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克强指数”效力有所削弱,。《伦敦邮报》分析了以下削弱“克强指数”效力的五大因素为:
(1)中国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服务业增加值不断提升,对能源和铁路运输的需求下降。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9%,首次超过工业,2014年上升为48.2%,2015年为51.6%,而服务业对能源和铁路运输的需求量远远低于工业。
(2)高科技行业增长持续快于六大高耗能行业,高耗能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工业用电量大幅下降。高科技行业增长持续快于六大高耗能行业,减少了工业用电量。目前,高耗能行业产能严重过剩,这也必将导致工业用电量大幅下降。同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PPI可能继续下降,原材料购买量将下降,迫使煤炭、钢铁库存增加,铁路运输量下降。
(3)煤炭占能源比重持续下降减少铁路运输需求。近年来,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加速,逐步转向清洁能源,电力行业结构调整也在加速,火力发电比重下降制约了煤炭需求。
(4)其他运输工具挤占铁路运输市场份额。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海运、空运运输能力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更加分散化。经济下行压力使企业对交通运输成本更加敏感,往往会使用更便宜的海运来代替铁路运输。
(5)资源类产品进口增加,导致铁路运输需求减少。煤炭、矿石、钢铁和粮食占铁路运输比重高达70%。
但是,“克强指数”真的过时了吗?!这可不尽然,事实证明它仍具实用价值:
它对分析与判断中国经济运行状况仍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真实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趋势。
工业用电量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经济增长率从2013年的7.7%下降至2014年的7.4%,下降0.3个百分点;同期,工业用电量增长率从7.0%下降到3.7%,下降3.3个百分点。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为7.0%, 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增长率为-0.7%,同比下降5.9个百分点。“两者变化方向和趋势基本一致”。
铁路运输量与经济增长关系方面,2014年经济增长率比2013年降低0.3个百分点,同期铁路运输量增速从1.6%下降至-3.9%,降低5.5个百分点。两者变化方向和趋势也基本一致。
2014年中长期贷款增长10%,也与经济增长率“很好地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