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学术道德监督
2126 9
2015-07-04
职称早就over了,不吐不快(转)

        国家基金,论文,专利,教材,青蓝,六大人才都有,教学工作量大。

  看到参评的里面有将一多半是必上的,比如副处,副院,快退休的,心都凉了一半,再一看,尼玛科研积分封顶,尽管我是靠前的,但再多的论文和项目也只能得到一个核算分(不超过××分),校级综合获(比如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加分2分,省里的人才奖却只有1分!排名一下子倒数。结果出来了,毫无悬念地,我落选了,未出校。

  对以下现象或领导说法不解,与诸位探讨,不知你们那里如何。
(1)领导说不要看那些校级优秀之类的综合奖,到省里这些都没用!但是关键你先得冲出学校是不是?
(2)某些领导鼓励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申报、鼓励某些教研活动,等,说是什么评职称需要,殊不知那些结题或获奖了之后才是0.2-0.5分,一个年终优就是1份啊,拿人当傻冒呢。
(3)既然校级奖什么的到省里无用,只看论文成果,为什么校内评不向省里看齐?
(4)为什么校级教研课题没用,校级奖却分非常高?

  不爽,吐槽两句。

    我只是与诸位探讨,学校据说也在积极改进。我个人科研水平很有限,完全靠自己,无研究生,课多,不能与重点大学的大牛和小牛比,我对自己的科研现状也不满意,如有评论,请对我笔下留情。但,按上述政策,即使再发表若干论文,取得专利,出版专著,拿下项目,对积分也用处不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4 09:41:49
跳槽是义气,坚守是耐力,主动出击是智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4 09:42:06
校级综合获(比如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加分2分。这是给领导们准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4 09:42:26
楼主哪个高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4 10:40:03
就是论事。校级奖励为什么份量这么重?如果评选比较客观的话,校级奖励是对一位职工在业绩、系部服务、人际关系的一个综合测评,这些未必在评审简表上能够看出来。一个单位总要鼓励大家做一些系部服务,参加集体活动。如果全是上课和课题,怕单位的一些事都张罗不成了:我只在家里备课做课题写论文。但高校的教师不是个体户,评估、申报专业、申报学位点、比赛都要有人来参才行。
欢迎批评,但不同意勿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4 10:42:00
当然,我认为省里的人才奖加分偏少。这个值得探讨。省里的人才奖是给学校挣面子哩。起码应和校级的分值一样或高于校级的分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加微信,拉你入群
微信外可尝试点击本链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