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公路改革,国家诚信何在?——转载
7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5年8月20日。
意见稿中最令人关注的是对收费期限做出了调整。根据意见稿,ZF收费公路中的高速公路实行统借统还,不再规定具体的收费期限,而是以实际偿债期为准,确定收费期限。特许经营高速公路经营期限一般不超过30年,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高速公路可以约定超过30年;偿债期、经营期结束后,实行养护管理收费。
这一标准较现行的规定有很大的变化。按照现行条例,ZF还贷公路最长收费期限不得超过1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市为20年);经营性公路最长收费期限不得超过25年(国家确定的中西部省市为30年),而“收费公路的收费期限届满,必须终止收费”。
公路收费期限从15年调整至30年,经营期结束后,还要再实行养护管理收费。国家政策朝令夕改,国家诚信何在?
高速路每天都在收费,但2014年,29个收费的省份有25个在不同程度的亏损。对于延长公路收费期限,交通部解释是,国家对高速公路实行统借统还,既然收费偿还不了那么多的借款,有没有部门对交通部的借款和修路进行监督和审计呢?是否需要借款那么多?借款是否有挪用?是否需要修那么多的路?承接公路建设中是否有贪污腐败行为?既然入不敷出,在借款时是否考虑过有偿债能力?修路是好事,但把偿债的责任和风险全部转嫁给老百姓,这个好事就得打问好了。
高速路既然天天都在亏损,有没有人在监督和审计收费站和交通部门的消费和员工收入?既然单位都在亏损,为何经常爆出收费管理员拿天价工资?收来的费用多少用于了发工资发福利?自身不透明,如何去要求别人?老百姓需要的是一本明白账。
经营期结束后,还要实行养护管理收费。为何不先查一查,修路和养护时是不是存在豆腐渣工程和腐败行为?中国的高速路天天在收费,天天在维护,是我们的公路质量堪忧,还是高速路跑的车实在太多呢?质量堪忧为何不抓?车多为何还亏损呢?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老百姓常见的标语,道理绝对是对的。但现在的收费公路,已经成为了老百姓永远也甩不掉的包袱,高速公路不是盈利,是亏损,不要说本金还不了,利息都还不清。交通部作为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的公路建设都是你在承担,总量我不清楚有多少,我想至少应该有几万亿以上的项目吧。这么大的建设任务,竟然绝大部分都是在亏损。高速路收费是统借统还,简单理解,就是一本糊涂账。难道交通部不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发现亏损,不首先从自身反省,拿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而是简单粗暴的修改收费期限,直接转嫁给老百姓,你让老百姓们如何的信服呢?
立项审批不能拍脑门,建设维护不能听之任之,解决问题更不能简单粗暴。
衷心希望我们国家能发展的更好,更希望我们的人民生活都能更加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