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008-11-13 19:49:00

我在冷眼旁观,心里泣血

[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3 20:35:00
以下是引用wxh911在2008-11-13 7:58:00的发言:
“中国太相信行政的力量了,而美国太相信市场的力量了”!!!经典啊!

现实确实比想象的严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3 22:48:00

三楼的说的有点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3 23:03:00

合理的减低CPI的途径应该是加大市场供给,砍掉不合理的需求,引导消费,以达到货币与商品供应量的平衡,这是一种以市场力量调节为主,政府干预力量为辅的药方。

=====================

农产品都有生产周期,工业品主要是外部能源和原材料进口价格推动的.

中国人前一阵是削尖脑袋把国内的资源和劳工的血汗降价卖给外国人换外汇...哈哈,帮助欧美人民平仰物价

政府大幅补贴油价,搞得外航班机在中国加油...你我的纳税钱政府一转手补给外国人了...

宁与外人,不与家奴...中国经济就是带血的政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3 23:04:00

“中国太相信行政的力量了,而美国太相信市场的力量了”!!!

 真的经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3 23:45:00
!!同感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s://bbs.pinggu.org/b29i382988.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3 23:55:00

小顶一下

[em01][em0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4 00:39:00
不赞同LZ的观点,从中小企业倒闭的数据上来说,比同季增加了不到0.5%。但这也证明不了什么,每天都有倒闭的公司,也有新注册的公司。确实中国这几年GDP的增长都在两位数以上,但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下降到GDP9.9%,现在的一些情况只是一个缓冲,不适应这样的慢动作的公司就应该消失。说到CPI上来看,是一部分副食品和畜牧业在上半年成倍的增长,现在政府干预下为老百姓弄到眼前利益还不够么?还有LZ在回复帖里说生猪过剩,不知道LZ从哪里来的数据?还有深圳千名工人抗议,那是一个韩企在深圳的分公司。看待事情真相是否应该客观真实全面些?过早的下结论是不严谨的做法。其实我认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整体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在实际操作中更不会单一的调控某个环节的,比如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就业和经济稳定增长等等的问题都要考虑到,但在现实中肯定是有躲闪不及的问题出现,特别是现在这样的时期。还有关于4万亿的看法,LS也有人说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但LZ回答是一时的就业问题,我到还真不明白4万亿真就那么好花,那么快就花完了么?难道4万亿就一次投资一次收益了么?还有4万亿不会单单的解决就业问题的。还有LZ说经济发展的正路是自身的良性循环推进,我认为这不完全正确,而且这也是有历史教训的。说白了其实LZ到不如等看结果吧,不过看LZ的文章让我又有了一些新的启示,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4 2:35:0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5 08:49:00

很高兴能与大家在这里共同关注同一个问题,只有多角度的观察,才能更全面,更透彻地认识一个事物,昨天晚上看到了猎人朋友的回贴,我已经回了一个,可能由于服务器的问题,没有了,我再回一次,简单解释一下。

首先,关于经济需不需要行政调节,我的主贴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市场当然经常会有失灵的时候,必要的行政是不可少的,我所反对的是过频,过猛地运用这种手段。而在本轮通胀中,财政,货币,信贷政策给我的感觉就是过份依赖这些手段了。从年初的两防,到年中的一保一控,再到年尾的全面松绑,180度的大转弯,你可以认为是一种机动,灵活的调控,从另一个角度看,你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政策短视的表现。

猎人朋友认为调节本轮的通胀不应该加大供给,而是应该从需求方面着手,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难道是以前老百姓吃猪肉吃得少,突然之间吃得多了吗?中国一直在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什么松动,让人口增加了吗?好像没说啊。难道因为猪肉涨价了,就应该号召老百姓都不要吃猪肉了吗?中央的做法可是加大对养猪户的贴补的。老百姓需要吃猪肉,加大汽车的供给当然是无法平抑通胀的。

还有猎人关于在经济低迷期,中国的企业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并且比比皆是的观点,如果真的能是这样,那我真的不担心什么了,不过我看到的是,在世界经济链条中,中国的企业处于最末端,赚取大都是带血的利润。

引起通胀的原因有很,因此调控的手段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引起本轮通胀的主因不是供给不足,而是货币过度发行,进一步是畸形的外贸,再进一步是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再进一步是分配的严重不公,再进一步就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了。

希望大家接着拍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5 21:56:00
LZ此文我挺赞同,跷跷板的论述倒挺可怕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5 22:39:00

另对LZ“收缩流动性,当然是抑制通胀的手段,问题是他的方式,节奏.有技术含量的应该是在加大有效供给的同时,控制,回收货币的发行,应该是用更多的商品来稀释多余的货币.而不应把货币,财政手段当成唯一的办法.”表示商榷

据我所知的现状中国是供大于求,产能过剩,供给明显大于国内需求,所以好多产品转向出口,出口才这么重要。

对LZ所说用更多的商品来稀释多余的货币,我觉得要扩大总量,不是加大供给,而是想办法扩大平民阶层的需求,例如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因为多余的货币在谁手上是个问题,多余的货币流向平民,才能扩大内需,而在少数人的手里,他们本身的需求就很高,所以他们会把大部分钱用来投资(非生产性投资),而不能有效扩大需求。

此外我觉得此轮通胀也有部分国际市场原材料涨价的原因,金融市场的助涨助跌作用,石油,金属,矿石,化工产品的成本上涨压力,也一部分导致了去年的通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16 22:14:00

好贴,学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1-22 12:15:00
经济减速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 16:59:00
说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 21:12:00
保留意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3 22:18:00

如果行政和市场结合,效果又将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4 09:01:00

国家虽然不是紧缩银根,而是降息,但银行是不会这么豪爽的给钱的。

这次cpi降到4%,原因很多,也不完全是国家调控牺牲谁的利益,但是效果表现却为牺牲了很多中小企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4 09:38:00

观点太误导人了!

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导致中国人十几年的生产力全被欧美人卷走,这才是中国最大的危机!中国人该学会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了,而不是一味的去生产袜子、衣服换人家美元(废纸)了。为什么中国会有那么多的外汇呢,这说明美国人的生产力不足,他们根本生产不了足够多的产品来交换中国的袜子、衣服等。我们该把这些产业过剩的生产能力转换到其他产业(生产我们需要却买不来的产品)中去,就是先差一点也比没有好啊!中国人现在过分相信美元的力量了,以为出口创汇就能买来世界上所有的产品,错了!有些东西人家永远不会卖给你的,还得自主研发啊!这个时候就是该给那些美元盲从者严厉打击的时候,不可以手软的!

危机是危也是机

中国的企业该学学人家了,危机时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储备人才消减人工的机会,此刻我想好的企业家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储备人才上了,可以说这个时候挣钱很难,只能节约成本(消减人员)!此刻应该是人员下岗,人才却紧俏的时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4 14:00:00
国家富强的唯一之路就是藏富于民  我非常赞同郎咸平教授的这一论断  如果我们国家控制通胀却要以牺牲中小企业的利益为代价  那么这永远都是一个巨大隐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6 14:12:00

说几点意见:

第一,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是不是真的有效,或者说是不是正确的?现在看来恐怕不是。在误判形式的情况下,采用了相反的货币政策导致的是中小企业的成批倒闭和大量的unemployment,必定会加速市场信心的下跌和GDP的下降。

第二,CPI应该如何控制?什么程度是preferable?6%高了4%却又是紧缩的前兆.中国的CPI不包括房屋在内,这些日常生活品对老百姓的影像是非常巨大的,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当然是加大供给,比如粮,油,肉等以及超市日产品。这些供应品最大的来源还是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倒闭是与降低CPI背道而驰的,现在的方式倒成了民众减小需求。

第三,倒闭的企业,值不值得可惜?应该说大部分是值得的。中国要调控扩后产能,控制两高一低,但是并没有说要控制劳动密集型产业。

相反,在这次珠三角倒闭潮中,更大部分是加工制造业,并不和国家的节能减排想违背,很难说是落后产能,实际上对解决就业和增加产出的贡献非常大。哪些与能源密集相关的,与排放巨大相关的企业并没有受多大影响。

至于说到对国有企业的政策性或者说有意向的偏好,这个似乎有点过,不过作为阴谋论的一种研究也是可以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12-6 15:04:00
cpi降下来了不代表经济发展就好了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