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哲学问题的讨论
------------------------------------------
(一)先有思想还是先有行动?
------------------------------------------
2,对青年人的结婚来说,是择偶标准重要,还是交往交际的行动重要?
-------------------------------
就政治问题而言,一个人先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即参加对社会问题的讨论,是出于为公共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为自己的和少数人的私利来看待问题、判断是非?不知你认可的是出于为公共的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还是为自己的少数人的私利来看待问题,判断是非?
这个问题是,先有思想还是先有行动?
个人认为人的思想不是某个时候突然产生的,而在以往或现在的活动中逐步形成.所以很难说先有思想还是先有行动.就政治问题而言,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存在没有思想的实践,对思想、理论一无所知的实践,即,没有“纯粹”的实践、行动,也没有“纯粹”的思想、理论。
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总是相联系的。不同的是思想、理论在某个时期成熟些、丰富些,某个时期还不成熟还不丰富,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成熟和丰富,或者说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得到成熟和丰富。
总之,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是辩证的,相互依赖的。如果把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隔离开来是不现实的,既是人为地隔离思想与行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人为造成错误。
--------------------------------------------------------
(二)主要问题与次要问题
--------------------------------------------------------
3,地沟油问题,是由于食品卫生法不完善,是由于食用油检验手段不科学,还是由于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明知故犯?
4,闯红灯的众多,是由于红绿灯还不够多、不够大、不够亮,还是由于路人行人的自由主见太多?
--------------------------------------------------------
社会上的事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地方有许多事是这个地方的大环境造成。如果一个地方建立了人大代表问责官员的法律与制度,问题的责任人及时受到人大代表的问责和监督,问题会及时纠正,这样,问题就会少。有的问题是因为人们的心态不好产生,这样的问题也会减少。这就是主要问题解决了,许多次要问题就会减少。所以说,一个地方没有建立了人大代表问责官员的法律与制度是个主要问题。(见《人大经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