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首先会冲击国内的那个实体经济:
我是做仪器仪表。金融危机对国内仪器仪表行业的冲击将会体现在什么方面、请仁兄赐教: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制造业和房地产业
主要体现在市场萎缩,消费萎靡,产品的市场前景会受点影响!
但主要还是要看企业自身
出口企业一定是首当其冲,对外依存大,风险防范能力差
其实现在的问题不是哪个实体经济受到伤害,而是整个中国可能会陷入通缩,通缩的话,大致可以想到,物价低,企业一生产就亏本,那么企业就不生产;人民手里有钱而怕消费,可怕的滞涨会出现,失业大增,社会动荡。 所以现在应该大力救市,从政策上放松对制造业的压制。
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吧
一是次贷引发经济下行.这种影响主要对一些周期性行业影响较大,如钢铁\水泥等. 在经济下行中,银行在经济下行中放贷行为会发生变化,那些扩张过快的企业,可能会倒一批吧.
二是从次贷本身来看.中国的出口依存度很高,外需减少的结果,谁都知道会怎么样.
仪表,应用范围很广,下游行业是什么,产品内销还是出口,不好说
四楼说的滞胀俺觉得很重要,但这是个长期的事情,可能会影响整个经济,现在还没有迹象会这样演变。首先应该是出口企业。还有我觉得是成长型企业和新兴产业。对于基础产业影响应该不会太大。还有,在中国钢铁水泥等的很大消费是由国家以国家工程的形式进行的,房地产的低迷不会影响国家的投资,所以影响的话也只会让这些产品的价格往更合理的方向下降。
整体上来讲,这次中国都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虽然官方一再控制媒体让我们觉得我们受到的影响很小,但是实际上发生的损失还是非常大的,当然照比欧美的情况要乐观一些。
一方面,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增长,最大的引擎就是出口创汇,从深圳特区的建设开始,中国就没放松过出口创汇,中国是一个低福利,低人权的出口导向性天然的国家,一旦出口受到影响,经济放缓是必然,而且由于中国出口产业链的脆弱,政策的抵抗能力不足,所以将会有大批的企业受到波及,影响非常多人的生活,例如浙江至少1000家的企业关闭,珠三角地区的惨淡经营,而那些地方都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可以想象有多少人失业,多少人失去经济来源!而一个比较切身的例子就是,我们家是做对俄外贸的,我们那边由于是和俄罗斯接壤,是中俄贸易第一市,我们那个小镇最近几年就是靠对俄贸易发展了起来,大家都非常富裕,但是最近,应收帐款收不上来,信用危机爆发,做实业的货物堆压发不出去,做贷款业务的就更惨了,邻居都说,好不容易发展了起来,这又要回到几十年前了.....
另一方面,这次危机可以帮助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转型,从政策上看,貌似转型已经开始了....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次将会淘汰一批中小型企业,对外来的企业经营者一定是一个经验教训,风险意识也就加强了;拉动内需,刻不容缓,是时候在自己的市场上做自己的老大了,依赖出口始终不是长久之策,你将来想成一个大国,难道吃饭都要看别人的脸色吗?
改革也好,社会的进步也好,都是需要判断对错的,这就要付出代价了....
8楼提到的,中国是低人权的出口导向型国家中的低人权不知何解。
金融危机貌似没有我们想像中来的那么强烈。金融危机对我们的发展也提供了相当大的机会。
国外资本缩水,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在国外抄底,在现在美元贬值带来的外汇缩水等一些列问题出现时,我们越来越觉得过多的美元债务和美元储备已经成为我们负担的时候,为何不用过多的外汇来到美国抄底呢?当然,抄底时也要注意对资产的评估,区分出风险高的不良资产和普通缩水资产是十分必要的。
貌似国外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创伤很大,这也有利于对良莠不齐的出口制造业进行一次大自然的选择。你的公司实力强,能凭质量稳住市场,能够撑起Made in China这个牌子,那么你就能活下来。大家要明确一点的是,国外需求肯定要大幅降低,但是不会降到0,还是有相当大的需求需要我国去满足的,这是市场惯性和我们国家制造业扮演的国际角色决定的。说不定这侧物竞天择之后,中国制造的质量问题也随之而解了
国内资本结构重组。简单的说,就是房地产中的钱、破产企业的钱会流向哪里 ?该流向哪里不好说,这还需要国家给予正确的导向。现在政府的责任非常大,在某一具体的事情中,一着不慎恐怕就要满盘皆输
第一出口,第二房地产,第三 金融
都是P话
出口的企业,房地产和钢铁。
出口外向型企业和金融地产业要注意了。
国家不是在救地产了么?
出口和地产
hehe,难说啊
根据郎咸平的研究:从07年下半年开始,诸多过剩的资金进入股市,推高了股市!
但是,在权贵资本先知先觉的情况下,现在损失的资金恐怕都回不来了.
那么,民间资本的屡次这样的大规模打击下还有戏吗?
我决地,无论是什么行业,目前打击最大的就是民营实体,尤其是中小型企业!
我对金融不懂,现在不光国外的资本缩水了,国内的资本也缩水了。从这个角度上讲咱们抄底抄底,其实相对价格并没有变化多少呀。
救经济救房市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开放商积极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上,一方面可以保持房地产投资的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解决之前一直未能解决的民生问题。
8楼和9楼的意见应该综合下。。。其实8楼里面也提到了,这是一个产业整合调整的阶段
金融危机,有危险也有机会。。。就看谁能先转过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