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 数据分析与数据科学 SPSS论坛
22015 17
2015-06-15
倒U型的调节作用,在spss里面该如何实现?
A与B 之间是正向关系,想验证C对A、B间的关系有调节作用,而且是倒U型的调节作用。
谢谢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19 09:13:53

理论上,交互项正在回归模型中可以被视作高次项,其次数等于参与构造交互项的自变量个数。然而楼主现在想引入C对A与B的倒U型调节作用,这个做倒是能做,直接以C的一次方和平方项分别与A和B构建交互项即可。然而,在多数情况下,回归模型中三次以上高次项的存在会使我们难以对回归模型的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建议楼主慎用。祝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6 15:33:57
xddlovejiao1314 发表于 2015-6-19 09:13
理论上,交互项正在回归模型中可以被视作高次项,其次数等于参与构造交互项的自变量个数。然而楼主现在想引 ...
你好,请问在回归中,需要同时放入C的一次项交互项和二次项交互项吗?还是分别在两个回归中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6-12-16 15:40:07
jiangyanlee 发表于 2016-12-16 15:33
你好,请问在回归中,需要同时放入C的一次项交互项和二次项交互项吗?还是分别在两个回归中进行?
你可以分别看看结果,哪种更容易解释用哪种。原则上两种都可以。祝好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5 20:09:22
xddlovejiao1314 发表于 2015-6-19 09:13
理论上,交互项正在回归模型中可以被视作高次项,其次数等于参与构造交互项的自变量个数。然而楼主现在想引 ...
您好,请教您倒U型的调节效应图如何画?多谢。如下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9-5 20:10:09
xddlovejiao1314 发表于 2015-6-19 09:13
理论上,交互项正在回归模型中可以被视作高次项,其次数等于参与构造交互项的自变量个数。然而楼主现在想引 ...
您好,请教您倒U型的调节效应图如何画?多谢。如下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