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似乎把“资金”和“货币”等同了起来。信用货币时代,货币不过是电脑里的几个数字,要多少有多少,可你货币印的再多,也印不出发展经济所需的“资金”来,穷国仍然是穷国
诚然,当下中国发展并不缺乏资金(勤劳的中国人不像美国人那般大手大脚),但经济发展仅仅有资金是不够的,还需要管理,还需要技术,还需要规则。如果没有外资进入,多数国人恐怕至今连“大卖场”这个概念都没听说过,更不晓得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品牌管理... ...
关于引进技术,您主张“购买”而不是让外资进入投资,可问题有三:
1、一穷二白的年代,您拿什么买?
2、就算您有钱了吧,也不问问,真正的好东西,人家愿意卖吗?
3、就算人家愿意卖,卖过来您玩的转吗?中国有消化吸收这些技术的机制吗?
中国花在购买技术上的钱不比日本少,可我们看到的是引进的先进技术我们还没弄明白就已经落伍了,引进的先进的机器人生产线,根本没能开工,成了一堆高科技摆设,这是为什么?
在寓言3里您“假设两岛建设内容相同,资源相同,建设效率相同,建成成功所用时间相同”,有什么理由认为外资设立的工厂效率还和内资一样?现实情况是劳动力成本更高的外资需要比内资高的多的经营效率,否则他们早被淘汰了。外资来到A岛,是利用其管理和技术优势,整合各种要素,吸收当地劳动力,高效率的生产产品,这些产品既可能是出口,也可能是内销。同时,外资的引入还可能带来技术外溢效应,技术外溢不仅仅是指白纸黑字的技术转让,还包括技术人员(包括在外资公司学到了技术的本地居民)被内资挖走,还包括外资的示范效应等等
关于日本战后的发展,你怎能忽略人家良好的教育,勤奋的国民,较高的劳动力素质... ...(关于日本winston1986比我清楚的多,可以请他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