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清朝还有国歌,你所不了解的四首清朝国歌

国歌,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我国国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时大清驻英大使曾纪泽在出使期间,看到西方国家在公共礼仪场合演奏国歌,甚为感动,因此上奏呈报国乐草案《普天乐》,但未得到批准。虽未得到批准,但在海外外交仪式上已作为清朝国歌使用。由于歌的节奏缓慢,缺乏雄壮气魄,常常受到批评。其部分歌词是:一统旧江山,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
1896年,清ZF派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罗斯访问,因为要在欢迎仪式上演奏来宾的国歌,所以找了一首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家乡安徽庐剧中的“倒七戏”配乐,临时作为国歌,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称《李中堂乐》。但未得到清廷批准。其部分歌词是: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以上两首“国歌”,虽未得到清廷的批准,但在外交场合已经使用,在实质上已然属于清朝“国歌”。
1906年,清ZF成立陆军部。陆军部谱制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歌词为:
于斯万年,
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
唱我帝国歌!
宣统三年八月十三(1911年)由清ZF颂定了中国第一首法定国歌:《巩金瓯》。其歌词是:
巩金瓯,
承天帱,
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
清时幸遭。
真熙皞,
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
海滔滔。
清朝的正式国歌《巩金瓯》颁布不到半年,清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