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与环境影响和决定人的行为,行为影响和决定人的思维。从事价值命题(如人文理论与文学等)研究的文学知识分子与从事事实命题(如科学、技术等)研究的科学家往往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从而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特征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
一、什么是“斯诺命题”?
英国学者C.P.斯诺1959年在剑桥大学做了一个演讲,以《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为题正式出版。他在演讲中提出存在两种不同的文化,由于科学家和人文学家在教育背景、学科训练、研究对象、基本素养、他们使用的研究工具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关于文化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判断上经常处于相互对立的局面。而这两个阵营的人又相互鄙视,甚至于就不屑于去理解对方在说什么话,他们在说什么我根本不要听,这个现象被称为“斯诺命题”。
二、两种文化的差异性
斯诺认为:人文文化指酒神文化,代表激情、本能、信仰和自由意志,主要一方是文学知识分子;科学文化指日神文化,代表秩序和控制,主要一方是科学家。人文文化(或社会科学)与科学文化的主要差异表现在:
1、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价值问题,而价值的识别通常是通过情感和价值观来实现的,因此文科学生具有更好的情商。自然科学研究的是事实问题,事实的识别通常是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分析来实现的。社会科学以情感为主要手段,自然科学以理性为主要手段。
2、自然科学以追求真理为核心目标,社会科学以追求价值为核心目标。
3、自然科学以追求效率为,社会科学以追求公平。
4、自然科学着重于研究过去,社会科学着重于研究未来。
5、自然科学主要研究“有什么”与“是什么”,社会科学主要研究“有何用”和“怎么办”。
6、自然科学讲求精确认识,社会科学讲求模糊识别。
7、自然科学讲求客观事实,社会科学讲求主观感觉。
8、自然科学讲求逻辑的严谨性,社会科学讲求价值的
效应性。
三、两种人的心智特征
主要从事事实命题研究的科学家与主要从事价值命题研究的人文学家有着不同的心智特征,主要表现在:
1、科学家有比较高的智商,人文学家有比较高的情商。
2、科学家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人文学家有比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3、科学家有比较强的归纳性、连贯性和精确性思维能力,人文学家有比较强的跳跃性、发散性、模糊性思维能力。
4、科学家的行为与思想往往理性化、客观化,人文学家的行为与思想往往比较情绪化、主观化。
5、科学家往往比较性格固执且意志顽强,人文学家往往比较性格不稳定且意志脆弱。
三、两种文化的对立起因
在人类的早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宗教思想融为一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对于自然与社会的粗浅的、模糊的、非理性的认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与社会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自然科学逐渐从宗教思想中不断分离出来,并迅速地独立地发展起来,社会科学也同时从宗教思想中不断分离出来,并迅速地独立地发展起来,两者逐渐形成了不同于宗教文化的新的特征文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共同反对神权的至高无上,都要冲破神学的束缚并唤醒人的理性,都要追求对于自然和社会更加客观、更加精确、更加系统的认识。
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加速发展,一方面,自然科学的内部与社会科学的内部不断出现更为细致的分化,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开始出现大规模的、系统性的分化。特别是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科学主义把理性推崇至极,而人文主义对非理性或反理性顶礼膜拜时,两种文化的鸿沟才越来越深。
近代科学发展建立在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研究和每门科学内部的独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其特点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分解为简单的,把高级的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的运动形式。以逻辑经验主义为代表的科学哲学唯一崇尚的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把科学同其它一切知识对立起来,主张从科学中清除价值,拒斥世界观,认为不能证实的知识都是无意义的。理性脱离了人文,丧失了人类的终极价值,沦为技术理性或工具理性。
在人文哲学界里,叔本华和尼采等人通过强调意识、意志与理性主义抗衡,存在主义把人的生存问题置于哲学的中心位置,文德尔班、李凯尔特、狄尔泰等人则试图建立与自然科学不同的历史科学、文化科学和精神科学等等,认为研究精神和价值应有与研究自然科学不同的方法。
四、两种文化的整合
20世纪中期以后,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和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在科学内部涌现了一批交叉科学和综合科学(如:系统科学、生态学、技术经济学等)。另外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arl Popper)认为一切科学发现中都包含非理性因素。库恩(thomas Kuhn,)强调社会和心理因素对接受某一理论的影响,费阿本德(Paul Feyerabend,)则认为科学并没有独特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普遍的方法论原则,他提倡多元方法论原则。
两种文化的交融也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发现科学不是万能的,任何科学技术的出现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幸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使人在思考,科学技术能确保人类的幸福吗?为什么有人享受着物质文明却并不感到幸福?为什么物质财富如此丰富的今天还没有消除贫困和不公正?人是不是会成为技术的奴隶?技术是否终将失控?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主要来源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整合:一方面社会科学不断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与工具,以提高其客观性与精确性;另一方面自然科学也不断向人文领域(尤其是精神与情感领域)渗透,以扩展其应用范围。交叉科学、边缘科学的迅速发展,又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整合架起了桥梁。人文理论的科学化及科学理论的人文化,是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价值理论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物理学的“耗散结构”理论的出现,为价值理论实现自然科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而为整个社会科学实现自然科学化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