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王佳欣 本报记者 钟良  2008-11-3 23:43:10 21世纪经济报道 
11月1日,天刚大亮,王智杰就赶到了深圳会展中心1号展馆——为期一天的“深圳市2009年度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大会”今天在这里举行。 
王智杰发现她来得还是不够早。尽管这个一年一度的深圳“双选会”这次比预定时间8:30提前了半个小时开馆,但在7点多时,大批大学生已经一边吃着随身携带的早餐,一边排起长队在馆外等候了。“8点钟开始进场的时候,我的前面已经排了大概200米长的队。”王智杰说。 
她用“恐怖”来形容前来的求职者人数之多,“我在招商银行深圳支行的展位前排了20多分钟的队,得到了1分多钟的现场面试机会。” 
这天的招聘会共有400多家用人单位入场,总共提供2万多个职位。王智杰瞄准的招行这次带来110个职位,其中100个为市场营销岗(含对公客户经理岗和零售客户经理岗),多以柜员和信用卡等基层岗位为主,同时亦提供10个管理培训生职位。 
“金融危机目前对我们招聘还没有造成太大影响,我们每年都会储备一定量人才拓展业务。”招商银行现场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杨先生介绍说。不过,招行深圳支行在去年同期的“双选会”上提供的招聘职位数超过200个,而今年的招人计划几乎减少了一半。 
中午12点前,据“双选会”承办方深圳人才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初步统计上午已入场12万求职者,预计当天入场的毕业生人数将超过15万人,相对于场内仅有的2万多个职位,显得僧多粥少。 
这种拥挤的趋势今年早些时候就已显示出来。据深圳市人才大市场统计,从第二季度开始,人才市场进场招聘的单位数量就开始明显减少,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下降了三成。与之相对的是,下半年以来连续4个月,进场找工作的人数增长了将近四成。 
并且,这可能不是深圳一地所面对的形势。在10多万深圳大学生涌进“双选会”的同一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派出的数个调研小组开始分赴长三角、珠三角和人力输出和流入的主要省、市(区)。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形势的影响展开调研。 
在金融海啸扫荡全球,中国宏观经济也出现放缓迹象之际,这一切是否意味着,新一轮就业低谷已在叩响2009年的大门? 
就业寒冬? 
王智杰去年从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后南下深圳,在荷兰银行深圳分行获得了一份“业务拓展主任”的工作,从事理财产品的营销,为有10万美元闲置资金的客户做财务分析和理财服务。“我是学英语专业的,原本没想过进银行,但去年银行工作特别好找,到处在招人,就进去了。”她说。 
进去后不久,次按危机初起,有183年历史的荷兰银行被苏格兰皇家银行财团收购。但王智杰的日子起初还不错,“今年初时,客户还很好做,每个月3000的底薪加上提成,七八千月收是很随便的事。” 
没想到下半年以后,形势急剧变坏,金融风暴愈演愈烈,经济不景之下,王智杰她们的美元理财产品越来越难做,特别是这两个月,干脆一个客户也没有了,“大家都只剩下底薪。实在撑不下去了。好些人转行或者跳槽到其他银行,没走的也在忙着找工。” 暂时还留在原荷兰银行的一位同事这次随同王智杰一起来到“双选会”,“也想找个机会跳槽。”她认为,和应届生相比,她们具有工作经验的优势。 
她们的加入无疑加剧了本次“双选会”上的竞争。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11月底召开的首场“双选会”入场求职者是10万人,今年则可能超过15万人。而前期统计显示,今年的“双选会”的招聘人数比起去年没有大的增加,都是2万人左右,而且企业在备选岗位选择以及求职者要求上都比往年显得谨慎。 
这位负责人的感受是,大中型企业成为本届双选会揽才的主力,知名企业入场比往年更多,如中兴通讯、比亚迪、南玻集团、中航集团以及多家大中银行。在招聘会当日,银行招聘专区前的华夏银行、工行、招行、农业银行等众多银行展位前成为了人气最旺的区域,从早上到下午4点以后一直是人气最为旺盛的区域之一。但招聘的职位多为销售类和专业类等基层岗位。 
据他介绍,去年深圳中航集团招聘超过700人,银行专区也提供数量较多的招聘职位,其中,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拟招聘的人数都超过200个。 
而在今年,中航集团则提供逾800岗位,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拿出了200多个岗位,类别涉及设备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数十个类别。 
中山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位老师也证实了这位负责人的说法。他介绍说,目前已在中山大学召开宣讲会和预约宣讲的企业已经有100多家,其中中小企业的比例比去年明显减少,前来开招聘会的大中企业数量没有大的变化,但招聘人数上有所减少。 
深圳市人才交流中心在“双选会”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希望从事的热门行业依次排序是:银行业、电子行业、IT行业和物流业,与往年相反,今年证券、保险、房地产等行业学生问津的较少,而前来招聘的企业也很少。 
记者看到,在深圳桑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展台前,排队求职者不多。该公司的招聘职位,也是建筑、结构和电气工程师和会计,没有了以往大量招聘的房地产市场销售的职位。 
中大那边的情况也显示,在中山大学招聘宣讲会的企业名单中,去年曾是热门的房地产企业和证券公司不见了,银行、电子、生物、汽车
等行业成为主角。到11月29日的100多家企业名单中,只有一家证券公司的名字出现。 
抽样调查还显示,虽然“双选会”上企业招聘总规模没有明显收缩,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开出的薪酬待遇不涨反降。 
“本科生三四千元月薪不太现实,研究生还差不多。”不少企业对薪酬待遇讳莫如深。工行深圳分行工作人员介绍,银行待遇可能会比一般企业好一点,本科生固定工资加提成约有4000元,但固定工资不会超过3000元。 
“还是有信心” 
“双选会”上的迹象表明,对明年经济形势的预期,正在影响着深圳当地大中企业的人才资源计划。 
就目前情况看,紧缩招聘的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深圳当地一家不愿意透露名称的大型连锁餐饮类企业向记者表示,在12月底,签约半年了劳动合同到期后将不会续签。“用人计划是减少的,但是会对留职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效率。” 
相比之下,大中型、科技类的骨干企业的预期似乎要乐观一些。 
“我们对明年的经济还是很有信心的,”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财政官张钜对记者说,“好易通的两大竞争对手位处美国和日本,金融危机对他们冲击很大,这对我们而言,刚好是一个机遇。”张钜说,随着公共安全事件受到各国政府关注,专业通讯市场继续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尤其是新兴国家政府都在进行大规模的警用集群通讯、应急通讯网络的建设。“这些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增长空间。” 
基于此,好易通在招聘计划中加大了研发人才的招聘规模,“目前我们的人力资源中心正在东北、西南以及东部城市参加招聘会,今年的招聘方向主要在研发以及海外销售上,数量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好易通负责公共关系的龙碧辉说。 
去年招聘了6万员工的华为,截至目前,其今年的招聘规模已经达到8万,华为海外市场部的一位人士介绍说,“华为属于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研发人员占了45%。目前国内研发人才队伍已经成熟,华为拟把部分海外研发机构撤回国内,这也是一个巨大的用人缺口。” 
“华为的计划一度是暂缓在北美市场拓展,因为这一成熟市场难以渗透,”华为北美区CTO查理·马丁表示,“但现在是突破良机,华为已持有美国移动运营商Leap Wireless的合同,在过去的18个月中,公司在美国的雇员数量也已从200增至500人。” 
中兴通讯今年招聘也已经突破6万人,而去年总共招聘了5万人,“38%为研发人员。”中兴的一位人士介绍说。 
中兴通讯北美区负责人前不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为止,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通信行业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为中国设备商带来一些发展机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9 20:20:3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