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指的新经济史革命包括两个阶段: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计量学派诞生,为第一阶段,代表学者为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W.Fogel)和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 C. North);从70年代开始,新制度学派诞生,开始进入第二阶段,代表学者为道格拉斯·诺思。计量学派和新制度学派之所以都被归为新经济史研究范畴,在于二者有大体相近的方法论特征。本书旨在研究新经济史革命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代表学者的代表著作,从而剖析这场革命所带来的一些研究方法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在经济史学史的历史长河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这些变化在方法论上有哪些共同特征;如何看待这种方法论上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新经济史研究方法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本书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个问题,新经济史革命的“新”到底与传统经济史研究有何关联?是凭空出世,还是早有源头?新经济史革命在经济史学史上最具有创新面目。
第二个问题,新经济史革命作为一个历史事件,其发展过程是怎样的?两个学派的代表学者和代表著作是什么?这些著作的内容是怎样的?结论和方法有什么新颖之处?
第三个问题,新经济史革命出现以来,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包括中国。那么,新经济史革命对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影响程度如何呢?它被中国的经济史学者认可吗?中国的经济史学者如何看待新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呢?新经济史革命对中国的经济史研究实践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