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的风险
高玉伟
当银行面临失败,政府或者为其提供流动性,比如注资,或者为其债务提供担保。在历经一年有余,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中,从美国到欧洲,各国政府正是这么做的:一系列的金援、注资、国有化方案相继出台,一些流动性吃紧经营难以为继的金融机构也得以继续生存。
不幸者如雷曼兄弟却只能申请破产保护,尝到了自己追求高利润下高风险爆发的恶果,倒掉时在任的雷曼兄弟CEO理查德·富尔德可能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苦苦思索为什么轮到我时却得不到政府的拯救。
注意到美国政府在通过金融援助方案过程中的波折,百位经济学家联合署名反对金融救援计划,民众对拿纳税人的钱来救助华尔街的大款们的质疑,我们或者可以对为什么雷曼兄弟悲惨遭遇有些许的了解。
当然,反对政府救市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救市是为那些做出错误决策的人买单,容易导致道德风险,这种对错误行为的纵容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错误的激励,引起下一次危机的轻易到来;第二,对于那些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金融机构进行救援,可能进一步减少总的流动性,致使原本具有偿付能力的金融机构同样陷入破产境地,使得流动性进一步降低,最后整个金融体系都面临失败。
眼下的情况是,不管反对政府救市的理由多么充分,各国政府在全球金融动荡面前都早已按捺不住,数以万亿计的美元流动性将注入各国金融体系,以缓解当前的流动性危机。给定政府救援行动已经开展,给定政府掌握的有限资源,通常来说,人们想到的救市的自然顺序是首先救助那些境况最差的金融机构,但这样的救市策略由于以上提及的第二条理由并不能带来理想的结果。
现在美国对于金融机构的救援应该是大小好坏通吃,即对于规模大的小的、情况好的坏的统统实施救援,前后总计万亿美元的救援方案貌似规模巨大,但在洒向各种金融机构后,却给人一种是不是“杯水车薪”的担忧。美国原本就有巨大的财政赤字,如此规模的救援如何进行筹资,征税、发债或者加印美元?
美元最近走势向上,在自美国华尔街起的金融危机的阴霾弥漫全球之时,何以又复坚挺,不知高人们对此有何评论?美元增发的可能是不是会不断增大,在今后一短时间其走势如何,持有大量美国国债的中国怎样应对?这些问题,希望能看到好的见解。
分享 | 评论 (2) | 阅读 (14)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22:35 | 最后修改于 2008-10-24 17:0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30 6:56:09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