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言
分级式基金也称为结构式基金(Structured Fund)。2007年我国第一个分级式基金基金瑞福发行,开创了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化投资的先河,在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级式基金一般包括三种组成部分,母基金,优先A级基金,杠杆B级基金。三者的关系在于,母基金由一定比例的优先A级基金和相应比例的杠杆B级基金组合而成,三者可以随时拆分或合并。按照母基金投向标的资产的不同,又可以分为股票指数型分级式基金,债券分级式基金,以及多空分级式基金。就其原理而言,母基金本身可以视作为一个紧盯标的资产价格的ETF,而分级A类基金则是一个优先级低风险固定收益的品种,其以约定的利率向分级B类基金借出资金,B类具有明显的高风险高收益的杠杆性(且很多情况下杠杆非固定),A类和B类体现了优先级和劣后级的区别。
虽然我国金融结构化产品才刚刚起步,但其发展迅猛,在短短的7年时间里,已有数十家分级基金发行上市,其挂钩的各种风格的指数和债券类产品多达上百个,市场规模呈现几何式增长的态势,很好的满足了市场投资者对于差异化、杠杆化、风格化投资品的投资需求,也为基金公司提供了良好的收益来源。据统计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封闭式基金中有接近7成为结构化基金产品。但是在发展中,由于产品的初始设计以及市场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误差导致的问题也客观存在,并且影响到了分级式基金品种后续发展的稳定性。本文主要就是依据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分级式基金品种实际运行数据来实证案例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