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931 2
2015-06-23

对于教皇方济各发表的题为《赞美你》(Laudato Si)的通谕,令人震惊之处不在于它被提前泄露,甚至也不在于它支持的观点,即大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是人类活动的结果。应当让读者震惊的是它对科学技术的攻击,而科技恰恰是为气候变化提供解决方案的工具(其实也是唯一工具)。(上图为一名修女在梵蒂冈阅读教皇方济各的《赞美你》(Laudato Si)通谕)

我并非一名学习神学的学生,因此不能宣称理解天主教会科学教义的细枝末节。但是,既然教皇超出了自己的领地,涉足能源政策领域,我们做出一些反应似乎是合适的。
从远处看,教皇方济各似乎是正派的化身。他谦逊、节俭、关心贫苦大众,而且反对罗马和其他地区教会系统的阴暗面。这使他在当今世界浅薄而犬儒主义的“领导人”里脱颖而出。他号令着数以百万计的追随者,不论你是不是天主教徒,他的话都值得认真思考。
但如果你通读这则教皇通谕,就会发现其论据有一个瑕疵损害了整个文本的可信度。文中第110段也许最透彻地反映了这一点,在这里值得被全段引用:
“可以说,当今世界的许多问题源于(经常是无意识的)这样一种倾向,即让科学技术的方法和目标成为塑造个人生活和社会运作的认识论范式。对人类和社会现实整体实施这种模式,造成的影响表现在环境恶化上,但这只是影响人类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简化论的一个标志。我们必须承认,科技产品不是中性的,因为它们创建了一个框架,最终根据某些强大集团的利益来影响生活方式,塑造社会可能性。那些貌似纯属工具性的决定,实际上决定了我们要构建什么样的社会。”
这是贯穿整篇通谕的批判科学的许多例证之一。这一定会让(说得婉转些)许多在过去20多年里参与研究气候变化的天主教徒感到沮丧。气候变化这个问题只能通过科学分析确定。联合国ZF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是由科学家们组成的,他们得出的关于气候变化因果关系及相关风险(如果再不控制)的结论,引起了全世界公众对这一课题的关注。这些科学家依靠的不是祈祷,而是严谨细致的工作,往往拓展原有知识的极限。他们的工作把他们与那些否认气候变化的人区分开来,后者的信念建立在信仰(而非事实)的基础上。
找出问题之后,解决方案是什么呢?答案不是唯一的。教皇方济各一再呼吁人类改变自身行为。这当然很好,但对许多人(尤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群)来说,只有向他们提供一种替代燃烧煤炭或其他化石燃料的可行方案,才有可能改变他们的行为。我能想到的任何可能的替代方案,都要借助科学——不论是以现有技术的形式,还是依靠尚未成为现实的科技进步。它们包括可以减少石油消费量的电动汽车、控制并限制能源使用的智能电表、碳捕获和储存、洁净煤技术、先进电池和其他存储技术、光伏发电和先进材料。当然还有很多——在国际能源署(IEA)最新发表的《能源技术观察》(Energy Technology Perspectives)中,有几百页的篇幅描述此类技术。
世界各地企业和高校的科学家们都在推进这些技术,他们相信自己正在做对世界有益的事。教皇通谕对他们的努力没有帮助。
如果这些努力今天止步,我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它们。教皇通谕暗示,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消费过多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以杰布•布什(Jeb Bush)为首的美国共和党人士不喜欢它。但实际上,如今气候变化挑战的焦点并不在美国或欧洲,因为美欧的能源需求已停止增长,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碳排放强度也在逐年下降。问题在于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口增长——这两个地区的人口将在未来20年增加约15亿至20亿。每个公民都需要能源,虽然很多人得不到足够的能源,只能勉强维生,但至少数千万人将成为商业化煤炭和石油供应的消费者,从而导致越来越多的排放——除非科学可以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替代品。
教皇呼吁人类改变自己的行为。他说的没错。但这种改变不应仅来自那些目前消费过多、而且对自身行为的环境影响毫不关心的人群。真正的改变应当始于另一个人群,这些人必须改变科技产品一定不好的老观念。知识,以及应用知识满足人类需求的能力,无论在什么意义上都是积极的。
译者/陈隆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6-23 19:30:07
good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6-23 19:45:39
没有什么叫应该的。神学其本质与科学是相抵触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