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1555 6
2015-07-22

网上有很多可以免费下载的音乐。所以只要你能够上网,花一点接近0的网费,就可以下载听很多音乐。但是音乐真的就是免费的吗?一首音乐应该值多少钱?

音乐的产生需要投入。音乐一般都是音乐工作者、爱好者、甚至音乐家创作的。音乐的创作主要投入的是创作者的人力成本,再加上一点乐器成本。但是一首音乐创作出来以后,其价值取决于传播的范围,通常来说一首曲子写出来,听众越多,音乐的价值就越高。

音乐的创作过程是生产供给的过程,接受这首音乐的听众构成了音乐的消费群体,形成了对该首音乐的需求。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音乐的价格。

发展到网络时代以后,由于音频便于网络传播的特征,使得好的音乐可以很容易被网上传播。音乐网上传播的边际成本接近于0。这种情况下,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要在网上寻找免费的音乐很容易。

这里又涉及到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了。对于任何一个网站而言,访问者的数量是最关键的,只要一个网站产品能够被广大消费者认可,生意的机会就来了。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些网站提供的音乐下载收费,而另外一些网站提供的音乐下载不收费。由于音乐在网上传播的边际成本接近0,如果没有外部的干预,网站之间吸引网民的竞争,结果必然是有更多的网民访问免费的音乐下载网站。这个结果也符合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定价的特征,也就是说网上下载音乐的价格,等于音乐网上传输的边际成本——接近于0

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总是要有人为免费的音乐下载买单的。以笔者颇为喜欢的百度音乐网站为例,虽然网民可以免费下载音乐,但是网站通过刊登推荐歌手,推荐直播,推荐MV,相信收入也是颇丰的。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与网络免费下载音乐类似,很多网络产品都具有这样的特征,谁抓住了这样的特征,谁就挖到了一个很有潜力的“金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22 15:23:52
楼主的观点我很赞同,当年见高手用MATLAB演奏卡农,内心更是颇为震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2 15:43:39
那肯定是编的程序,能否找找,大家分享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6 16:34:08
有点自己的看法,十分不成熟。O(∩_∩)O
一,网上音乐当然应当付费或形成收费产品,原因不多解释了。
二,个人认为,当前的网络音乐作品分享其实早已与免费“SAY GOODBYE”了。
O(∩_∩)O
一方面,如今的网络服务虽然已经号称SOCALLED“免费”,但作为用户端的获取,还是“隐藏/暗含”了很多增值服务的环节。比如,平台服务商、搜索引擎服务商甚至电视传媒,音乐制作商以及音乐人本身,都已经直接和间接获取收益。

以我自己的“音乐产品消费”经验而言,以往(大量网络FREE音乐作品出现以前)获取流行音乐或主流音乐的方式主要通过电视媒体、音像销售机构、亲人朋友圈(KTV,单位集体活动,私人社交场合,等等)、音乐演唱会、电影电视推介、商业广告(强行推送,比如商业一条街背景音乐,流行手机彩铃等等)、社区流传(RUMORS,比如广场舞大妈强烈推荐,等等)以及个人主动搜寻(有种说法很坚固:如个人电影鉴赏迟于流行6个月,是素质偏低生活恣睢的体现,如个人音乐鉴赏低于流行1个月,是生命力衰老的表现。),等等。O(∩_∩)O

而这些传统(非网络免费音乐)获取形式的最终,最终“都转化为各类音乐实体产品的购买力”,比如不断更新的音乐播放器、音响设备,各类实体音乐作品载体,等等。毕竟,如今的音乐是“必需品”而非“奢侈品”。O(∩_∩)O

因此,个人坚持认为,音乐作品,但凡“被欣赏”“被传播”的过程,其本质都“已经”完成了一次“对等免费的商业推广”。综上,个人以为,一味强调“网上音乐分享”是免费的,是不客观的,而且,从经济学角度看,极其“不专业”。╭(╯^╰)╮

但另一方面,我个人也认同网上音乐作品分享和传播的服务本身定价是不合理的,“价格与价值有所偏离”。个人以为,可以简单理解为“未能够实现与生产力水平相应的社会分工/产品细化定价,必然造成商品定价偏离其真实价值”。或曰:有高有低,一曝十寒。

可以试举两例:一则是,2005年以后成名的歌手乐手们甚至多栖影视演员们。超过9成是依托其网络音乐作品“便于获取”以及可以“免费获取”而一曲成名的;而且一旦成名可以说身价亿兆倍增长(因为先前默默无闻时的音乐作品被受众和市场认可前的商业制作成本分摊几乎为零或极其少)!这个先免费再“高估值”的过程与早年间微软的办公软件销售推广的过程基本一致。所区别的当然是,维持这种“高估值”的后期成本,即“总拥有成本TCO”的大小了。

另一有趣的例子是,马云早年搞阿里88巴巴B2B商业服务平台时,其实也借鉴了这一传播和商业品牌认知固化的规律。简言之,在全世界对电子商务B2B平台时尚知之不多时,为推广ali88,除了后台技术服务、法律和金融等服务之外,平台服务本身必然是免费的,虚拟电商平台早期“招商”是低门槛的,自然,到了后期,包括如今,TAO和TMALL的重新架构,必然使借助电商平台的广大中小商户们从规模、综合实力(加盟和其他费用)、沉没成本与抗其他风险能力等方面严格“区分”/细化出来,形成今天的局面(关于电商平台收费,本论坛曾在几年前激烈讨论过,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与马云和ali88今天成功与否,市值规模无关)。╭(╯^╰)╮


总结下,“网上音乐分享服务”的增值服务定价模式,和获益前景,将处于“微软”和“马云/ali88”之间。而且,这个过程不可抑止亦不可加速,所谓的法律因素和行业组织/行会等部门的行政介入,或许会起到一定的推进或扼制效应,长期来看,作用不大。(因为就其本质来看,这是一个人类文明启蒙和传播的过程,这更是一个人类文明乃至宗教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交织、融合、冲突和相互促进演进以及变异的过程,试问:原始人类发明了工具,早期人类发现了火,古代中国四大发明最终造成了今天全球“一日游”的交通一体化局面,以及今天的电能等现代能源的使用,等等,这些不同/多元文明的交汇和互促,对人类今天社会生态的影响,尽管润物无声,却有谁能够阻止?!)”╭(╯^╰)╮


PS。事实上,在我看来(并无暇深刻全面思考),“网上音乐分享服务”的定价,其实是个很复杂,很宏大,极其有价值的讨论话题。至少它的市场无比巨大,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社会财富无可计数,甚至,潜在的市场价值更加巨大。比如,可以将如今的电影市场、体育市场、餐饮博彩等娱乐市场、电子或网络游戏市场、电子或实体图书市场、教育市场等所有人类文明相关的市场的商业市值算术平均一下,应该是“网上音乐分享服务”市场的价值中值吧。O(∩_∩)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7-27 10:49:23
楼上讲的有道理,实际上,网络免费的音乐产品体现了长尾的特征,正如《长尾理论》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网络可以让一些处在长尾末端的音乐产品也体现出价值,这些价值的累积形成的产品总价值也是巨大的。同时表面上免费的网络音乐可以带动实体音乐产品市场的繁荣,正所谓各得其所,这就是市场选择的魅力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5-8-8 07:5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