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论坛 五区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LISREL、AMOS等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
14254 5
2015-07-02
悬赏 50 个论坛币 已解决
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模型,变量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分别对行为意向产生影响,但作因子分析时,主观规范分为了两个因子,这时候应该如何画图呢?
具体请参考图片里面的问题:(详见论文: 中国情景下消费者的伦理购买意向研究——基于TPB视角)

图1.jpg 图1a.jpg
图2.jpg
根据图B,“主观规范”及其下面的因子“群体规范”、“依从动机”都在图形里面啊!!

是否应该按照下图那样画?将某变量指向它下面的两个因子?(详见论文: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5.1.2结构方程模型和假设检验”)
图3.jpg
图4.jpg



最佳答案

南南数据 查看完整内容

第一个问题,当因子由潜变量变为测量指标时,可以取因子所包含题目的总分也可以用均分,这两种方法的标准化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你不能拘泥于词语表达本身。您的假设既然是“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照你自己的说法,那就只能用“主观规范”这个分,那么它的两个因子根本就不用考虑了!一个显变量的模型不可能既有他的总和分又有它的因子分!此外,您后边说的,两个因子分别验证虽然可以,但不能代表总的因子主观规范的假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2 23:05:51
第一个问题,当因子由潜变量变为测量指标时,可以取因子所包含题目的总分也可以用均分,这两种方法的标准化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你不能拘泥于词语表达本身。您的假设既然是“主观规范……正向影响”,照你自己的说法,那就只能用“主观规范”这个分,那么它的两个因子根本就不用考虑了!一个显变量的模型不可能既有他的总和分又有它的因子分!此外,您后边说的,两个因子分别验证虽然可以,但不能代表总的因子主观规范的假设验证——这不是很矛盾吗?  你的模型要验证主观规范,那你就直接用主观规范的得分啊,还考虑什么因子?而要考虑因子,你又说因子不能代表总因子主观规范,那岂不是什么都做不了??      当主观规范本身不能计算总分,总分没有意义时,就需要用它的维度分来表示。就好比应对方式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但应对方式总分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积极和消极性质不一样,相加起来的得分没有实质含义,因而应对方式的研究都是分维度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假设要么是“应对方式……有预测作用”,要么是用维度来做假设“积极应对……正向影响”,“消极应对……负向影响”。
     综合以上,如果想要表达总因子主观规范,又要体现两个子维度,那就只能用第一种方法,即潜变量模型,子维度作为总因子的测量指标进入模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3 00:26:51
可以考虑这么处理,主观规范作为潜变量,而它的两个因子作为主观规范的测量指标,感知行为控制同理。如果不用潜变量的形式,则直接用主观规范的两个因子进入模型,主观规范这个总体因子去除。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3 09:15:02
南南数据 发表于 2015-7-3 00:26
可以考虑这么处理,主观规范作为潜变量,而它的两个因子作为主观规范的测量指标,感知行为控制同理。如果不 ...
你好,首先感谢你的回复。如果按你所说的那也存在一些问题:
1.每个因子都有多个题项(测量指标)的,如“群体规范”因子有4题(A21-A24),如果将“主观规范作为潜变量,它的两个因子作为主观规范的测量指标”的话,怎样给那个作为测量指标的因子赋值?如“群体规范”因子赋A21-A24的均值,还是因子分析后的因子得分?

2.“如果不用潜变量的形式,则直接用主观规范的两个因子进入模型,主观规范这个总体因子去除”。假设提出与验证就有些奇怪了。譬如以上面的例子,原来按照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的假设,后来做因子分析,“主观规范”可以分为“群体规范”与“依从动机”两因子,这可以分别提出“群体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与”依从动机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的假设,但验证时,就无法验证原来的“主观规范对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假设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3 15:04:39
南南数据 发表于 2015-7-3 13:26
第一个问题,当因子由潜变量变为测量指标时,可以取因子所包含题目的总分也可以用均分,这两种方法的标准化 ...
你的回复很详细,十分感谢。
我看了一下吴明隆的书,也是将子维度的题项加总作为显变量的做法。如果是这样处理的话,那么:
1.做验证性因子分析时,依然按照传统的方法用每个子维度的题项去做么?如下图:主观规范验证性因子分析 QQ截图1.jpg

2.做结构模型检验时,其他没有分为多个因子的变量(如行为态度、购买意向)也是用题项分数加总,像子维度一样变为显变量(如图1),还是按照传统的依然是潜变量(如图2)呢?个人认为,应该全部统一,将全部变量都用对应的题项分数加总,变为显变量,即如图1.
QQ截图2.jpg
QQ截图3.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7-5-17 11:59:47
孤独的漱口杯 发表于 2015-7-3 15:04
你的回复很详细,十分感谢。
我看了一下吴明隆的书,也是将子维度的题项加总作为显变量的做法。如果是这 ...
您好,在您的问题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83512-1-1.html  "AMOS某变量有多个因子如何画图?"中,您提到在吴明隆老师的书中有写到“将子维度的题项加总作为显变量的做法”。请问这大概是哪一章的内容呢,我也是在潜在变量得分的地方出现了问题,想找一下参考资料,能麻烦您告诉我一下吗?谢谢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