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82 1
2015-07-24
近期,由于中央政府稳定股市的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果,人们开始关心中国证金公司买入哪些股票、花费多少资金以及何时退出等问题。这就涉及一个基本问题:中央政府稳定股市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有人认为,政府采取的一些临时性措施,比如要求上市公司大股东、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增持股票,暂停IPO,令已发行企业退款等,有违契约精神。
对于这次市场动荡,很多评论归咎于“杠杆资金”;还有人说是大批散户使用了“杠杆”所致。


政府维护市场稳定,引导市场主体维护“中国价值”的中枢,是一种引领,而不是完全的替代市场主体的作用。因此,股市大盘中枢多少合宜,最终要靠市场做出选择。政府维护市场正常交易、稳定发展,与保点位、托底部,不是一个概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5-7-25 00:16:40
按照西方经济架构来说,股市另一头连着实体经济,股票市场繁荣,企业筹钱容易,于是资金从通过股市流向实体投资,促进生产发展。从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股市发展来看,股市制度越健全越完善,资金向实体渗透的效率越高。然而中国的股市只学到皮毛,并且也有可能是中国股市制度建立者的有意为之,中国的股市制度有很多缺陷和漏洞,并且上市企业不发放红利,于是投资股票主要靠溢价。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监管虚无,本来不应该由任何人和组织发表的股评和大规模的免费的投资建议使得股票波动加剧,对内幕交易的处罚也不严厉,使得股市投机严重,并形成风气,导致股市暴涨暴跌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得股市本身就有可能成为不稳定的来源。救市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连锁反应,类似于雷曼毒债券的连锁反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