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060 7
2015-07-1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7月11日报道称,2013年11月,中国放宽了独生子女政策,他的父母就利用了这项新规定。有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现在获准生二孩。无情实施了35年以上的计划生育政策终于放松后,有些人以为会出现小规模的婴儿潮。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估计,新规定将使生二孩的夫妇多出1100万对。该机构认为,其中有200万对会在新规出台后的第一年这么做。但是,到2014年底,申请必要许可的人还不到110万。

报道称,这让政府担忧。政府调整规定并非出于同情独生子女或想再养育一个继承人的父母,而是因为人口转折点。中国正在迅速老龄化。2012年,中国的劳动力大军在50年来首次收缩。在大城市,生育率(即女性一生中可能生育的孩子数量)属于全世界最低之列,只有一个左右。就全国来说,数字不到1.6(远远低于保持人口稳定所需的2.1)。

报道称,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生育率的控制并没有达到其拥护者想象的水平。1979年开始实施这项政策时,中国的生育率已经在之前的不到10年里从5.8降至2.8。实施新政策给想要多生孩子的父母带来痛苦,但这项政策对新生儿数量的影响有限。在多数国家,富裕程度的提高带来婴儿的减少。印度没有实施这类正式的政策,但生育率同期稳步下降,尽管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中国。在富裕的韩国,生育率从1960年的每名女性生育6个孩子降至1.3。

报道称,中国政府现在改变策略,从大力宣扬一个孩子好变成鼓励有资格的夫妇"合法生育"。但是,他们不应对这种政策没能实现想要的效果感到意外。

自80年代后,头胎是女孩的农村家庭可以再生育一个孩子。后来,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妇也获准生二孩。但是,买账的人一直不多。查珀尔希尔北卡罗来纳大学的蔡泳等学者2007年-2010年在沿海省份江苏开展了一项调查。他们发现,在他们调查的有资格生二孩的2500名城市和农村女性当中,只有6.5%的人生了二孩。少数民族一直可以生两个甚至更多孩子。但是,根据2010年开展的人口普查,平均说来,每名少数民族女性只生育1.5个孩子。

蔡泳为,不断上升的收入是家庭规模减小的一大原因。他说:"发展是最好的避孕工具。"他认为,就算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新生婴儿的数量也会直线下降,尽管不像实施这项政策后那么快,或降得那么低。夫妇担心生孩子的费用:良好的教育和医疗越来越昂贵。瑞士信贷银行2013年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一对夫妇平均一年要在孩子身上花2.25万元(3600美元),直到孩子年满18岁。2015年发布的一项政府报告称,在孩子人生中的头五年,城市父母的花费比农村父母高一倍,即使不考虑城市住房(尤其是好学校附近住房)的高额费用。

报道称,中国家庭不仅希望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且希望他们在全球就业市场占据优势。因此,魏嘉的父母拿出近15%的年收入给他报班,包括每周的英语课。中国市场研究公司艾瑞咨询集团称,超过一半的六岁以下的儿童上课外班。

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帮助降低育儿费用。但由于人们结婚生育的年龄比过去晚,老人的年龄也比过去大,精力不足以应付两个孩子。一个孩子的家庭在中国已经如此普及,以至于社会的某些配置不再适合给多孩家庭提供服务:无法在网上预订针对两个孩子的酒店房间(家长必须打电话);公园的游戏车适合坐两名成人一名儿童;家庭卫生间的牙刷架常常只能放三个牙刷。

报道称,政府的下一步或许是允许所有夫妇生二孩。很多人猜测,中国人大将在明年批准这一政策。负责计划生育的官员仍然担心放开限制可能造成的后果。但是,无论政策做出多快的调整,费用和麻烦等因素还将继续压抑出生率。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年轻人现在宁愿不结婚或者根本不生孩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13 10:39:17
举个简单的例子对比一下,我是农村的。我们小时候没吃过几袋奶粉,断奶直接小饼干泡了,小米饭伺候,上小学没买过课外课本,只需要买课本和田字格,上学不用接不用校车,中午不用零花钱,早晨从家自己带饭吃,我记得带到三年级之后不带了。没事自己做个玩具爷爷教编个笼子,做个夹子打鸟,打打沙包,没事去河里摸鱼然后再回家挨顿揍小学就过去了。
中学了,只买过几本“典中典”课外资料,没补过一个课。
高中了,还是没补过课,只需要自己简单的买一些课外资料比如“王后雄课后解析”之类的。另外在花点网费,也是自己从生活费里面省出来去玩。


再看看我家里那面现在的小孩,出生奶粉200多一桶,什么胎教资料,各种挂图,学英语卡片,玩具好几百一个学步车。各种学前班,没事还得领着去有游戏设施的地方玩一通,一次30多吧,说实在的真没感觉有我们当年自己做东西好玩,现在很多小孩的动手能力基本靠钱开发,一堆玩具辅助,我们那时候能造出来的东西真的挺牛逼的,我爷我爸教我的小玩意我现在还会,哈哈。
上了小学就开始坐校车,后来听我妈说为了送孩子上学每家都特意买车,想当年我们上小学,大雨哗哗下都没见我爸妈来接过一次,我们疯疯闹闹整一身泥就回家了,换套干净衣服就完事了。小学就各种补习啊,学舞蹈啊😊学音乐啊,心算班啊,等等。。。
初中,那就更别提了,花销各种大。
高中你在看,更是花销搞笑的要死,我对象给高中生补课,一个点180多,我就真是不懂,一个点能补出啥东西,有这个钱自己买几本书好好整整,提分绝对更扎实,这点不想过多吐槽。为了孩子高考,更是啥钱都愿意花,我们当年,我高考我爸也就考试完了来帮我收拾一下行李回家,其他的都没花过啥。



我就拿我自身农村来说吧,你对比之后发现,养孩子并不是真的需要太多钱,只是人们好对比,从众很严重,而且过分的低估孩子的潜力,认为凡是用钱能解决的事都不是事。当然人家有钱这是主要原因,很多我们家农村那面的小孩比城里的小孩花的都多。
城里我就不具体举例子了,那不是我亲身经历的。


你想想养一个都这么样花销,那要是俩,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我必须说一下,我还是喜欢两个孩子,有个伴有意思的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3 10:39:53
农村怎样才能富,多生孩子少种树。
农村怎样才不穷,多生孩子喂狗熊。
多生一个好。
鼓励生育好国策。
一人不生,全村受孕。

人口政策算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典型了,如果将国家引入万劫不复之地,制定和实行政策的人万死不辞其咎。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3 10:41:05
控制人口的增长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必要保障,历史已经给了答案,劳民伤财的战争过后,新建立的政权总是一片祥和安宁,贞观之治就是这么来的,和李世民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3 10:42:05
计划生育在西方人眼里就是反人类的逆天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13 10:50:39
相信有些还未执行的措施会鼓励后代的:譬如,政府包养后代,领养孩子的优惠和支持,允许代孕,使用生育科技(试管婴儿等)的优惠,等。 总之,为国家作贡献,那么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要把养育后代的责任全部摊到小家头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