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4998 24
2008-10-24

多家评级机构被指责对金融危机预警失职

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报道,负责调查金融危机的美国众议院监督与政府改革委员会周三指责多家评级机构,称其对华尔街“疯狂之徒”所作所为释出的警告讯号置若罔闻,没有针对次贷抵押担保证券的风险向市场提出警告。

据报道,委员会花相当多时间探讨评级业的利益冲突问题。评级机构收受企业客户的钱提供服务,但倒过来也为这些客户进行债务评级。这种关系使评级机构不愿把证券降级。

报道称,在听证会上一名调查委员一度拿出评级巨擘——标准普尔结构融资部门一名职员的短信,内容抱怨“即使是母牛设计的产品,我们也照样给它评级”。

委员会也出示了穆迪在去年9月的执行员内部会议记录,显示公司总裁麦克丹尼尔当时警惕属下,竞争对手惠誉和标准普尔竟然给予高风险的证券高分投资评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8-10-24 12:36:00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三大知名评级机构难辞其咎

著名评级机构穆迪(Moody's)的首席执行官Raymond McDaniel周三在美国国会出席听证会时承认,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Fitch)不惜自降品格,没有尽到监督之责,以致于将全球金融系统置于巨大风险之中。

美国众议院政府改革与监督委员会(House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Reform Committee)主席Henry waxman表示,信用评级机构降低评级标准,从短期来看对企业有利,但在长远来看却是危害了全球经济。他还指出,这三家评级机构的收入从02年到07年翻了一倍,达到60亿美元,其中穆迪的利润是标普500指数各股中最高的。

评级机构冒着自己承担不起的风险对金融证券进行评级。在02-07年间,这三家评级机构评定了大量华尔街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其中大部分都被评为非常吸引人的AAA级,直到房价大跌、止赎爆发以后,才下调这些证券的评级。接下来,这些证券价值大幅蒸发,将全球金融系统拖到了"悬崖边缘"。

Raymond McDaniel在一年前的内部备忘录中就曾写道,评级机构是通过降低标准获得收入,而不是以高标准作出真实评价,这种恶性竞争最终会危害整个金融系统。和Raymond McDaniel一样,一些业内人士对此感到忧虑并表示警惕,但其他人还是坚持这没有错。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考克斯(Chris Cox)将在周四听证会上就其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接受Henry Waxman的询问。前美联储(Fed)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和前财长斯诺(John Snow)也将出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12:39:00

三大评级机构信用危殆

2008-10-24 新快报

据报道,周三早上美国国会监控小组已经召集标准普尔、穆迪投资服务公司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作证。这三大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角色备受关注。

控制着信用评级业的三大评级机构广受批评,因为它们在危机前未能指出高风险次级债券的投资风险。在房屋贷款出现大量违约行为、相关投资大幅下降之后,评级机构才不得不做出滞后的修正,将数千种债券的评级下调。而下调评级又导致主要的银行和投资公司数千亿美元的损失和减值,将抵押贷款的危机推进成一场信贷和金融市场的危机。

评级机构被认为是金融市场的严格的“看门人”,它们就公众公司和证券的偿付能力发布评估报告。它们的评级是决定一家公司募集资本或借款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决定银行、共同基金、养老金基金或地方政府等机构愿意支付的购买成本。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决定采取新措施来限制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和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并提议一些变化措施以降低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的重要影响力,包括货币市场基金在购买短期债务时不需要评级机构来评级。另外,纽约司法部首席检察官安德鲁·库莫在6月份与三大评级机构达成了协议,将彻查它们是如何对高风险的次级债进行评级的。

由于“看门人”未能帮助投资者有效控制风险反而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严格约束加强监控是必须的。近年以来国内债券市场得到大力发展,特别是风险相对高的信用债市场快速扩大,如何监控国内的评级机构,令美国次债危机不再重演,是国内监管当局需要关注的问题。

(我个人倒不认为这是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根本没人相信国内的评级机构。)【猫爪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12:42:00

在这个主题之中,最需要思考的是:

市场竞争不是能够带来效率的提高,质量的提高吗?

为何有了三家竞争,反而会导致争相降低质量的结果?

如何把CPA、律师和评价机构的委托——代理关系搞清楚,是厘清这些纠葛的关键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4 15:35:00

评级机构本身就参与了利益分配,如何能叫他们做到置身事外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0-25 09:30:00
评级机构是通过降低标准获得收入,而不是以高标准作出真实评价,这种恶性竞争最终会危害整个金融系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