都有办事处,共有约240名员工。
Wilson:DRW公司的创始人兼CEO。DRW成立于1992年,那时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从事欧元/美元的期权交易。现在公司员工人数已达500人,总部在芝加哥,并在纽约和伦敦有分部。与Infinium公司一样只从事公司资本的运营,没有外部投资者。公司活跃于多种市场,既有场内交易,也有电话交易,同时也进行延时敏感性交易策略的研究,随着资产类别的细化,公司关注期货的力度要多过股票。公司目前在进行固定收益期货、商品期货和许多期权及国债和外汇现货的交易。
如何定义高频交易
FI(Fl指美国《FuturesIndustry》杂志,下同):众所周知,虽然最近媒体在热炒高频交易,但这些对高频交易的热议也是伴随着其他市场结构问题和交易手段的变化事件而受到媒体关注的。作为一家从事高频交易的自营交易集团,你们是如何对高频交易进行定义的?
Connell:目前的媒体舆论有将高频交易视为市场异类交易公司的趋势。我认为这些舆论都是正确的。任何一家现代交易公司都不得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运用最先进的技术来保持竞争优势,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交易公司都必须寻求交易技术高度自动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之所以会发生现在这样的事情,之所以会有部分人突然对高频交易感兴趣,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同一步调之内适应技术的变化程度。在过去的十年中,自营交易公司和交易所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流动性提供商。并在收缩价差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为市场创造了诸多好处。但也引起了部分投资者的不爽,因为一些投资者没有能力跟上快速变化的趋势,并在一瞬间之内看到这种(交易)变化。
Smith:我同意Conne11的看法。每个市场都有自然产生的买卖双方,也就是投资者,但也有一些因投资者之间流动性不足而提供流动性的市场参与者。历史上把这些流动性提供者称作券商或做市商,交易所授予他们与其他市场参与相关的信息交易特权。而现在我们拥有完全使用电子交易的市场,那么券商和做市商过去所享有的信息优势便不复存在了。每个投资者都在公开市场上进行平等的竞争,所以流动性提供者现在为了以一种更高效的方式来制造流动性,他们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才能做到这点。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却曲解了高频交易的含义。与别人看法不同的是,在我看来,高频交易是市场健康和活力的一种象征。与利用电话进行交易而存在信息差异的市场不同的是,高频交易市场是一个存在多层次参与主体的市场,而这样的市场能够以最优的价格更有效地在投资者之间进行公平的竞争。
Gorelick:每一种不同类型的公司都有高频交易者的身影。银行、投资基金商品交易顾问公司和自营交易公司都在利用计算机执行不断变换头寸操作的策略。所以说,这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交易方式。
就市场的交易规模来说,我认为高频交易估计要占到美国股票市场60%的股票交易额。如果你对高频交易下一个广泛的定义的话,那么它所占股票市场的交易比重更是让人大吃一惊,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这是一个电子化交易程度最高的市场。高频交易也在其它市场发挥重要的作用,比如全球期货市场和目益变得重要的欧洲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
但有一点必须要指出,高频交易通常被描绘成一种突然冒出来的新的交易方式,并被贬为市场巨额交易量的始作俑者。事实是,所有的市场都不可避免地总是存在着一大批专业的市场中介机构在市场上呼风唤雨。最近几年来,科技和监管的发展已经为多方市场参与者利用电脑进行竞争打开了方便之门。
想想这将对这些市场的参与者意味着什么?由于技术带来的激烈竞争和市场高效,投资者拥有了一个比任何时候都更好的市场环境。投资者将从一个更低的交易成本、更有活力、更有流动性、更透明和公正的市场中受益菲浅。所以这样的市场比过去的任何一种市场结构更能承受市场波动的冲击。
Wilson:媒体对高频交易的口诛笔伐真是太搞笑了。高频交易在去年秋天给市场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虽然股票市场会暴跌,但高频交易却可以让任何一个买卖股票的人都有能力在整个暴跌期间相对收紧的买卖价差之间获利。这与1987年市场崩溃时,投资者不断地猛拨纳斯达克做市商的电话,却得不到他们任何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认为当前的系统更为有效,它们向终端用户提供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过的服务,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
Fl:去年秋季,我们看到一个情况:固定收益期货市场的交易性和流动性都发生了大幅度的下降,许多人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行与对冲基金之间去杠杆化造成的,那么像你们这样的公司是否在借钱来从事高频交易呢?或者你们那时是否也进行了去杠杆化的动作?
Wilson:就DRW公司而言,我们一直非常积极地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不管怎么样,我们的投资活动在不断增强,但是我们并不需要借钱来进行交易,除了期货合约自己本身存在杠杆之外,我们并没有依靠杠杆来赚钱。
Lebovitz:这就是我们的交易模式与大型金融机构之间的最大差别。像我们这样的公司没有太多的外部资金。我们都非常小心地管理好自己的资金。正如wilson所言,除了期货合约本身所存在的杠杆之外,我们一般都不会使用杠杆。
我们大规模地使用技术的一个原冈是为了最有效地提供流动性。与其它行业一样,我{『J利用自动化操作技术来降低牛产成本和服务成本。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是一个交易反馈周期。随着买卖价差被压缩,市场的深度就被释放出来,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这样就会进一步降低我们的交易成本并扩大了我们的经济规模。反之,任何大幅度抬高提供流动性成本的举措都会造成恶性的交易反馈循环,即低流动性导敛市场参与人数减少,而市场参与者减少就导致做市商的经济规模下降,而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市场流动性。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