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看到有的人对金钱十分吝啬; 有的人豪放﹑大手施舍; 有的人在股票稍一套牢, 便彻夜不安; 有的人在赌场一掷万金, 却面不改色. 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和现代财经小说更是刻画出各种理财人生的千姿百态.
在理财投资管理和顾问行业, 通常把人的理财风格分为三种类型:
Ⅰ型: 保守型(稳健型), 属于厌恶风险或回避风险的.
Ⅱ型: 中庸型(折中型), 既不厌恶风险也不喜欢风险.
Ⅲ型: 冲动型(冒险型), 属于喜欢或偏好风险.
那幺每个人的理财行为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理财风格是否会一辈子固定下来呢? 我的研究发现: 人们的理财投资行为实际上受到经济承受力﹑心理预期和理财环境三方面的综合影响的.
影响经济承受力的因素有: 现有的财富存量﹑收入水平﹑年龄和理财智能. 比如说现有财富基础越雄厚越能抵抗风险; 每年收入高可以有更多的储蓄用于投资; 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 明显会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倾向, 越年轻风险承受力越强; 具有良好的理财知识和经验, 也是一笔无形资产, 不会无谓的冒险.
影响心理预期的因素有: 市场波动的心理承受度﹑投资目标的高低﹑投资套现的时间紧迫程度﹑蕴藏在民族性和文化传统中的理财习惯﹑理财成败案例的渲染﹑广告及从众心理引致的理财示范. 根据社会心理学理论, 心理承受度是由性格类型决定的, 从人的性格形成角度分析, 它在一生中具有年龄阶段上的相对稳定性.
影响理财环境的因素有: 家庭分化团聚﹑生老病死的演变, 宏观经济景气及利率的波动, 政府税制及税率的变化, 以及人生中的一些重大或偶然事件, 如中彩﹑继承遗产﹑转换职业﹑创丛﹑移民﹑迁居﹑破产等. 都有可能改变人的理财行为.
人们的理财行为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 如稳健型的人有时表现出一定的冲动, 而冒险型的人有时也会保守. 有的人有很强的经济承受力, 但心理承受力很差. 心理学家还发现: 同样是那笔钱, 人们损失它的痛苦程度是两倍于获得它的快乐程度.
许多理财投资管理和服务机构使用过于简单的问卷, 来测试投资者的理财个性偏好. 笔者根据华人理财特点和心理学情景化和客观化原则重新设计了一套问卷, 以获得更多有效的个人和家庭理财偏好信息.
文章转自:http://bbs.jinku.com/thread-85932-1-1.html