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上半年,证监会查了谁?罚了谁?
2015年上半年,证监会进一步加大了对违法违规市场行为的打击力度。不仅现场检查券商两融业务,稽查新三板违法案件,还部署了五批“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对新型手法的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进行打击。此外,在博元投资案中,证监会还开创了强制违法企业退市的先例。
♦2015-01-09
打击内幕交易成绩单:一年半抓了125人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内幕交易违背了资本市场“三公”原则,是资本市场的毒瘤,证监会始终将严厉打击内幕交易作为执法工作重点。2013年下半年开发启用大数据分析系统以来,已调查内幕交易线索375起,立案142起,分别比以往同期增长了21%、33%。目前,已将涉嫌利用“银润投资”、“圆城黄金”、“爱施德”、“焦作万方”等43家上市公司的内幕信息,从事非法交易的林平忠、张鹏、聂平等125名个人和3家机构移交公安机关。
♦2015-01-16
证监会两融罚单“敲山震虎” 中信、海通等券商遭重罚
证监会于2014年12月15日至28日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现场检查。结果显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国泰君安3家公司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问题,受过处理仍未改正,且涉及客户数量较多,对这3家公司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安信证券、中投证券、民生证券、广州证券、新时代证券、齐鲁证券、银河证券等也受到行政处罚。
♦2015-01-16
严打“白条”承诺:仍有23项超期未履行
证监会强化资本市场“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监管机制,营造“守信得利、失信受限”的市场环境,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承诺相关方采取了责令公开说明监管措施23项,下发了警示函10份。据了解,2014年初,上市公司根据《监管指引》作出解决同业竞争及关联交易、解决产权瑕疵、资产注入等承诺,然而其承诺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如没有明确的履约期限、用词模糊、承诺内容不具体、违约的制约措施约束力不足等。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仍存在超期未履行承诺事项23项,不规范承诺事项12项。
♦2015-01-23
信披违规立案43起 21人被市场禁入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呈现一些新变化、新特征:一些上市公司不披露担保、关联交易信息,伴随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挪用公司资金及董事、高管背信损害公司利益,主观恶意明显。2014年以来,证监会对“博元投资”、“成城股份”、“ST国恒”等上市公司和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立案调查43起,已对“天丰节能”等16家公司,光大证券等5家中介机构,171名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及其他责任人员作出行政处罚,21人被市场禁入。目前,已将成清波等21名涉嫌犯罪人员移送公安机关。
♦2015-01-30
证监会“捕鼠”:华夏、海富通等11家基金被处罚
根据2014年12月针对基金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违规交易的调查结果,证监会依法对存在不同程度内控缺失的基金管理公司实施行政监管措施,其中,拟对华夏、海富通等5家基金管理公司依法采取责令限期整改(三至六个月不等)且整改期间暂停受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的行政监管措施,同时对相关责任高管人员依法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对中邮等6家基金管理公司依法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
♦2015-02-06
证监会检查风暴刮向私募 恒银中嘉等被处理
证监会私募基金监管部针对负面报道或投诉较多、风险相对集中的私募房地产基金领域,组织7家证监局对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了现场检查,涉及产品100余只,规模300亿元。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相关证监局对北京恒银中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威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和歌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采取了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要求限期整改,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对其他6家管理人发了监管关注函,提醒其完善内部制度,依法规范运作。
♦2015-02-06
证监会批评成都海天鸿 涉内幕交易拒交罚款
证监会进一步加强行政处罚执行工作,对于欠缴罚没款或整改措施未落实的机构和个人,依法综合运用公开催告、录入诚信档案、查封冻结、限制出境、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不断加大不履行法律义务的成本。在成都海天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执行案中,被执行人拒不缴清罚没款,被法院采取冻结银行账户、房产及车辆等强制措施后,一次性缴清剩余罚没款798万元;一些拒不缴纳罚没款的当事人,被依法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后,在市场交易、行政许可、高铁出行、机票购买等方面受到限制,最终履行法律义务。
♦2015-03-27
将博元投资移送公安机关 A股“不死鸟”*ST博元谢幕
博元投资2011年4月29日公告的控股股东华信泰已经履行及代付的股改业绩承诺资金38452.845万元未真实履行到位。为掩盖这一事实,博元投资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多次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虚构用股改业绩承诺资金购买银行承兑汇票、票据置换、贴现、支付预付款等重大交易,并披露财务信息严重虚假的定期报告。根据规定,博元投资上述行为涉嫌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2015年3月27日,证监会依法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15-04-03
证监会两融检查 长城华泰国信等六券商被点名
证监会组织系统力量于2015年2月2日至15日期间,对46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进行了为期2周的现场检查,依法对相关公司进行处理。其中,长城证券存在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代销伞形信托产品、为P2P平台向其客户融资提供便利等问题,违规情节较重,对其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华泰证券、国信证券违规情节较重,对其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五矿证券、华西证券、中金公司被采取警示的行政监管措施。
♦2015-04-17
新三板违法案件引证监会关注 稽查部门出手严查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了证监会近期针对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市场(以下简称新三板市场)的执法工作情况。发言人介绍,近期,证监会稽查执法部门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建立了案件线索发现、会商及执法信息交流机制,集中会商了涉嫌违法违规线索.证监会将组织力量严肃查处一批涉及虚假信息披露、违规交易和破坏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等违法违规的案件,坚决维护市场“三公”原则,全面维护新三板市场健康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015-04-24
“证监法网” 打击新型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
证监会在强化常规方式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部署开展“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集中力量对市场反映强烈、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实施专项打击。24日当天部署了第一批集中打击的案件,主要针对五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并购重组过程中上市公司及并购对象的财务造假、舞弊行为;二是以市值管理名义内外勾结、集中资金优势和信息优势操纵市场行为;三是与多种违法违规行为交织的及新三板市场发生的内幕交易行为;四是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五是集中资金、持仓优势操纵期货交易价格行为。
♦2015-05-08
“证监法网”第二批圈定10件新三板违规案
“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第一批案件部署以后,证监会对“大智慧”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涉嫌利用第一创业证券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涉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太阳纸业”案,涉嫌操纵“甲醇1501”期货合约案等违法违规案件展开全面调查。 5月8日集中部署了“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第二批案件,共涉及新三板市场10个相关案件,主要针对五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挂牌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证券服务机构未勤勉尽责行为;三是滥用交易规则破坏市场秩序行为;四是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五是违反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行为。
♦2015-05-15
证监会:已对朗玛信息、步森股份等展开全面调查
证监会“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自4月24日启动以来,已集中部署两批案件。除了之前已经披露的“大智慧”、“太阳纸业”等案件,截至目前,已安排进场对“朗玛信息”异常交易案,涉嫌以虚假信息重组“步森股份”案,涉嫌利用东方证券未公开信息交易案,涉嫌操纵“胶合板1502”期货合约案,“华泰集团”、“现代农装”、“汽牛股份(原)”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涉嫌操纵“华恒生物”、“中科招商”、“国贸酝领”等股价案,涉嫌违规交易“奥美格”案,涉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宏泰矿业”案等多起案件展开全面调查。其中,“中海阳”异常交易案、涉嫌利用第一创业证券未公开信息交易案等违法违规案件调查已取得重要进展。
♦2015-05-22
调查12起异常交易 剑指新型市场操纵行为
证监会第三次集中部署“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案件查办工作,共涉及12起异常交易类案件,主要针对六类市场操纵行为:(一)迎合市场炒作热点,编题材讲故事,以内容虚假、夸大或不确定的信息影响股价的;(二)制造、利用信息优势,多个主体或机构联合操纵股价的;(三)以市值管理名义与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公司高管内外联手操纵股价的;(四)在公募和私募等不同资管产品及其他主体之间通过价格操纵,输送不当利益的;(五)利用“天价”标杆股影响市场估值,联合操纵多只或一类股票的;(六)市场操纵与内幕交易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并行交织的。
♦2015-05-26
中金信安、中金赛富等“私募李鬼”被揪出
按照北京市总体部署,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基金业协会、北京证监局会同北京市金融局、市工商局、公安局等多家单位,正式启动全市打击非法私募活动专项整治行动。在“两加强、两遏制”检查中,证监会发现有个别机构或其合作对象涉嫌从事非法私募活动,给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其中,中金信安、中金赛富、中投金汇、山西和利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华兴泰达正在调查中。
♦2015-06-05
“股民跳楼”是假的 证监会严查虚假信息
证监会集中部署了“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的第四批案件,共涉及16起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案件,主要针对五类违法违规行为:一是在媒体上撰写文章,编造、传播有关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监管执法动态和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扰乱市场秩序的;二是通过“股吧”、微博、微信等新型媒体,编造、传播内容不实的虚假或误导性消息,对股价产生较大影响的;三是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站等传播媒介违背真实、客观原则,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对市场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四是投资咨询从业人员发布虚假、误导性研究报告,或者利用公共媒体违规推荐股票,损害投资者利益的;五是未取得投资咨询从业资格非法提供荐股服务,以蛊惑性宣传欺诈投资者,非法牟利的。
♦2015-06-12
“证监法网”专项执法继续 20余名嫌疑人被限制出境
证监会组织开展“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以来,已分别于4月24日、5月8日、5月22日、6月5日集中部署四批案件。第一批12起案件涉及全市场的多种类违法违规行为;第二批10起案件主要针对新三板市场突出的五类违法违规行为;第三批12起案件主要针对当前市场反映强烈的六类市场操纵行为;第四批16起案件主要针对严重扰乱信息传播秩序的五类违法违规行为。目前,50起案件调查工作正在深入推进,19起案件取得重大进展,期间,已对20余名涉嫌违法犯罪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7起案件已启动或即将启动刑事移送或移交审理处罚程序。
♦2015-06-12
1410家非法机构和网站进入证监会“黑名单”
证监会建立了非法从事证券期货活动的机构和网站名单,对近年来发现的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的机构和网站,通过证监会官方网站进行公开曝光。其中,2014年证监会系统共摸排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案件线索219次,向公安机关和地方政府其他部门移送案件线索115件,应公安机关等单位请求,出具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性质认定意见111件;公安机关侦破案件92件,抓捕犯罪嫌疑人288人,侦破案件涉案金额1.7亿元。
♦2015-06-12
长江证券违规发布“上调印花税”研报 证监会发警示函
2015年5月4日晚,多家网络媒体转载了内容涉及“长江证券研报预测三季度或提高印花税”的文章。经查,媒体转载内容来源于5月4日长江证券发布的题为《上证成交可上1.4万亿,创业板已达巅峰——从交易成本看当前市场系列之二》的研究报告。检查中发现,长江证券未与转载机构签订协议,未明确转载责任,致使转载机构篡改了研究报告标题;研报报送审核人员不符合公司内部规定,未能严格执行其内部管理制度。根据规定,证监会对长江证券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2015-06-19
证监会:会计师事务所人员违规买卖股票屡禁不止
证监会于2014年对2家会计师事务所、1家资产评估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对21家会计师事务所的31个审计项目、16家资产评估机构的18个评估项目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及其近亲属违规买卖股票的行为屡禁不止。根据检查情况,对1家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了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8家会计师事务所、27位注册会计师、7家资产评估机构、20位注册资产评估师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对3家会计师事务所、12位注册会计师、3家资产评估机构、6位注册资产评估师采取了监管谈话的行政监管措施。
♦2015-06-19
部署2015年度审计与评估机构检查
证监会拟对7家会计师事务所和3家资产评估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并以风险和问题为导向,对部分审计与评估执业项目进行专项检查。这次检查工作安排证监会系统会计监管力量和稽查力量共同实施,目的是加强日常监管与稽查执法对接,提升检查实效。检查中发现审计、评估机构未勤勉尽责等违法违规线索的,将及时固化证据,达到立案标准的,及时启动立案稽查程序,依法查处审计、评估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
♦2015-06-20
严肃查处发行部处长李志玲违纪违法问题
经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处长李志玲配偶违规买卖股票,根据相关规定,我会决定对李志玲作出行政开除处分,同时,因涉嫌职务犯罪,李志玲已被移送司法机关。证监会声明,将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从严管理、从严要求,对违纪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
♦2015-07-03
联手公安 严打“东莞证券风险预警”等虚假信息
证监会查明“东莞证券风险预警”、“冯鑫(暴风科技董事长)图谋收购迅雷科技”、“湖南发展收购财富证券”、“剑南春借壳金宇车城”、“远观今盘”非法荐股、“创富锦囊”非法荐股等6起编造、传播虚假或误导性信息案件的主要违法事实,将有关机构和个人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7月3日当天,证监会集中部署了3起主要针对有关媒体和个人编造、传播、炒作股民炒股亏损后跳楼、伤人等不实传言的案件。
♦2015-07-03
部署“证监法网”第五批案件 再查10起信披违规
证监会集中部署“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的第五批案件,共涉及10起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件,主要针对五类行为:一是为达到发行条件虚构资产、利润等财务指标,骗取发行资格的;二是通过虚构重大交易事项,掩盖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等违法违规事实的;三是通过伪造银行单据等手段虚增资产、利润,粉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四是在并购重组中,虚构上市公司本身或标的企业经营业绩的;五是不按规定及时披露或者选择性披露重要信息,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的。
♦2015-07-09
会同公安部联手打击“恶意做空”
新华视点官方微博透露,7月9日上午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带队到证监会,会同证监会排查近期恶意卖空股票与股指的线索,显示监管部门要出重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动作。7月1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跨期现市场操纵就属恶意做空。
♦2015-07-12
清理整顿违法证券业务 严禁设子账户等进行违规交易
中国证监会12日以公告的形式发布《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指出,一段时期以来,部分机构和个人借助信息系统为客户开立虚拟证券账户,借用他人证券账户、出借本人证券账户等,代理客户买卖证券,违反了《证券法》《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关于证券账户实名制、未经许可从事证券业务的规定,损害了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扰乱了股票市场秩序,必须予以清理整顿。
♦2015-07-12
证监会网信办联手清理场外配资广告
证监会发布《关于清理整顿违法从事证券业务活动的意见》。当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向各地网信办和网站下发通知,要求全面清理“配资炒股”等违法网络宣传广告信息。通知指出,近期发现,部分机构及个人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即时通信工具等大量发布“配资炒股”广告,为净化网络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各地各网站从即日起,全面清理所有配资炒股的违法宣传广告信息,采取必要措施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通过网络渠道发布此类违法宣传广告信息。
♦2015-07-13
证监会赴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核查有关线索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13日晚间证实,证监会当日组织稽查执法力量赴恒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核查有关线索。根据证券业协会6月底的公开信息,目前场外配资活动主要通过恒生公司HOMS系统、上海铭创和同花顺系统接入证券公司进行,其中HOMS系统约4400亿元,上海铭创约360亿元,同花顺约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